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4644.此处论述的主题是良善,也就是主里面与生俱来的神性;该良善与祂作为出生的人而为自己所获得的真理和良善的联结,以及由此而来的衍生物。但由于如前所述,这些事具有诸如无法落入任何人、甚至任何天使的理解范畴的性质,所以详细解释它们是不可能的。更重要的是,它们纯粹是名字,用来描述这神性属世良善及其衍生物;只解释纯粹的名字,没有前后的历史意义给予确认之光,必使整个主题受到怀疑,因为无论把它们说得多么清楚,仍很少有人相信在圣言中,名字表示真实事物。出于这些原因,我只是抄录了本章的内容,并通过诸如适合人们理解、仅仅是笼统轮廓的那类事物补充点大体的解释。因为没有人能看到存在于神性里面的事物;但人们能获得一个从神性发出之物的概貌。这时,所看到的事物便取决于这些事物所能落入其范畴的那种理解力;即便如此,它们也只是笼统的轮廓。
另外,要知道,没有人生来进入任何良善;相反,每个人生来都进入邪恶:进入来自父亲的内在邪恶和来自母亲的外在邪恶;因为每个人的遗传就是邪恶。唯独主生来进入良善,并实际进入神性良善本身;因为祂从祂的父那里得来这种良善。主生来所进入的这神性良善就是此处所论述的主题。它的衍生物就是那些存在于主已使之变成神性,并通过神性荣耀它的人身里面的事物。正因如此,在此只补充大体的解释是有可能的。
2719.本章首先论述了变成神性的主的理性,该理性由以撒来代表;然后论述了与祂分离的纯人类理性,该理性由埃及人夏甲的儿子来代表;接着论述了属灵教会,该教会通过主的神性人身或人性得救,由夏甲和她的孩子来代表。现在论述的主题是要服务于该教会的信之教义,即:基于记忆知识或事实的纯人类理性观念与它联合,这些观念由“亚比米勒和非各”来代表,这种联合则由亚伯拉罕与他们所立的“约”来表示。这些理性观念都是来自人类起源,而非神性的表象。它们之所以与信之教义联合,是因为没有它们,属灵教会就不能理解教义,因而不会接受它。如前所示(2715节),与属天教会成员相比,属灵教会成员住在模糊中;因此,教义被笼罩在诸如符合人类的思维和情感,并且没有激烈冲突到神性良善无法在其中为自己找到某种器皿地步的那类表象中。由于26章(3356-3471节)会再次论述亚比米勒和一个约(不过,这约是他与以撒立的),内义上的主题则是第二次添加到信之教义上的理性概念和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所以我只是概述一下关于这个主题的内义内容。该主题在对26章的解释中会变得更清楚。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