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4545.“也要自洁,更换衣裳”表要披上圣洁。这从“洁”或“洁净”和“更换衣裳”的含义清楚可知:“洁”或“洁净”是指成圣,如下文所述;“更换衣裳”是指披上,在此是指披上神圣真理;因为就圣言的内义而言,“衣服”表示真理。很明显,“更换衣裳”是教会中所公认的一种代表,至于它代表什么,若不知道“衣服”在内义上表示什么(参看2576节),则没有人能知道。由于此处所论述的主题是对虚假的弃绝,和在属世层里面良善对真理的整理,故经上提到这一事实:雅各吩咐他们更换衣裳。
“更换衣裳”是代表要披上神圣真理,这一点从圣言中其它经文也可以看出来,如以赛亚书:
锡安啊,你要醒来,醒来,披上你的力量,圣城耶路撒冷啊,穿上你华美的衣服!因为未受割礼、不洁净的,必不再进入你中间。(以赛亚书52:1节)
由于“锡安”是指属天教会,“耶路撒冷”是指属灵教会,并且由于属天教会就是那凭对主之爱而居于良善的,属灵教会则是那属信与仁而居于真理的,故“力量”论及锡安,“衣服”论及耶路撒冷。当穿上这些时,这二者就都“洁净”了。
撒迦利亚书
约书亚穿着污秽的衣服,站在使者面前。使者应声并吩咐站在面前的说,你们要脱去他污秽的衣服。又对约书亚说,你看,我使你的罪孽离开了你,要给你穿上更换的衣服。(撒迦利亚书3:3-4节)
从这段经文也明显可知,“脱去衣服,穿上更换的衣服”代表从虚假中洁净,因为经上说“我使你的罪孽离开了你”。这也解释了为何人们会换衣服,并且经上也是这么说他们,这种说法在圣言各处有所提及,因为不同的代表通过这些更换来展现。
由于换衣服代表这类事物,故在以西结书论述新殿的地方(新殿在内义上表示一个新教会),经上说:
祭司进去出了圣所的时候,不可直到外院,但要放下他们供职的衣服,因为那些衣服是圣的。要穿上别的衣服,才可以走近属民的事物。(以西结书42:14节)
又:
他们出到外院的民那里,当脱下供职的衣服,放在圣屋内,穿上别的衣服,不可使民因自己的衣服成圣。(以西结书44:19节)
谁都能看出,先知在本章,以及本章前后各章描述的新殿和圣城不是指什么新殿,也不是指一座新城和一个新地,因为经上提及的是正在被重新引入的祭祀和宗教仪式,而事实上,这些东西是要被废除的。经上还提到以色列各支派的名字,以及这些支派如何在自己当中分地为业;而事实上,他们被分散了,从未回到那地。由此明显可知,那些章节所提到的宗教仪式表示构成教会的属灵和属天事物。亚伦供职、献燔祭时换衣服差不多也是这个意思;摩西五经:
当他献燔祭时,穿上细麻布衣服和细麻布裤子,把灰倒在坛的旁边。随后要脱去这衣服,穿上别的衣服,把灰拿到营外洁净的地方。(利未记6:9-12节)
他献燔祭时,必须这样行。
“洁净”表示成圣,这一点从被吩咐洁净可以看出来,如他们要洗身体和衣服,洒除污秽的水。凡对属灵人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没有人因这类事而成圣。事实上,罪孽或罪过与人所穿的衣服有什么相干呢?然而,有时人们会说,他们洁净自己后,就会成为圣洁。由此也明显可知,吩咐以色列人执行的这类宗教仪式若不凭着它们代表神圣事物,毫无神圣可言;因而那些充当代表的人不会由此变成神圣人物。正是他们所代表并从他们这些实际人物中抽象出来的圣洁,激发了与他们同在的灵人的情感,并由此激发了天上天使的情感(4307节)。
因为人类必须与天堂相联,好叫人类能持续存在;这种联系通过教会实现。否则,人类就会变得如同野兽,缺乏任何内在或外在的约束;因而所有人都会肆无忌惮地去毁灭别人,并灭绝彼此。由于在以色列人那个时代,藉由教会的这种联系是不可能的,故主规定,要以奇迹般的方式通过代表实现一种联系。洗和洁净的仪式就代表成圣,这一点从圣言中的许多经文明显看出来,如当耶和华降临西乃山时,祂对摩西说:
叫他们今天明天分别为圣,又叫他们洗衣服,到第三天要预备好了。(出埃及记19:10, 11节)
以西结书:
我必用清水洒在你们身上,你们就从一切污秽中洁净了。我要洁净你们,弃掉你们的一切偶像。我也要赐给你们一个新心,将新灵放在你们中间。(以西结书36:25-26节)
此处很明显,“洒清水”代表心的洁净,因此“洁净”是指成圣。
74.现在说说我的经历。我已上千次看到,天使是人的形式,或就是人。我和他们就像世人与世人那样交谈;有时与一位,有时与数位;从来没有发现他们的形式与人的形式有任何不同。有时我为发现他们是这样子而感到惊奇。为免得这一切被说成是一场错觉或幻觉,我蒙允许在完全清醒,或拥有我肉体的所有感觉、处于知觉清晰的状态下看见他们。我时常告诉他们,在基督教界,人们对天使和灵人处于如此盲目的无知,以至于以为他们是没有形式的心智,甚至是纯粹的思维;对他们没有任何概念,以为他们是含有某种生命力的缥缈无形之物。除了一种思维能力外,他们没有将丝毫人性归于天使,故以为天使因没有眼睛而看不见,因没有耳朵而听不见,因没有嘴巴或舌头而不说话。
对此,天使回答说,他们知道,这种信仰是许多世人所持有的,在学者当中尤其盛行;令他们惊讶的是,甚至在神职人员当中也是如此。他们说,原因在于:作为领袖并首先捏造关于天使和灵人的这种观念的学者出于外在人的感官印象思想他们;那些出于这些,而非内视和植入每个人的普遍观念思考的人只会捏造这种观点,因为外在人的感官印象只理解属于自然界的东西,不明白超越自然界的任何事物,因而不明白灵界的任何事物。关于天使的这种虚假思想便从这些作为向导的领袖蔓延到其他不独立思考,反而接受领袖思想的人那里。那些首先从别人那里形成自己的思想,并把这种思想当成自己的信仰,然后以自己的理解力来看待它的人无法轻易从中退出,因而大多数情况下默许认可它。
天使还说,信仰和内心简单的人则对天使没有这种观念,而是认为他们是天上的人,因为他们没有因学问而熄灭从天上植入他们的东西,也不理解没有形式的任何事物。由于同样的原因,在教会,无论雕塑还是绘画,天使总被描绘为人。关于从天上所植入的东西,他们说,这是流入处于信仰和生活的良善之人的神性。
注:人若非被提升至外在人的感官印象之上,就没有多少智慧可言(5089节)。智者的思维超越这些感官印象(5089, 5094节)。当人被提升在这些之上时,他便进入更清晰的光,最终进入天堂之光(6183, 6313, 6315, 9407, 9730, 9922节)。古人知道如何从这些东西当中提升和退离(6313节)。
9278.“六日你要作工”表劳碌和争战的状态,就是当人处于必须与内在事物结合的外在事物或快乐之时。这从“六日”的含义清楚可知,第七日之前的“六日”是指劳碌和争战的状态(参看737, 900, 8510, 8888, 8975节),在此其间的劳碌和争战由他们在六日内所要做的“工”来表示。六日内所作的“工”和第七日的“休息”表示在重生期间,一个人在第一个状态和第二个状态下所经历的事,以及他在重生之后所经历的事。关于一个人在重生期间的第一和第二个状态,可参看前文(9274节);关于他重生之后所经历的事(9213节)。这些事之所以发生,是为了叫外在事物能与内在事物结合起来;因为有一个外在人,它也被称为必属世人;还有一个内在人,它也被称为属灵人。外在人与世界相通,内在人与天堂相通。
神性秩序要求,天堂当统治与人同在的世界,而不是世界统治与他同在的天堂;因为当天堂统治一个人时,就是主在统治他;而当世界统治一个人时,就是地狱在统治他。人生来就爱世界爱自己胜过天堂和主;由于这是神性秩序的对立面,所以必须通过重生翻转过来。当爱属于天堂和主的事物胜过属于世界和自我的事物时,这种翻转就实现了。这就是一个重生之人,以及一个在天堂里的人会经历两种相互交替的状态的原因,在其中一种状态下,外在事物占上风,在另一种状态下,内在事物占上风;因为通过这种状态的交替,外在事物被如此安排以至于与内在事物一致;最终从属于它们。
当外在事物占上风时,人经历劳碌和争战;因为他沉浸在品味世界一种生命中,地狱从四面八方进入该生命,不断努力进行侵扰,甚至对与此人同在的天堂事物实施掌控;但主不断保护并解救他。这就是七天之中必须要作工的“六日”所表示的劳碌和争战的原因。然而,当内在人占上风时,因他与主同在天堂,所以这时劳碌和争战止息,他享受和平与安宁,结合也是在这种和平与安宁中进行的。这些祝福就是“第七日”所表示的。人的内层是照着天堂的形像被造的,他的外层照着世界的形像被造的;因此,人就是天堂和世界的一个缩影,按古人的称呼,就是一个小宇宙(参看6057节)。正因如此,根据神性秩序,经由天堂而来的主当统治与人同在的世界,绝不可反过来。
从以下事实可以看出,当外在事物占上风时,人所经历的劳碌和争战是何性质,即:这时他对世界是热的,对天堂是冷的,或说被世界所激动,对天堂漠不关心,除非天堂在他看来如同世界。但此时他用来看见的光如此昏暗,或说他处于如此的阴影之中,以致他只会以为:外在事物流入内在事物;因此,眼睛凭自己看见,耳朵凭自己听见;所看见或听见的东西产生思维,塑造心智的理解力部分;于是,他全凭自己就能信神爱神,因而从世界来看天堂。他无法轻易地被引离这种幻觉,除非他从外在事物被提升至内在事物,从而被提升至天堂之光。这时,他才开始发觉,属于与他同在的世界的事物,因而属于肉体及其感官的事物,通过来自天堂,也就是从主经由天堂而来的流注看见并行动,根本不是凭它们自己。由此明显可知为何感官人以为他生命的一切皆来自世界和自然界;没有地狱,也没有天堂;最终以为没有神。结果,就他自己而言,他嘲笑教会的一切事物;但关系到简单人,他完全支持教会,认为除法律之外,这也是束缚他们的一个手段。
由此可知,外在事物占上风,同时内在事物不占上风是什么情况;当外在事物占上风时,人对属于天堂、属于主的事物感觉冷淡,漠不关心,只在昏暗的光中来看它们。由此也可知,到底谁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最智慧的人,就是那些处于教会的真理和良善之人,因为他们是来自天堂的智慧的接受者;还可知到底谁是最愚蠢、最疯狂的,就是那些未处于教会的真理和良善之人,因为世界是他们知识的唯一源头。他们当中那些利用世俗知识坚决反对教会真理和良善的人比其他人更疯狂、愚蠢,无论他们多么以为自己在聪明智慧上胜过他人;他们将基于教义的真理过着一种良善生活的人称为简单人。而在天使眼里,这些人的简单却是智慧;死后,他们被主提升至天使的智慧。
主在马太福音中也教导,情况就是这样:
所以我用比喻来讲,是因他们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也不明白。(马太福音13:13)
约翰福音:
我要差真理的圣灵,乃世人不能接受的,因为不见祂,也不认识祂。还有不多的时候,世人不再看见我。(约翰福音14:17, 19)
“真理的圣灵,乃世人不能接受的,因为不见祂,也不认识祂”表示世人不会以内心的信仰来承认主,因为属于世界的外在事物会模糊祂。既然如此,那么还有谁会拜祂为天地之主呢(马太福音18:18)?然而,所有在天堂里的人,因而所有处于内在事物的人都视主为他们唯一的神。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