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4793.由于味觉对应于对认识、理解并变得智慧的觉知和情感,还由于人的生命就包含在这情感里面,所以灵人或天使都不被允许流入人的味觉,因为灵人或天使若如此行,就是会流入适合这个人的生命。然而,在那里到处游荡的,是属于地狱团伙的灵人;他们比其他人更恶毒。因为他们在肉身生活期间,就对进入人的情感以便造成伤害上了瘾,在来世仍保留这种渴望。他们千方百计想进入人的味觉,并且一旦得逞,就从内层控制他,也就是说,控制其思维和情感的生命;因为如前所述,它们相对应,相对应的事物行如一体。如今有很多人在他们的控制之下,因为现今有内在的迷附,不像以前那样有外在的迷附。
内在迷附就是这类灵人所行的。如果注意一下思维和情感,尤其注意内在意图,这些意图是人们所害怕暴露的,并且在有些人里面如此疯狂,以致他们若非受到外在约束,如地位、利益、名声,对死亡和法律的畏惧,便一头扎进谋杀和掠夺中,比迷附者本人更甚,就能看出内在迷附的性质。至于那些从内层迷附这类人的灵人是谁,是何性质,可参看前文(1983节)。
为叫我了解关于它的情况,这些灵人被允许尝试进入我的味觉,他们便拼尽全力这样做。当时,我被告知,他们若真的渗透到我的味觉,也会控制我的内层,因为味觉通过对应取决于这些内层。不过,他们被允许这样做,只是为了叫我了解关于味觉对应的一切;因为他们立刻从那里被赶走了。
这些恶毒的灵人尤其试图挣脱一切内在约束,也就是对良善与真理,公义与公平的情感,对神的律法的畏惧,以及对于危害社会和国家的羞耻感。一旦这些内在约束被解除,人就会被这类灵人所迷附。他们若不能通过坚持不解的努力进入人的内层,就会利用巫术尝试进入。他们利用巫术败坏他们所占有之人里面的记忆知识,只利用支持他们污秽欲望的记忆知识。除非人拥有对良善的情感,因而拥有对主的信,否则,像这样的迷附是不可避免的。
我还被指示他们被驱离,即:当他们以为自己能穿透状况和大脑时,就会通过排泄通道被运送到皮肤的外在部分。然后,他们看似被喷射到一个充满污秽液体的沟渠里。我被告知,这类灵人就对应于患有疥疮的皮肤表面充满污秽的小坑或小孔;因此,他们对应于疥疮。
4730.“我们且看他的梦将来怎么样”表关于祂的宣告因他们的算计而变得虚假,并被他们视为虚假。这从“梦”的含义清楚可知,“梦”是指宣告(4682节)。由于这些宣告在他们眼里看似虚假(4726, 4729节),故“梦”在此表示关于神性真理的宣告,尤表这一宣告:主的人身是神性;按照他们观点,这些宣告是错的、假的。它们还被他们视为虚假,这一事实由他们说:“我们且看他的梦将来怎么样”来表示。关于主的神性人身的宣告被坚持唯信的信徒看似并继续看似虚假,这一事实从刚才所述(4729e节)可以看出来;因为由恶欲的生命所产生的确认并没有其它表现。
恶欲的生命之所以导致对虚假的确认,还因为他不知道何为天堂,或何为地狱,也不知道何为对邻之爱,何为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即便他们知道这些事,事实上仅仅是想知道,他们的思维也完全不同。如今,除了认为对邻之爱就是将自己所拥有的给予穷人,用自己的财富帮助别人,竭尽所能地向他行善,不管他是好是坏之外,谁还知道别的?并且他若真的这样做,就会丧失自己的财富,让自己陷入穷困潦倒,所以便弃绝仁爱的教义,转而信奉信仰的教义;然后用许多观念来让自己确认反对仁爱;如用这一观念:他生在罪中,因而根本无法凭自己行任何良善;即便做出仁爱或虔诚的行为,也不可避免地将功德置于其中。当他一方面这样思考,另一方面又被恶欲的生命驱使时,就会使自己站到那些声称唯信得救之人那一边。他因如此行而更加确认这个观念,直到确信仁爱的行为并不是得救所必需的。一旦这些观念被明确下来,他就很容易陷入一种新的观念,即:由于这就是人的本性,所以主提供了被称为信的得救方法;最终陷入这种观念:即便在死亡的最后一刻,他也会得救,只要他满怀信心或信靠地声称神因顾念圣子为祂所受的苦难而怜悯他,完全无视主在约翰福音(1:12,13)和其它许多地方所说的话。正因如此,唯信才在众教会被公认为本质要素。不过,唯信并未以这种方式处处得到承认,因为教区牧师没有因传讲唯信得到什么,只因传讲行为而有所得。
不过,这些人若知道何为对邻之仁,就永远不会陷入教义的这种虚假。仁爱的基本要求就是在涉及自己的职责或职能的一切事上行事正直、公正。例如,一个法官若依法惩治作恶者,而不是出于热情行事,就是受对邻之仁驱使;因为他渴望那个人重新改造,因而渴望他得益处,还想要对社会和他的国家好。他惩治作恶者是为了防止他继续危害社会;因此,如果作恶者得到改造,他就能爱他,就像父亲爱他所惩罚的儿子那样。他便这样爱社会和他的国家,而整体上的社会和国家就是他的邻舍。其它例子也一样。蒙主的神性怜悯,我们将在别处充分讨论这些问题。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