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4551.“和他们耳朵上的耳环”表落实在行为中。这从“耳环”的含义清楚可知,“耳环”是代表顺从的象征,因为“耳朵”表示顺从(2542, 3869节);顺从的行为就是落实在行为中;事实上,顺从含有付诸行动的意思。此处“落实在行为中”是指要弃绝虚假。至于弃绝虚假,也就是此处内义上的主题,即落实在行为中,有必要用几句话说明一下。人在通过被主重生抵达良善,并出于良善实践真理之前,拥有众多与真理混杂的虚假。事实上,他藉由信之真理被引入重生;在其第一个年龄段,对于信之真理,他只有幼儿和童年时所获知的概念。这些概念都是从世上的外在事物和肉体感官经验形成的,故只会是幻觉,因而是虚假。这些也被落实在行为中,因为人会将他所信的付诸实践。这些虚假就是此处所指的。它们与人同在,直到他重生,也就是直到他出于良善行事。一旦他出于良善行事,良善,也就是藉由良善的主,就会把那时为止他所学到的真理纳入次序;当这一切完成时,虚假就从真理被分离出去,并被去除。人对这一切一无所知;然而,对虚假的这种去除和弃绝却从他童年初期一直持续到其生命的最后阶段。这种活动在每个人里面进行,但在正经历重生的人里面以特殊方式进行。类似活动也发生在未经历重生的人里面,因为当他成长为一个成年人,并且他的判断力趋于成熟时,他觉得其童年的判断很愚笨和荒谬,因而与他现在的想法相去甚远。不过,重生之人与未重生之人的区别在于:重生之人觉得那些不符合信与仁之良善的事和他的想法相去甚远;而未重生之人则觉得那些不符合他所在的爱之快乐的事和他的想法相去甚远。因此,未重生之人视真理为虚假,视虚假为真理。至于耳环,它们有两种,就是戴在鼻子到前额的和戴在耳朵上的。戴在鼻子到前额的,是代表良善的象征,叫鼻环(参看3103节);戴在耳朵上的是代表顺从的象征,叫耳环。但在原文,鼻环和耳环是用同一个词来表述的。
5002.“(也不)和她在一处”表唯恐它由此与它成为一体。这从“和某人在一处”的含义清楚可知,“和某人在一处”是指更紧密的结合,或联结起来。“在”(being)表示存在联结,这是因为一个事物的实际存在是良善,一切良善皆从爱流出,爱本质上是属灵的结合或联结。因此,就至高意义而言,主被称为存在或耶和华,因为从爱或属灵的结合流出的一切良善皆源于祂。由于源于祂并通过接受而回到祂那里的爱,以及相爱使天堂构成一体,所以天堂被称为一个婚姻,这婚姻赋予它其“存在”(being)。如果爱与仁是教会的本质存在,教会也会是这样。因此,凡结合或联结不存在的地方,教会就没有存在;因为若非有某种将教会成员联结起来,或使他们合为一体的事物存在,教会就会解体,不再存在。
如果人人都只为自己,不为别人,除非为自己的缘故,世间社会的情形也一样。若没有法律将社会成员联结起来,没有对丧失利益、地位、名声或生命的畏惧,社会就彻底分崩离析。这样一个社会的存在也是结合或联结,但仅仅是外在方面的;就内在而言,这种社会没有任何“存在”。因此,在来世,像这样的人都被关在地狱,在那里同样通过外在约束联结在一起,尤其通过恐惧。但是,每当这些约束被松开时,这一个就冲过去毁灭另一个,只渴望将别人彻底毁灭。天堂则不同,在那里,对主之爱和源于这爱的相爱从内在将天堂的成员联结在一起。当外在约束在那里被除去时,他们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他们因由此更近地被拉向来自主的神性存在,故从内在充满情感,并由此充满自由的感觉,因而充满蒙福、幸福和喜乐的感觉。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