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4682.“约瑟作了一梦”表关于神性人身或祂自己的宣告。这从“作了一梦”的含义清楚可知,“作了一梦”是指宣告。由于这梦与约瑟有关,故所表示的是关于主的神性人身的宣告。“梦”之所以在此表示宣告,是因为关于约瑟所预见并提供的一切,或在内义上关于诸如由约瑟的哥哥们所代表的教会,或诸如始于信的教会里面的神性真理所预见并提供的一切都概要地包含在约瑟的这两个梦里。此外,古时,神性真理要么通过所说的话,要么通过异象,要么通过梦显现;宣告由此而来。因此,在圣言中,通过所说的话、异象或梦知道神性真理的“先知”表示那些教导真理的人,抽象意义上表示教义的真理(2534节)。
因此,“见异象”和“做异梦”所表相同,如约珥书:
我要将我的灵浇灌凡有血气的。你们的儿女要说预言,你们的老年人要做异梦,少年人要见异像。在那些日子,我要将我的灵浇灌我的仆人和使女。(约珥书2:28-29)
“将灵浇灌他们”表示把真理告知他们,“说预言”表示教导和宣告它们,“做异梦”所表相同。“老年人”表示那些拥有智慧的人,“少年人”表示那些拥有聪明的人,“仆人”表示那些拥有知识的人。
耶利米书:
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这些先知向你们说预言,你们不要听他们的话。他们使你们成为虚无,所说的异象,是出于自己的心,不是出于耶和华的口。我已听见那些先知所说的,就是托我名说的假预言,他们说,我做了梦,我做了梦!得梦的先知,可以让他述说那梦;得我话的人,可以让他诚实讲说我的话。耶和华说,看哪,那些以幻梦为预言的人,我必与他们反对;他们述说这梦,以谎言使我百姓走错了路的。(耶利米书23:16, 25, 28, 32)
此处“预言”也表示教导和宣告,却是出于幻梦,也就是他们的宣告
在别处也一样(耶利米书29:8, 9;撒迦利亚书10:2)。摩西五经:
你们中间若有先知或是做梦的起来,给你们一个神迹或奇事;那神迹或奇事应验了,他就对你讲到这事说,我们去随从你素来所不认识的别神,事奉他吧!你也不可听那先知或是那做梦之人的话。那先知或是那做梦的要被处死,因为他出言悖逆耶和华你的神。(申命记13:1-3, 5)
“先知”和“做梦的”表示教导和宣告的人,在此表示虚假。
41.他们当中有些人看到主后,被引到右前方;他们往前走的时候,说他们能看到一道光,远比以前所曾看到的更明亮、更纯净,任何光都不可能胜过它。当时此处正是傍晚。还有许多灵人这样说。天堂之光是大光,比地上的正午之光大出许多倍(AC 1117, 1521, 1533, 1619-1632, 4527, 5400, 8644)。天堂所有的光皆出自那里显为太阳的主(AC 1053, 1521, 3195, 3341, 3636, 3643, 4415, 9548, 9684, 10809)。从主的神性之爱的神性良善发出的神性真理在天堂显为光,并为那里提供所有光(AC 3195, 3222, 5400, 8644, 9399, 9548, 9684)。天堂之光既光照天使的视觉,也光照天使的理解力(AC 2776, 3138)。说天堂处于光和热,意思是说处于智慧和爱(AC 3643, 9399, 9401)。
创世记13:1-18
1.亚伯兰从埃及上来,就是他和他妻子,并他一切所有的,罗得与他一起往南方去。
2.亚伯兰富有牲畜、银和金。
3.亚伯兰从南方按着他的行程走,直到伯特利,到了伯特利和艾的中间,就是从前或起先支搭帐棚的地方,
4.也是他在那里开始筑坛的地方;亚伯兰又在那里呼求耶和华的名。
5.与亚伯兰同行的罗得也有羊群、牛群、帐棚。
6.那地容不下他们住在一起,因为他们的财物甚多,无法住在一起。
7.牧养亚伯兰牲畜的人和牧养罗得牲畜的人就起了纷争。当时迦南人与比利洗人住在那地。
8.亚伯兰就对罗得说,在我与你,我的牧人和你的牧人之间不可有纷争;因为我们是为弟兄的人。
9.全地不都在你面前吗?请你与我分离;你向左,我就向右;你向右,我就向左。
10.罗得举目看见约旦河的全平原,都得到很好的灌溉,在耶和华未灭所多玛、蛾摩拉以先,如同耶和华的园子,也像你到琐珥时的埃及地。
11.于是罗得为自己选择约旦河的全平原;罗得从东边迁移;他们,就是人与他的弟兄,便分离了。
12.亚伯兰住在迦南地,罗得住在平原的城邑,并挪移帐棚,直到所多玛。
13.所多玛人极恶,大大得罪耶和华。
14.罗得与亚伯兰分离以后,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你举目从你所在的地方向北南东西观看,
15.凡你所看见的一切地,我都要赐给你和你的种,直到永远。
16.我也要使你的种如同地上的尘土,若有人能数算地上的尘土,你的种也就能数算。
17.你起来,沿着它的长和宽走遍这地,因为我要把它赐给你。
18.亚伯兰就挪移帐棚,来到希伯仑幔利的橡树林居住,在那里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
概览
1535.本章论述的主题是要与主的内在人结合的外在人。外在人是人性或人身本质,内在人是神性本质。前者在此由罗得来代表,后者由亚伯兰来代表。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