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属天的奥秘 #4503

4503.“雅各的儿

4503.“雅各的儿子们就来到被杀的人那里,掳掠那城”表他的所有后代都毁灭了这教义。这从“雅各的儿子们”、“掳掠”和“城”的含义清楚可知:“雅各的儿子们”是指出身于雅各的后代,如前所述;“掳掠”是指毁灭;“城”是指教会的教义,如前所述(4500节)。西缅和利未杀了城中所有男丁,以及哈抹和示剑后,雅各的儿子们又“来到被杀的人那里,掳掠那城”;这是一个奥秘,若不藉着内义,它的含义不会显明。
该奥秘乃是这样:由 “西缅和利未”所代表的教会真理和良善被灭绝,虚假和邪恶取而代之后,那些由雅各其余的儿子在反面意义上所表示的虚假和邪恶就被添加了上去。雅各的每一个儿子都代表了信与仁的某个总体方面,如前所示(2129, 3858, 3913, 3926, 3939, 4060);至于每个儿子代表哪一方面,可参看以下章节:流便,3861,3866,3870节;犹大,3881节;但,3921-3923节;拿弗他利,3927,3928节;迦得,3934,3935节;亚设,3938,3939节;以萨迦,3956,3957节;西布伦,3960,3961节。一旦教会的真理和良善被灭绝,他们所代表的信和仁的这些总体方面就会变成那种虚假和邪恶,然后这些进一步的虚假和邪恶就被添加给他们;因为一旦教会被败坏和灭绝,虚假和邪恶就会在教会中不断增长。西缅和利未杀了城中所有男丁,以及哈抹和示剑,把底拿带出来走了以后,雅各的儿子们又来到被杀的人那里,掳掠那城,就表示这些添加的虚假和邪恶。
在圣言中,“被杀的人”表示被灭绝的真理与良善,这一点从以下经文明显看出来。以赛亚书:
惟独你被抛弃在你的坟墓之外,好像可憎的枝子,被杀之人的衣服,就是被剑刺透,坠落坑中石头那里的;又像脚下被践踏的尸首一样。(以赛亚书14:19)
这论及巴比伦。“被剑刺透的”表示那些亵渎教会真理的人。又:
被杀的必然抛弃,尸首臭气上腾。(以赛亚书34:3)
这论及充斥教会的虚假与邪恶,“被杀的”就表示这些。
以西结书:
列族的强暴人必拔刀砍坏你用智慧得来的美物,亵渎你的光彩。他们必使你下到坑中,你必死在海中被杀之人的深渊。(以西结书28:7-8)
这论及推罗君王,他表示对真理与良善的首要认知;“死在海中被杀之人的深渊”表示那些通过记忆知识孵化虚假,并由此玷污教会真理的人。
又:
这些也与它们同下阴间,到被剑所杀的人那里。你要与伊甸的诸树一同下到阴府,在未受割礼的人中间与被剑所杀的人一同躺卧。(以西结书31:17-18)
又:
你下去与未受割礼的人一同躺卧吧!他们必在被剑所杀的人中间仆倒;大有威势的领袖要在阴间当中对他说话。(以西结书32:19-21)
这论及法老和埃及。“被剑所杀的人”表示那些因利用知识而发疯的人;他们通过利用知识摧毁了在教会所知真理上的一切信仰。
诗篇:
我算和下坑的人同列,如同无力的人一样,被丢在死人中间,好像被杀的人躺在坟墓里。他们是你不再记念的,与你的手隔绝了。(诗篇88:4-5)
在阴间(即地狱)“被杀的人”,就是“下坑”并“躺在坟墓里的人”,表示那些用虚假和邪恶摧毁自己里面的真理和良善的人。显然,他们在地狱,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被剑所杀。
以赛亚书:
你这大有喧哗的城,欢乐的邑啊,(你中间被杀的)并不是被剑刺死的,也不是在战场上被杀的;你中间一切被找到的都一同被捆绑,他们本是逃往远方的。(以赛亚书22:2-3)
这论及由感官事物所产生的幻觉,教会的真理无法通过这些感官事物被看到。因此,这论及陷入消极怀疑的人,这些人被称为“被杀的并不是被剑刺死的”。
以西结书:
我必使刀剑临到你们,也必毁灭你们的高地。你们的祭坛必被拆毁,你们的雕像必被打碎,我要使你们被杀的人倒在你们的偶像面前;被杀的人必倒在你们中间,你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被杀的人,倒在他们祭坛四围的偶像中间,那时,你们就承认我是耶和华。(以西结书6:3-4,7,13)
此处“被杀的人”表示那些陷入教义虚假的人。
又:
要污秽这殿,使院中充满被杀的人。他们就出去,在城中击杀。(以西结书9:7)
这是一个预言的异象。“要污秽这殿,使院中充满被杀的人”表示亵渎良善与真理。又:
你们在这城中增多了你们所杀的人,使被杀的人充满街道。所以主耶和华如此说:你们所杀的人,就是你们放在城中间的,他们就是肉,这城就是锅,祂要把你们从城中间带出去。(以西结书11:6-7)
由于“被杀的人”表示那些用虚假和邪恶灭绝自己里面的教会真理之人,因此在代表教会,摸了被杀之人的,是不洁净的。关于这种人,我们在摩西五经中读到:
无论何人在田野地面摸了被剑杀的,或是自死的,或是人的骨头,或是坟墓,就要七天不洁净。(民数记19:16,18)
所以进行调查,拿小母牛烧成除罪灰。又:
若遇见被杀的人倒卧在田野,不知道是谁杀了他,城中长老和审判官就要出去,从被杀的人那里量起,直量到四围的城邑。看哪城离被杀的人最近,那城的长老就要从牛群中取一只未曾耕地、未曾负轭的母牛犊,把母牛犊牵到河流或山谷,在那里打折母牛犊的颈项。他们要在所打折颈项的母牛犊以上洗手,说,我们的手未曾流这人的血,我们的眼也未曾看见这事。耶和华啊,求你赦免你的以色列民,不要使流无辜血的罪归在你的百姓中间。他们流血的罪必得赦免。(申命记 21:1-8)
之所以制定这些律法,是因为“被杀的”表示用虚假和邪恶歪曲、摧毁并亵渎教会的真理;这一点从内义中的每个细节明显看出来。经上之所以说“被杀的人倒卧在田野”,是因为“田野”表示教会(参看2971, 3310, 3766节)。“一只未曾耕地的母牛犊”表示处于无知的外在人的纯真。若不藉着内义知道这些事,谁都会为制定这种除罪程序而感到惊讶。

属天的奥秘 #1616

1616.“亚伯兰就

1616.“亚伯兰就挪移帐棚,来到希伯仑幔利的橡树林居住”表示主到达一种更内在的感知。这从“挪移帐棚”和“橡树林”的含义清楚可知:“挪移帐棚”,就是挪动并固定帐棚,是指结合的过程,因为“帐棚”是指敬拜的神圣,如前所示(414, 1452节),外在人通过这外在的神圣与内在人结合;“橡树林”是指感知,如前所述(1442, 1443节),那里出现了“摩利橡树林”这个短语,意思是第一种感知,而此处以复数形式提到的“希伯仑幔利的橡树林”表示更充分,也就是更内在的感知。这种感知被称为“希伯仑幔利的橡树林”。别处也提到“幔利”(如创世记14:13; 18:1; 23:17-19; 35:27);还提到希伯仑(如创世记35:27; 37:14; 约书亚记10:36, 39; 14:13-15; 15:13, 54; 20:7; 21:11, 13; 士师记1:10, 20,以及其它地方)。至于幔利和希伯仑表示什么,蒙主的神性怜悯,可参看解释这些经文的地方。
关于“希伯仑幔利的橡树林”表示一种更内在的感知,情况如下:属于外在人的事物越与属于内在人的属天事物结合,感知就越增长,并变得更内在。与属天事物的结合会赋予感知,因为内在人的生命本身就住在属于对耶和华之爱的属天事物里面;或也可说,耶和华存在于属于爱的属天事物里面,也就是存在于属天之爱里面;这种存在在外在人中是感知不到的,除非实现结合;一切感知都来自结合。
从此处的内义清楚可知主的情形如何,即:随着知识或认知的增多、繁殖,祂的外在人,即人性或人身本质逐步与神性本质结合。若不通过知识或认知,任何人,只要他是人,都永远不能与耶和华或主结合,因为一个人正是通过知识或认知而成为人。这也适用于主,因为主和其他人一样出生,也和其他人一样接受教导。然而,属天事物不断被灌输到祂作为器皿的知识或认知中;结果,祂的知识或认知不断变成接受属天事物的器皿;这些器皿本身也变成属天的。
主以这种方式不断朝婴孩的属天事物前进,因为如前所述(430, 561, 1438, 1450-1451, 1453:1, 1472, 1495-1496, 1548, 1555:2, 1557节),属于爱的属天事物从最早的婴儿期直到童年时期,再到青春期就被灌输给一个人。他因是一个人,所以那时和以后就被赋予知识和认知(无论世俗的还是宗教的)。如果一个人是那种能重生的人,那么这些知识或认知就会充满属于爱和仁的属天事物,并因此被植入他自婴儿直到童年和青春时期被赋予的属天事物;他的外在人就这样与他的内在人结合。它们首先被植入他青春时期被赋予的属天事物,然后被植入他童年时期被赋予的属天事物,最后被植入他婴儿时期被赋予的属天事物;这时,他就是一个“小孩子”;论到小孩子,主说“神的国是属于这样的人的”(马可福音10:14; 路加福音18:16)。唯独主实现这种植入;因此,属天之物若非来自并属于主,就不会,也不能存在于人身上。
然而,主凭自己的能力将祂的外在人与内在人结合起来,并以属天事物充满祂的知识或认知,按照神性秩序把它们植入属天事物。首先,主将它们植入祂童年时期(译注:新世纪版本为青春期)的属天事物,接着植入童年时期与婴儿时期(译注:新世纪版本为青春期与童年时期)之间的那个年龄阶段的属天事物,最后植入婴儿时期(译注:新世纪版本为童年时期)的属天事物。同时祂以这种方式在人性或人身本质方面也变成纯真本身和爱本身;这纯真本身和爱本身是天上和地上的一切纯真和一切爱的源头。这种纯真是真正的婴孩(译注:新世纪版本为真正的童年),因为它同时也是智慧。而婴孩的纯真若不通过知识或认知变成智慧的纯真,就毫无用处;这就是为何在来世,小孩子都被赋予知识或认知。主因将知识或认知植入属天事物,故拥有感知,因为如前所述,一切感知都来自结合。当主植入童年时期获得的记忆知识或事实时,祂便拥有了祂的第一种感知,这种感知由“摩利橡树林”来表示;当祂植入知识或认知时,便拥有了祂的第二种感知,也就是此处论述的主题,它更为内在;这种感知由“希伯仑幔利的橡树林”来表示。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