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属天的奥秘 #4287

4287.“因为作为

4287.“因为作为君王,你与神与人较力,都得了胜”表在针对真理与良善的争战中屡屡获胜。这从“作为君王较力”和“与神与人”的含义清楚可知:“作为君王较力”是指在争战中,此处是指在试探的争战中得胜或获胜,因为这些就是现在所论述的主题;“与神与人”是指针对真理与良善的争战,如下文所述。
就至高意义而言,所论述的主题是主,“作为君王,与神与人较力”在这层意义上就是指祂;因为祂凭自己的能力承受一切试探,并通过它们征服地狱。事实上,祂允许所有地狱依次进入自己,甚至允许天使进入,这一点将在后面予以解释。祂就这样将天堂和地狱的一切都归入次序,最后荣耀祂自己,也就是将祂自己里面的人身变成神性。
由此明显可知,就至高意义而言,主就是雅各的以色列,如刚才所示(4286节)。祂自己不仅“作为君王较力”,也就是承受一切试探的争战,并在其中得胜,还在每一个人里面承受它们。不过,可参看前面关于这些问题的论述,即:主承受了最为严厉的试探,比任何人所承受的都要严厉(1663, 1668, 1787, 2776, 2786, 2795, 2816节);和所有人不同的是,主出于神性之爱争战(1690, 1691, 1789, 1812, 1813, 1820节);主与来自母亲的遗传之恶作战,以致祂最终不是她的儿子,尽管祂没有实际的邪恶(1444, 1573, 2025, 2574, 2649, 3318e节);主通过试探的争战和不断的胜利将一切事物都排列成天堂所拥有的形式(1928节);通过试探争战中的不断胜利,祂将神性本质联结到人身本质上(1616, 1737, 1813, 1921, 2025, 2026, 2500, 2523, 2632, 2776节);主在人里面承受试探,并征服邪恶和地狱(987, 1661, 1692e节)。
“与神与人”表示针对真理与良善而受试探,这是一个没有显现在字面上的奥秘。谁都能清楚看出,也能从下面的解释明显可知,与雅各较力的,并不是神;因为谁也不能说他与神较力并得胜。不过,内义教导此处“神”与“人”分别表示什么,即:“神”表示真理,“人”表示良善。其原因在于,就内义而言,“神”之名表示真理,因此当论述真理时,经上就用“神”这个名(2586, 2769, 2807, 2822节);而“人”这个术语表示良善。“人”之所以表示良善,是因为主是唯一的人,人凭祂而称之为人(参看49, 288, 565, 1894节);还因为天堂凭祂而为一个人,被称为大人(684, 1276, 3624-3649, 3741-3751节)。
由于这个原因,处于属天良善的上古教会被称为“人”(478节)。因此,在圣言中,每当论述良善时,良善都由“人”(man,vir homo)来表示,如以赛亚书:
我必使男人比精金还少,使人比俄斐纯金更少!(以赛亚书13:12)
地上的居民被焚烧,剩下的男人稀少。(以赛亚书24:6)
“男人”表属灵良善或真理的良善;“人”表良善。
同一先知书:
大路荒凉,行人止息;他违犯了约,藐视城邑,不顾男人。(以赛亚书33:8)
耶利米书:
我观看地,看哪,地是空虚混沌;我观看天,天也无光。我观看,看哪,无人,空中的飞鸟也都躲避。(耶利米书4:23,25)
同一先知书:
耶和华说,看哪,日子将到,我要把人的种和牲畜的种,播种在以色列家和犹大家。(耶利米书31:27)
以西结书:
他们用人口(soul of man,人的灵魂)和铜器兑换你的货物。(以西结书27:13)
同一先知书:
你们作我的羊,我草场上的羊乃是人;我也是你们的神。(以西结书34:31)
又:
荒凉的城邑必被人群充满。(以西结书36:38)
在这些经文中,“人”表示那些处于良善的人,因而表示良善,因为人凭良善而为人。然而,在圣言中,基于良善的真理被称为“男人”(a male person),以及“人子”。

宇宙星球 #38

38.水星灵来拜访一

38.水星灵来拜访一个我们地球来的灵人,他在世时因学问而颇负盛名(他就是克里斯蒂安·沃尔夫);他们渴望从他那里获得关于各种主题的信息。但他们发觉,他所说的并未超出属世人的感官印象,因为他在说话时思想的是他的名声,并且和在世时一样(在来世,每个人都保持原来的秉性),想把各种事物串在一起,再把它们与其它东西联起来,不断形成新的结论。由于他试图产生长长的论据链,而这些论据都是基于他们没有看见或不承认为真理的事物,所以他们声称,这些链子既没有连起来,也没有得出他的结论,他们称其为权威的模糊。于是,他们不再向他提问题,只是问:“这叫什么?那叫什么?”由于他还是以物质概念,而非属灵概念回答这些问题,所以他们离开了他。在来世,每个人越属灵地或以属灵的概念来说话,在世时就越曾信神,并且越不以物质概念来信祂。

我想借此机会在此讲述以下经历,以说明在来世,出于自己的深思而获得聪明的学者是何情形,这种深思为了真理,因而为了从世俗考虑中抽离出来的功用而被认识真理的爱所点燃;以及寻求从其他人那里获得聪明,未经自己任何思考的人又是何情形,如那些渴望认识真理,仅仅是为了学问上的名声并由此获得世上的荣誉或利益,也就是说,不是为了从世俗考虑中抽离出来的功用之人。我感觉有一个声音从下面穿透上来,靠近我的左侧,直达我的左耳。我发现,他们是在那里试图挣脱的灵人,只是我不知道他们是哪类灵人。然而,他们挣脱出来后,便与我交谈,自称是逻辑学家和形而上学者;他们曾将自己的思维深深沉浸于这些学科,没有其它目的,只是为了被视为有学问,由此获得荣誉和财富。他们抱怨说,他们现在过着悲惨的生活,因为他们在学习这些学科时没有其它目的,因而没有由此培育自己的理性能力。他们说话缓慢,声音低沉。

与此同时,两个灵人在我头顶上彼此交谈;我问他们是谁,被告知,其中一个在学术界是非常有名的,我得以认为他是亚里士多德(我没有被告知另一个是谁)。那时,他被带入在世时所处的状态;谁都能很容易地被带回他在世时所处的状态,因为他以前的一切生命状态都与他同在。令我惊讶的是,他靠近我的右耳,在那里说话,声音虽然嘶哑却很理智。我从他的讲话主旨发觉,他的秉性和先上来的经院学者们的迥然不同;事实上,他从自己的思维发展出他所写的东西,因而产生自己的哲学。因此,他所发明并加到思想观念上的术语,都是他用来描述内在观念的词语形式。如我所得知的,他以此为乐,并在这乐趣,以及知道关乎思维和理解之物的渴望驱使下有了这些发现;他顺从凡他的灵所指示的。这就是为何他靠近我的右耳,不像他的追随者,也就是所谓的经院学者们;他们不是从思维到术语,而是从术语到思维,这是一条反路。他们当中有许多人甚至都没有行进到思维,只局限于术语。他们若运用这些术语,就能随心所欲地证明一切,并照着他们说服人的欲望把真理的表象强加到虚假上。对他们来说,哲学就这样变成一条通向疯狂,而非智慧的道路,并使他们陷入黑暗而不是光明。

后来,我和他讨论分析学。我说,一个小男孩能在半小时内讲得比亚里士多德在一本书里描述得更具哲理性、分析性和逻辑性,因为整个人类思想及其所产生的言论都是分析性的,其法则来自灵界;想从术语人为地发展到思维的人,颇像一个跳舞者,试图通过他的运动纤维和肌肉的知识来学习跳舞;他若跳舞时专注于此,几乎不可能迈开脚。事实上,没有这类知识,他也能活动全身的所有运动纤维,适当激活他的肺、膈肌、肋胁、手臂、颈部,以及身体的其它器官,整本书都不足以描述这一切。我说,那些想出于术语思考的人差不多也是这样。他赞成这些话,并说,以这种方式学习思考,正好走反了。他补充说,若有人想变成傻瓜,就让他这样行吧;不过,他应不断思想功用,并出于内在之物来思考。

接着,他向我展示了他原来对至高无上的神所持的观念,即:他把这位神描绘为有一张人脸,头上有光环围绕。现在他知道了,这个人就是主,光环是从祂发出的神性,不仅流入天堂,还流入宇宙,掌管并统治其中的一切事物。凡掌管并统治天堂的,也掌管并统治宇宙,因为这一个与另一个不可分离。他还说,他信一位独一神,但祂的属性和品质却被指定各种名称,这些名称被其他人拜为神明。

一个女人出现在我面前,她伸出手来,想抚摸他的脸颊。当我对此表示惊讶时,他说,他在世时,这个女人经常向他显现,似乎抚摸他的脸颊,她的手很美。天使灵们说,很早以前的人曾看见过这个女人,并给她起名叫帕拉斯;她向那些住在地上时以观念为快乐,并专注于思考,而非哲学的灵人中的某一个显现。这类灵人与亚里士多德同在,喜爱他,因为他出于内在思考;于是,他们便展示出这样的女人。

最后,他向我勾勒出他对人的灵魂或灵所曾设想的概念。他把灵魂或灵称为气(pneuma,希腊语为呼吸),也就是说,它是一个不可见的生命力,就像些许以太。他说,他早就知道他的灵死后会活着,它既是他的内在本质,就不可能死亡,因为它能思考。此外,他一直无法清晰地思考灵魂或灵,只有一些模糊的概念,因为除了他出于自己所思考的外,他还没有从其它任何源头形成任何有关它的想法,甚至从古人那里知道得也很少。另外,在来世,亚里士多德在明智的灵人中间,而他的许多追随者则在愚蠢的灵人中间。

属天的奥秘 #4322

4322.今天的人们

4322.今天的人们都以为人是通过精子和卵子自然产生的。这精子自创造之初就具有以这种形式将自身产出的能力在里面,先是在卵子中,接着在子宫里,然后自行存在,不再需要神性帮助将它产出。如今有这种信仰的原因在于,没有人知道从天堂,也就是经由天堂从主而来的任何流注;这是因为,没有人想知道天堂的存在。学者们无论私下还是公开聚会时,还在彼此讨论到底有没有地狱,因而有没有天堂。由于对天堂心存怀疑,所以他们也无法接受有关从主经由天堂而来的流注的任何观念。然而,这流注却产生了地上三个王国的一切事物,尤其动物王国的事物,特别是人里面的事物,并把它们以取决于其功用的形式联结起来。因此,他们也无法得知天堂与人存在任何对应关系;更不知道这种对应关系具有这样的性质:他里面的每一个细节,甚至每一个最小细节皆通过这流注而存在,也通过它而持续存在。因为持续存在就是不断存在,因而保持联系和形式就是不断创造。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