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创世记32:1-32
1.雅各仍旧行路,神的使者遇见他。
2.雅各看见他们就说,这是神的军营。于是给那地方起名叫玛哈念。
3.雅各打发使者在他前面,往西珥地去,就是以东的田野,见他哥哥以扫。
4.吩咐他们说,你们对我主以扫这样说:你的仆人雅各这样说,我在拉班那里寄居,滞留到现在。
5.我有牛、驴、羊群、仆婢,现在打发人来报告我主,为要在你眼前蒙恩。
6.使者回到雅各那里说,我们到了你哥哥以扫那里,他也正来迎接你;并且还有四百人同他一齐来。
7.雅各就甚惧怕,而且愁烦,便把那与他同在的人口和羊群、牛群、骆驼分作分做两营。
8.说,以扫若来击杀这一营,剩下的那一营还可以逃避。
9.雅各说,耶和华啊,我祖亚伯拉罕的神,我父亲以撒的神啊,你曾对我说,回你本地本族去,我要厚待你;
10.你向仆人所施的一切慈爱和一切信实,我一点也不配得。我先前只拿着我的杖过这约旦河,如今我却成了两营了。
11.求你救我脱离我哥哥的手,就是以扫的手,因为我怕他来杀我,连母亲和儿女都不放过。
12.你曾说,我必定厚待你,使你的种如同海边的沙,多得不可胜数。
13.当夜,雅各在那里过夜,就从那进他手的东西取了礼物,要送给他哥哥以扫:
14.母山羊二百只,公山羊二十只,母绵羊二百只,公绵羊二十只,
15.奶崽子的骆驼三十只,各带着崽子;母牛四十只,公牛十只,母驴二十匹,驴驹十匹。
16.每样各分一群,交在仆人手下,就对仆人说,你们要在我前头过去,使群与群之间保持一段距离。
17.又吩咐领头的说,我哥哥以扫遇见你的时候,问你说,你是谁的人?要往哪里去?你前头这些是谁的?
18.你就说,是你仆人雅各的;这是送给我主以扫的礼物,看哪,他也在我们后边。
19.又吩咐第二、第三和一切赶群畜的人说,你们遇见以扫的时候,也要照这样的话对他说。
20.并且你们要说,看哪,你仆人雅各在我们后边。因雅各说,我借着在我前头去的礼物给他面子,然后再见他的面,或者他会让我的脸抬得起。
21.于是礼物在他前面过去了。那夜,雅各在营中过夜。
22.他夜间起来,带着两个妻子、两个使女,并十一个儿子都过了雅博渡口。
23.他带着他们,打发他们过河,又打发他所有的都过去,
24.只剩下雅各,有一个人来和他摔跤,直到黎明。
25.那人见自己胜不过他,就将他的大腿窝摸了一把,雅各的大腿窝正在同那人摔跤的时候就扭了。
26.那人说,天黎明了,容我去吧!雅各说,你不给我祝福,我就不容你去。
27.那人对他说,你名叫什么?他说,雅各。
28.那人说,你的名不要再叫雅各,要叫以色列,因为作为君王,你与神与人较力,都得了胜。
29.雅各问说,请将你的名告诉我。那人说,何必问我的名?于是在那里给雅各祝福。
30.雅各便给那地方起名叫毗努伊勒;因为我面对面见了神,我的灵魂仍得保全。
31.日头刚出来照着他的时候,雅各经过毗努伊勒,他的大腿就瘸了。
32.故此,以色列的孩子不吃大腿窝上的坐骨神经筋,直到今日,因为那人在坐骨神经筋上将雅各的大腿窝摸了一把。
概览
4232.就内义而言,此处所论述的主题是属世层里面状态的颠倒,以便良善能占据第一位,真理占据第二位。1-23节论述了真理植入良善;24-32节论述那时要承受试探的摔跤。同时所论述的主题也是犹太民族,因为尽管该民族不能从教会得着什么,但它仍代表教会的事物。
122.除上述原因外,需要补充的是,在巨人里面,我们地球的居民和灵人与属世和外在的感官有关;这种感官是生命的内层终结并作为它们的共同基础而止于其上的终点。文字上的神性真理,就是我们所说的圣言也一样,它也是为了这个原因被赋予这个星球而非其它星球。由于主就是圣言,是其首先的和末后的,所以为叫一切事物都照次序存在,祂选择在这个星球出生,并变成圣言,正如约翰福音所写的那样: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万物是藉着祂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祂造的。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我们也见过祂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祂表明出来。(约翰福音1:1-4,14,18)
圣言是神性真理方面的主,因而是出自主的神性真理。不过,这是一个很少有人理解的奥秘。圣言在字义上是属世的(AC 8783)。这是因为属世层是属灵和属天层止于其上的最低层,可以说是其它各层建于其上的根基。圣言的内在意义或属灵意义若离了外在意义或属世意义,就如同没有地基的房屋(AC 9430, 9433, 9824, 10044, 10436)。圣言是神性真理方面的主,因而是出自主的神性真理(AC 2859, 4692, 5075, 9987)。万物都是藉着神性真理被创造和做成的(AC 2803, 2894 [原文2884], 5272, 7835 [或7678])。
5077.“埃及王的酒政”表在受心智的理解力部分支配的身体事物当中。这从“酒政”和“埃及王”的含义清楚可知:“酒政”是指受内在人的理解力部分支配的外在感觉或身体感觉,如下文所述;“埃及王”是指属世人,如下文所述(5079节)。由于接下来的几节论述的主题是酒政和膳长,而他们表示属于身体的外在感官事物,故有必要说一说这些感官事物。众所周知,外在或身体感觉有五种,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这些感觉构成身体的整个生命。因为没有这些感觉,身体根本没有生命可言;因此,当丧失它们时,身体就会死亡,变成一具尸体。所以,人的实际身体部分无非是感官印象,和随之由此产生的生命接受者。感官所扮演的角色是主体性的,而身体所扮演的角色是辅助性的。辅助性的东西若离开它适合服务的主体,甚至不能被称为人活在世上时所携带的身体;但辅助性的东西与它的主体在行如一体时就能被如此称呼。因此,这二者一起构成身体。
人的一切外在感觉都与他的内在感觉直接相关,因为它们被赋予人并被置于他的身体中,以便他活在世上时服务于他的内在人,并受这内在人的感官能力或感官事物支配。因此,当人的外在感觉开始主导他的内在感觉时,他就完了。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他的内在感官能力就仅仅被视为仆人,这仆人的功能就是强化或确认凡外在感官事物带着权威所迫切需要的东西。当外在感官事物处于这种状态时,它们便陷入刚才所说的颠倒次序(5076节)。
如前所述,人的外在感觉与他的内在感觉直接相关,一般与理解力并意愿相关。所以,有些外在感官事物受人类心智的理解力部分支配,有些受意愿部分支配。有一种感官能力尤其受理解力支配,那就是视觉;还有一种感官能力受理解力支配,之后受意愿支配,那就是听觉;嗅觉,尤其味觉同时受这二者支配;而受意愿支配的能力则是触觉。大量证据表明,外在感官事物受理解力和意愿支配;还表明它们如何受支配;不过,要解释到这种程度需占用大量篇幅。然而,所涉及的某些事实可从前面各章节末尾有关这些感官的对应关系的说明得知。
另外,要知道,被称为信之真理的一切真理皆属于理解力部分,属于爱与仁的一切良善则与意愿部分一起存在。因此,理解力的功能是相信、承认、知道并看见真理,以及良善。而意愿的功能是感受到对真理的一种情感,并热爱它;凡人从中感受到一种情感并热爱之物就是良善。不过,至于当真理进入良善时,理解力如何影响意愿,以及当它将那良善付诸实践时,意愿如何影响理解力,这些都是需要更深入探究的问题。关于这些问题,蒙主的神性怜悯,我们将在不同的地方进一步予以讨论。
“酒政”之所以表示受内在人的理解力部分支配的感官,是因为用来喝的一切,或诸如此类的消费物,如酒、奶、水等,都与真理有关;真理喂养理解力,因而属于理解力。由于外在或身体感官起服务作用,故“酒政”表示那些感官或它们所感知到的东西。因为总的来说,“喝”与喂养理解力的真理有关(3069,3071,3168,3772,4017,4018节);“酒”的具体含义是源于良善的真理,或源于仁的信(1071,1798节);而“水”表示真理(680,2702,3058,3424,4976节)。由此可见“酒政”表示什么。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