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属天的奥秘 #4960

创世记39:1-23

创世记39:1-23
  1.约瑟被带下埃及去。有一个埃及人,是法老的内臣,护卫长波提乏,从那些带下他到那里去的以实玛利人手下买了他去。
  2.耶和华与约瑟同在,他是个事事顺利的人,住在他的主埃及人的家中。
  3.他的主见耶和华与他同在,又见耶和华使他手里所办的尽都顺利,
  4.约瑟就在他眼里蒙恩,伺候他,并且他派约瑟管理他的家,把一切所有的都交在约瑟手里。
  5.他派约瑟管理他的家和他一切所有的,这事以后,耶和华就因约瑟的缘故赐福与那埃及人的家;凡他一切所有的,无论在家里的,还是在田里的,都蒙耶和华赐福。
  6.他将一切所有的都交在约瑟的手中,除了自己所吃的饭,别的事一概不知。约瑟原来体态秀雅,容貌俊美。
  7.且这些事发生以后,约瑟的主之妻,举目送情给约瑟说,你与我同寝吧!
  8.约瑟拒绝了,对他主的妻说,看哪!在家里,我主什么也不知道,他把所有的都交在我手里。
  9.在这家里没有比我大的,并且他没有留下一样不交给我,只留下了你,因为你是他的妻子。我怎能作这大恶,得罪神呢?
  10.这事以后,她天天和约瑟说,约瑟却不听从她,不与她同寝,也不和她在一处。
  11.于是有一天,约瑟进屋里去办事,家中的男丁没有一个人在那屋里。
  12.妇人就拉住他的衣裳说,你与我同寝吧!约瑟把衣裳丢在妇人手里,逃出来到外边去了。
  13.于是妇人看见约瑟把衣裳丢在她手里逃出去了,
  14.就叫了家里的人来,向他们讲述说,你们看!他给我们带来一个希伯来人戏弄我们。他到我这里来,要与我同寝,我就大声喊叫;
  15.于是他听见我抬高声音喊叫,就把衣裳丢在我这里,逃出来到外边去了。
  16.妇人把约瑟的衣裳放在自己那里,等着他的主来到家里。
  17.就照这些话向他讲述,说,你给我们带来的那希伯来仆人到我这里来,要调戏我;
  18.于是我抬高声音喊叫,他就把衣裳丢在我这里逃出去了。
  19.于是,约瑟的主听见他妻子向他讲述的话说,你的仆人照这些话待我;他的怒气就发作了。
  20.约瑟的主拿住他,把他下在监牢里,就是王的囚犯被囚的地方。于是约瑟在那里坐牢。
  21.但耶和华与约瑟同在,向他施怜悯,使他在监狱长的眼里蒙恩。
  22.监狱长就把牢里所有的囚犯都交在约瑟的手下,凡他们在那里所办的事都由他处理。
  23.凡在约瑟手下的事,监狱长一概不察,因为耶和华与约瑟同在,耶和华使他所作的尽都顺利。
概览
  4960.就内义而言,此处论述的主题是主,即祂如何使祂的内在人变成神性。如前面几章所描述的“约瑟”是外在人;但如本章和接下来几章所描述的“约瑟”是内在人。
  

属天的奥秘 #4063

4063.“雅各听见

4063.“雅各听见拉班的儿子们有话说”表属于“拉班”所表良善的真理,相对于主由此在属世层中所获得的良善而言,是何性质。这从“儿子”的含义和“拉班”的代表清楚可知:“儿子”是指真理(参看489, 491, 533, 1147, 2623, 3373节);“拉班”是指来自共同家族的旁系良善(3612, 3665, 3778节),因而是指诸如服务于引入纯正良善与真理的那类良善(3974, 3982, 3986e节),在此是指已提供如此服务的良善,因为所论述的主题是它的分离。“雅各听见的话”在内义上就表明相对于主在属世层中所获得的良善而言,这类真理的性质。这一点从接下来的话可以看出来,因为它们都是愤怒的话,拉班的儿子声称雅各把他们父亲所有的都夺了去,并且雅各见拉班的脸色不如从前。“雅各”代表主的属世层,在前一章代表其中的真理之良善(参看3659, 3669, 3677, 3775, 3829, 4009节)。
从前一章的阐述和说明可以看出,“拉班”所表示的良善相对于“雅各”所代表的真理之良善是何情形。我们可通过人重生的状态进一步说明这一点,就代表意义而言,人重生的状态也是此处所论述的主题。当人正在重生时,主将他保守在一种居间类型的良善中。这种良善是为引入纯正的良善与真理而服务的;不过,一旦这些良善与真理被引入,这居间良善就与它们分离。凡对重生和新人有所了解的人,都能明白,新人完全不同于旧人;因为新人拥有对属灵和属天事物的情感,这些构成其快乐和幸福的感觉;而旧人拥有对世俗和尘世事物的情感,这些构成其快乐和愉悦的感觉。所以,新人关注天上的目的,而旧人关注世上的目的。由此明显可知,新人完全不同并迥异于旧人。
为了将人从旧人的状态引入新人的状态,人必须脱去对世界的贪恋,披上对天堂的情感。这一过程通过无数手段实现,这些手段唯有主知道,其中许多手段,主也会让天使知道,但只有极少数手段为世人所知。尽管如此,所有这些手段,无论总体还是细节,都在圣言的内义中被揭示出来。因此,当人从旧人转变为新人时,也就是当他重生时,这一过程并非如有些人所想的那样瞬间完成,而是要历经多年。事实上,这个过程甚至贯穿人的整个一生,直到临终。因为他的贪恋必须被根除,对天堂的情感必须被植入,并且他必须被赋予之前从未拥有,甚至几乎前所未闻的生命。因此,既然他的生命状态必须被大幅度地改变,那么他就必须长期被保持在一种居间良善中,这种良善既具有对世界的情感,也具有对天堂的情感。他若不被保持在居间良善中,绝不会允许天上的良善与真理进入他自己里面。
这种居中或居间良善就是“拉班及其羊群”所表示的。不过,人只是在这居间良善提供具体功用期间被保持在它里面。一旦完成服务,它就被分离出去。这种分离就是本章所论述的主题。这居间良善的存在,以及它提供其功用之后的分离,可通过每个人从小到老所经历的状态变化来说明。众所周知,在生命的每个阶段,如婴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时期,成年期和老年期,人的状态各不相同。人们也都知道,当人进入少年时期的状态时,他便脱去婴幼儿时期的状态,扔掉它的玩具;当进入青年时期的状态时,他会脱去少年时期的状态;当进入成年状态时,反过来又脱去青年时期的状态;最后当进入老年状态时,他又脱去成年的状态。人若认真思考一下,还能意识到,生命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快乐,并且他藉着这些快乐通过连续阶段被引入下一个阶段的快乐;这些快乐服务于这一目的:把他带入下一个阶段,直到最终他被带入老年的聪明和智慧的快乐中。
由此明显可知,当披上一种新的生命状态时,之前的事物总是被抛在身后。不过,这个比方只能说明这一点:快乐仅仅是手段,当人进入下一个状态时,它们就被抛在身后。而在人重生期间,他的状态变得完全不同于他之前的状态;主不是以任何属世的方式,而是以一种超自然的方式将他引向这种状态。若非藉着唯独主所提供的重生手段或媒介,因而通过所提到的居间良善,谁也达不到这种状态。一旦他被带入这种状态,也就是说,在这种状态下,他不再以世俗、尘世和肉体的事物为目的,而是以天上的事物为目的,那么这居间良善就被分离出去。以某种事物为目的,就意味着爱这种事物超过其它任何事物。
注:3986e节,即3986节末尾,e表末尾。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