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创世记39:1-23
1.约瑟被带下埃及去。有一个埃及人,是法老的内臣,护卫长波提乏,从那些带下他到那里去的以实玛利人手下买了他去。
2.耶和华与约瑟同在,他是个事事顺利的人,住在他的主埃及人的家中。
3.他的主见耶和华与他同在,又见耶和华使他手里所办的尽都顺利,
4.约瑟就在他眼里蒙恩,伺候他,并且他派约瑟管理他的家,把一切所有的都交在约瑟手里。
5.他派约瑟管理他的家和他一切所有的,这事以后,耶和华就因约瑟的缘故赐福与那埃及人的家;凡他一切所有的,无论在家里的,还是在田里的,都蒙耶和华赐福。
6.他将一切所有的都交在约瑟的手中,除了自己所吃的饭,别的事一概不知。约瑟原来体态秀雅,容貌俊美。
7.且这些事发生以后,约瑟的主之妻,举目送情给约瑟说,你与我同寝吧!
8.约瑟拒绝了,对他主的妻说,看哪!在家里,我主什么也不知道,他把所有的都交在我手里。
9.在这家里没有比我大的,并且他没有留下一样不交给我,只留下了你,因为你是他的妻子。我怎能作这大恶,得罪神呢?
10.这事以后,她天天和约瑟说,约瑟却不听从她,不与她同寝,也不和她在一处。
11.于是有一天,约瑟进屋里去办事,家中的男丁没有一个人在那屋里。
12.妇人就拉住他的衣裳说,你与我同寝吧!约瑟把衣裳丢在妇人手里,逃出来到外边去了。
13.于是妇人看见约瑟把衣裳丢在她手里逃出去了,
14.就叫了家里的人来,向他们讲述说,你们看!他给我们带来一个希伯来人戏弄我们。他到我这里来,要与我同寝,我就大声喊叫;
15.于是他听见我抬高声音喊叫,就把衣裳丢在我这里,逃出来到外边去了。
16.妇人把约瑟的衣裳放在自己那里,等着他的主来到家里。
17.就照这些话向他讲述,说,你给我们带来的那希伯来仆人到我这里来,要调戏我;
18.于是我抬高声音喊叫,他就把衣裳丢在我这里逃出去了。
19.于是,约瑟的主听见他妻子向他讲述的话说,你的仆人照这些话待我;他的怒气就发作了。
20.约瑟的主拿住他,把他下在监牢里,就是王的囚犯被囚的地方。于是约瑟在那里坐牢。
21.但耶和华与约瑟同在,向他施怜悯,使他在监狱长的眼里蒙恩。
22.监狱长就把牢里所有的囚犯都交在约瑟的手下,凡他们在那里所办的事都由他处理。
23.凡在约瑟手下的事,监狱长一概不察,因为耶和华与约瑟同在,耶和华使他所作的尽都顺利。
概览
4960.就内义而言,此处论述的主题是主,即祂如何使祂的内在人变成神性。如前面几章所描述的“约瑟”是外在人;但如本章和接下来几章所描述的“约瑟”是内在人。
40.有些灵人从天堂被告知,水星灵曾被应许他们会看到主。于是,我周围的灵人就问他们,他们是否记得这应许。他们说,他们的确回想起来了,但他们不知道这应许是不是以不容置疑的方式作出的。就在他们彼此议论这一点的时候,天堂的太阳向他们显现了。只有那些至内在或第三层天堂的人才能看到天堂的太阳,也就是主;其他人只能看到由此而来的光。一看到这太阳,他们说,这不是主神,因为他们没有看见祂的脸。与此同时,灵人继续彼此交谈,但我没有听见他们说的话。这时,太阳忽然又出现了,主就在它中间,被太阳的光环围绕。一看到这一幕,水星灵深深谦卑下来,并沉了下去。这时,主也从那太阳向这个星球的灵人显现,这些灵人为人时,曾在世上看到过祂。他们所有人,一个接一个,因而许多人依次承认,这是主自己;他们当着所有会众的面承认这一点。然后,主还从那太阳出来,向木星灵显现;他们大声宣称,这是主自己;当宇宙之神向他们显现时,他们曾在自己的星球看见过祂。主是天堂的太阳,是那里一切光的源头(AC 1053, 3636, 4060)。主向那些在其属天国度的人如此显现,在那里,对主的爱居于主导地位(AC 1521, 1529-1531, 1837, 4696)。祂出现在右眼层面上方的中等高度处(AC 4321, 7078)。因此,在圣言中,“太阳”表示神性之爱方面的主(AC 2495, 4060, 7083)。灵人和天使看不见尘世太阳,取而代之的是一团黑暗,这黑暗不是在前面,而是在后面,与天堂太阳,也就是主相对立(AC 9755)。
1616.“亚伯兰就挪移帐棚,来到希伯仑幔利的橡树林居住”表示主到达一种更内在的感知。这从“挪移帐棚”和“橡树林”的含义清楚可知:“挪移帐棚”,就是挪动并固定帐棚,是指结合的过程,因为“帐棚”是指敬拜的神圣,如前所示(414, 1452节),外在人通过这外在的神圣与内在人结合;“橡树林”是指感知,如前所述(1442, 1443节),那里出现了“摩利橡树林”这个短语,意思是第一种感知,而此处以复数形式提到的“希伯仑幔利的橡树林”表示更充分,也就是更内在的感知。这种感知被称为“希伯仑幔利的橡树林”。别处也提到“幔利”(如创世记14:13; 18:1; 23:17-19; 35:27);还提到希伯仑(如创世记35:27; 37:14; 约书亚记10:36, 39; 14:13-15; 15:13, 54; 20:7; 21:11, 13; 士师记1:10, 20,以及其它地方)。至于幔利和希伯仑表示什么,蒙主的神性怜悯,可参看解释这些经文的地方。
关于“希伯仑幔利的橡树林”表示一种更内在的感知,情况如下:属于外在人的事物越与属于内在人的属天事物结合,感知就越增长,并变得更内在。与属天事物的结合会赋予感知,因为内在人的生命本身就住在属于对耶和华之爱的属天事物里面;或也可说,耶和华存在于属于爱的属天事物里面,也就是存在于属天之爱里面;这种存在在外在人中是感知不到的,除非实现结合;一切感知都来自结合。
从此处的内义清楚可知主的情形如何,即:随着知识或认知的增多、繁殖,祂的外在人,即人性或人身本质逐步与神性本质结合。若不通过知识或认知,任何人,只要他是人,都永远不能与耶和华或主结合,因为一个人正是通过知识或认知而成为人。这也适用于主,因为主和其他人一样出生,也和其他人一样接受教导。然而,属天事物不断被灌输到祂作为器皿的知识或认知中;结果,祂的知识或认知不断变成接受属天事物的器皿;这些器皿本身也变成属天的。
主以这种方式不断朝婴孩的属天事物前进,因为如前所述(430, 561, 1438, 1450-1451, 1453:1, 1472, 1495-1496, 1548, 1555:2, 1557节),属于爱的属天事物从最早的婴儿期直到童年时期,再到青春期就被灌输给一个人。他因是一个人,所以那时和以后就被赋予知识和认知(无论世俗的还是宗教的)。如果一个人是那种能重生的人,那么这些知识或认知就会充满属于爱和仁的属天事物,并因此被植入他自婴儿直到童年和青春时期被赋予的属天事物;他的外在人就这样与他的内在人结合。它们首先被植入他青春时期被赋予的属天事物,然后被植入他童年时期被赋予的属天事物,最后被植入他婴儿时期被赋予的属天事物;这时,他就是一个“小孩子”;论到小孩子,主说“神的国是属于这样的人的”(马可福音10:14; 路加福音18:16)。唯独主实现这种植入;因此,属天之物若非来自并属于主,就不会,也不能存在于人身上。
然而,主凭自己的能力将祂的外在人与内在人结合起来,并以属天事物充满祂的知识或认知,按照神性秩序把它们植入属天事物。首先,主将它们植入祂童年时期(译注:新世纪版本为青春期)的属天事物,接着植入童年时期与婴儿时期(译注:新世纪版本为青春期与童年时期)之间的那个年龄阶段的属天事物,最后植入婴儿时期(译注:新世纪版本为童年时期)的属天事物。同时祂以这种方式在人性或人身本质方面也变成纯真本身和爱本身;这纯真本身和爱本身是天上和地上的一切纯真和一切爱的源头。这种纯真是真正的婴孩(译注:新世纪版本为真正的童年),因为它同时也是智慧。而婴孩的纯真若不通过知识或认知变成智慧的纯真,就毫无用处;这就是为何在来世,小孩子都被赋予知识或认知。主因将知识或认知植入属天事物,故拥有感知,因为如前所述,一切感知都来自结合。当主植入童年时期获得的记忆知识或事实时,祂便拥有了祂的第一种感知,这种感知由“摩利橡树林”来表示;当祂植入知识或认知时,便拥有了祂的第二种感知,也就是此处论述的主题,它更为内在;这种感知由“希伯仑幔利的橡树林”来表示。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