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4925.“看哪,他哥哥生出来了”表良善的真理。这从“哥哥”的含义清楚可知,“哥哥”是指凭良善而具有血缘关系的(3815, 4267节),因而是指良善的真理。良善的真理是植根于良善的真理,或植根于仁爱的信仰。对那些被主再生或重生的人而言,此处在内义上所论述的主题是长子名分,因而是教会内的长子名分。谁是头生的,是仁之良善还是信之真理,这是自古以来就争论不休的问题。由于在人正经历重生、被作成一个教会期间,良善并未显露出来,而是将自己隐藏在内层人中,只以并未进入外在人或属世人的意识感觉的某种情感显现,直到他重生。而真理却将自己显明出来,因为它通过意识感觉进入并居于属外在人或属世人的记忆。这解释了为何许多人陷入错误,误以为真理是长子,最终甚至以为真理是教会至关重要的元素,并且如此重要,以致被称为信的真理就能拯救人,无需仁之良善。
由这一个错误衍生出其它众多错误;这些错误不仅影响教义,还影响生活。如这个衍生错误:无论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只要有信,他就会得救;甚至最坏的人也能被接入天堂,只要他们在临终那一刻宣称他们相信诸如那些属于信仰的事。另一个衍生错误是,仅凭恩典,人人都能被接入天堂,无论他的生活是什么样。由于抓住这种教义不放,所以他们最终不知道何为仁爱,也不关心它;最终不相信它的存在,因而不相信天堂或地狱的存在。原因在于,信离了仁,或真理离了良善什么也教导不了;它越偏离良善,就越使人愚蠢。因为主流入良善,并经由良善赐予聪明和智慧,进而赐予一种卓越能力,以明白并觉察某事是否是真的。
由此可见长子名分是何情形,即:它实际上属于良善,只是表面上属于真理。这就是他玛的两个儿子的出生在内义上所描述的,因为收生婆拴在手上的“染过两次的线”或红线表示良善(参看4922节);“先生出来”表示优先权(4923节);“收回手”表示良善隐藏了自己的能力,如刚才所述(4924节);“他哥哥生出来”表示真理;“你给自己开了一个缺口”表示真理与良善表面的分离;“后来,他弟弟也生出来”表示实际上良善是首先的;“拿染过两次的线拴在他手上”表示承认良善是首先的。因为在人重生之前,良善并不被承认为首先的;此时,他出于良善行事,并出于良善关注真理及其性质。
这些就是包含在内义中的事,内义教导正在新生之人里面的良善与真理是何情形,即:良善实际上占据第一位,而表面上看,真理占据第一位;当人正在重生时,良善看上去并未占据第一位;但是,一旦他重生,良善看上去却明显占据第一位。不过,无需在此进一步解释这些事,因为它们在前面都已经被解释过了(参看3324, 3325, 3494, 3539, 3548, 3556, 3563, 3570, 3576, 3603, 3701, 4243, 4244, 4247, 4337节)。长子名分是属于良善还是属于真理,也就是说,是属于仁还是属于信,这是自古以来就存在争议的问题,这在前面(2435节)早已说明。
由于就至高意义而言,主是“头生的”,因而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是头生的,因此在代表性教会制定了这样一条律法:头生的是耶和华的;如摩西五经:
以色列人中一切头生的,就是凡开了子宫的,无论是人是牲畜,都是我的,要分别为圣归我。(出埃及记13:2)
你要将一切开了子宫的,并牲畜中头生的,归给耶和华;公的都要属耶和华。(出埃及记13:12)
凡开了子宫的都是我的;一切牲畜头生的,无论是牛是羊,公的都是我的。(出埃及记34:19)
凡血肉中一切开了子宫的,连人带牲畜,都要归给你;只是人头生的,总要赎出来。(民数记18:15)
看哪,我从以色列人中拣选了利未人,代替以色列人一切开了子宫的,利未人要归我。(民数记3:12)
由于凡开了子宫的,都是头生的,所以凡提到“头生的”这个词的地方,经上也说“开了子宫”;以便能表示良善。这个词表示良善,这一点从包含在内义中的细节,尤其从关于他玛儿子的记载明显看出来,即:经上说谢拉用手开了子宫,“谢拉”代表良善,这一点从他手上染过两次的线或红线明显可知(4922节)。此外,经上所说开了的“子宫”表示良善与真理所在的地方,因而表示教会(4918节)。
由于唯独主是头生的,因为祂是良善本身,祂的良善是一切真理的源头,所以为叫不是长子的雅各能代表祂,雅各被允许从他哥哥以扫那里买下长子名分;并且由于这还不够,所以他被称为以色列,好叫他能以这个名字代表真理的良善;因为“以色列”在代表意义上表示经由真理而来的良善(3654, 4286, 4598节)。
1838.“亚伯兰沉睡了”表示那时教会处于黑暗,这从“沉睡”的含义清楚可知。相对于“清醒”,“沉睡”是指一种黑暗的状态;该状态在此被归于亚伯兰所代表的主。沉睡或一种黑暗的状态不是临到了主,而是临到了教会。这种情形和来世的一样;在来世,主始终是太阳,即光本身;但在那里的恶人面前,祂显为黑暗,因为主照着各人的状态显现。因此,本节谈论的是处于一种黑暗状态之时的教会。
以荒废、惩罚和定罪为例:在圣言的许多经文中,它们都被归于主;而事实上,它们都属于教会成员,是他自我荒废、惩罚和定罪。在人看来,似乎是主在使人荒废,惩罚和定罪;由于表象是这样,所以经上照着表象这样说。人若不通过表象被教导,就根本不允许自己被教导。凡违背表象的东西,他既不相信也不明白,除非等到以后他拥有判断力,并被赋予仁之信的时候。
这同样适用于教会。当它处于黑暗状态时,主在教会成员眼里如此模糊,以至于他们看不见祂,也就是说,不承认祂。然而,变得模糊的,根本不是主,而是人,尽管主渴望在人里面并与他同在。尽管如此,模糊仍被归于主。这里的“沉睡”也是如此,它表示教会的一种黑暗状态。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