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5128.“做他酒政时”表这是这种感官印象的正常位置。这从“酒政”的含义清楚可知,“酒政”是指感官能力,也就是它们受心智的理解力部分支配的份(参看5077,5082节);“做…时”表示“正常位置”。感官印象必须受理性观念支配,服从它们,这在前文早已论述过;但由于此处在内义上论述的主题就是这种支配和服从,所以必须说一说它的性质。
其感官已服从的人被称为理性的,其感官未服从的人被称为感官的。至于一个人是理性的,还是感官的,别人几乎看不出来;只有他自己能知道,不过,前提是他要检查自己的内层,也就是自己的意愿和思维。别人不可能从一个人的言行知道他是感官的,还是理性的,因为在言语里面的思维的生命和在行为里面的意愿的生命无法被任何肉体感官所察觉。人只听见他发出的声音,看见他身体的动作,连同驱使它们的情感,却分辨不出这情感是伪装的还是真实的。然而,在来世,那些处于良善的人既清楚察觉在一个人的言语里面的东西,也清楚察觉在他行为里面的东西,以及其中的生命源于何处。但即使在世上,也有某些迹象能使人在某种程度上推断出是感官受理性支配,还是理性受感官支配,或也可说,一个人是理性的,还是纯感官的。这些迹象如下:如果发现一个人陷入虚假原则,不肯被光照,变得更加明智,反而完全弃绝真理,毫无理性地捍卫虚假,那么这就是一个迹象,表明他是一个感官人,而非一个理性人。他的理性层被关闭了,以致它不容天堂之光进入。
那些被虚假说服的人尤其感官化,因为虚假的说服完全关闭理性层。陷入虚假原则是一回事,被虚假说服是另一回事。被虚假说服的人确有某种光在他们的属世层里面闪耀,但这光就像冬天里的光。在来世,当这光在他们中间闪耀时,它如雪一样亮白;但是,一旦天堂之光照在它上面,它就变暗,成了暗淡的光,并且照着他们信服的程度而变得如夜间那样黑暗。这些人活在世上时,这一点在他们身上也很明显,因为在世时,由于他们所信服的虚假导致的迟钝和愚昧,他们根本就看不到真理的价值,还嘲笑它们。在简单人看来,这种人有时给人一种印象,好像他们是理性的;因为他们能凭这雪白的冬光,运用巧妙的推理来证实虚假,使它们看似真理。比起其他人,这种说服更多地存在于许多有学问的人身上;因为他们利用三段论和哲学推理,最后用大量事实知识在自己里面确认虚假。在古人当中,这种人被称为知识树上的蛇(参看195-197节);但如今,他们可被称作没有理性的感官人。
一个人是纯感官的,还是理性的,其主要标志在于他所过的生活,不是表现在其言行中的那种生活,而是在言行里面的那种生活。因为言语的生命源于思维,行为的生命源于意愿,这二者的生命皆源于意图或目的。因此,其言行中的意图或目的的性质决定了它们包含在自己里面的生命的性质;因为没有它们里面的生命,言语纯粹是声音,行为纯粹是动作。这种生命也是当人们说“死后生命仍继续”时的意思。如果一个人是理性的,他的言语就从正确的思维流出,他的行为则从正确的意愿流出;也就是说,他的言语是信仰的产物,他的行为是仁爱的产物。相反,如果一个人不是理性的,诚然,他做起事、说起话好像是一个理性人;但根本没有生命来自他的理性。因为邪恶的生活完全关闭了通向理性层的道路,或与理性层的交流,并使这个人成为纯属世的,或感官的。
有两样事物不仅关闭交流的道路,甚至剥夺人变得理性的能力,即:欺骗和亵渎。欺骗就像一剂微妙的毒药,侵染内层;亵渎则将虚假与真理、邪恶与良善混在一起。这二者彻底毁灭理性层,或说理性层因这二者而完全灭亡。每个人里面都有自幼年时就被主存储起来的良善与真理,这在圣言中被称为“余剩或余留”(参看468,530,560,561,661,1050,1738,1906,2284节);正是这些余剩或余留被欺骗毒害,被亵渎混合到虚假与邪恶中。至于何为亵渎,可参看前文(593,1008,1010,1059,1327,1328,2051,2426,3398,3402,3489,3898,4289,4601节)。所有这些迹象在某种程度上表明谁是理性人,谁是感官人。
当感官受理性层支配时,服务于形成人的最初想象的感官能力便接受经由天堂从主而来的光;同时它们被归入次序,以接受这光并与理性层对应或一致。一旦它们处于这种状态,感官印象就不再是一个阻止真理被承认或看见的障碍,因为不与真理一致的感官印象立刻被移除,而一致的则被接受。在中心的感官印象可以说朝天堂被提升,在周边的可以说向下垂。在中心的从理性层接受光,当在来世显为可见时,它们看似闪闪发光的小星星,所发的光逐渐减弱,一直发散到周边。这就是当理性层掌权,感官受它支配时,属世或感官形像被带入的那种形式。这就是当人正在重生,由此处于看见并承认丰盛真理的状态时所发生的情形。但是,当理性层受感官支配时,相反的情形就会发生;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虚假在中心,而真理在周边。在中心的虚假居于某种光中;然而,这是一种昏昧、欺骗的低劣之光,就像是从炭火发出的那种。来自地狱的四面八方的光都流入此光。这种低劣的光就是那被称为黑暗的,因为一旦有天堂来的光流入它,它就变为黑暗。
9050.“命”表属灵生命。这从“命”的含义清楚可知,“命”(即灵魂)是指人的生命,不过是指他的信之生命,也就是属灵的生命。圣言的各个地方都提到了“心”和“命”(soul,即灵魂,经上或译为魂、性或性命),并且在这些地方,“心”都表示爱之生命,“命”表示信之生命。人有两种从主接受生命的官能,一个被称为意愿,一个被称为理解力。爱属于被称为意愿的官能,因为爱之良善构成它的生命;而信属于被称为理解力的官能,因为信之真理构成它的生命。然而,与人同在的这两种生命却构成一;当它们构成一时,信之事物也是爱的各个方面,因为它们被爱;另一方面,爱的各个方面也是信之真理,因为它们被信。这就是天上所有人都拥有的生命。
在圣言中,爱之生命,或也可说意愿,被称为“心”;而信之生命,或也可说理解力,被称为“命”(soul,即灵魂,经上或译为魂、性或性命)的原因是这样:在大人或天堂里,那些处于对主之爱,被称为属天天使的人构成心的区域;而那些处于对主之信,并由此处于对邻之仁的人构成肺的区域(参看3635, 3883-3896节)。正因如此,在圣言中,“心”表示爱,也就是意愿的生命;而“命”表示信,也就是理解力的生命(2930, 7542, 8910节)。因为在原文,“命”源正一个表示呼吸,也就是肺之功能的词。
信之所以属于理解力,是因为当人接受信时,这个官能就被主光照。他由此而在阅读圣言时,在诸如属于信的那类事物上拥有光,或对真理的洞察。爱之所以属于意愿,是因为当此人接受爱时,这个官能就被主点燃。他由此而拥有生命之火和对良善的敏锐感知。
由此可见在圣言中,“心”和“命”(soul,即灵魂,经上或译为魂、性或性命)的正确含义是什么,如在以下经文:
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申命记6:5)
申命记:
你要爱耶和华你的神,尽心尽性事奉祂。(申命记10:12; 11:13)
又:
这些律例典章,你要尽心尽性谨守遵行。(申命记26:16)
马太福音:
耶稣说,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神。(马太福音22:37 ;马可福音12:30, 32 ;路加福音10:27)
“心”表示爱之生命;“性”(soul,即灵魂,经上或译为魂、命或性命)表示信之生命;“力”表示那些从爱之生命,因而从心或意愿发出的事物;“意”(thought,即思维)表示那些从信之生命,因而从灵魂或被光照的理解力发出的事物。
在以赛亚书也一样:
被迷惑了的心使他走入歧途,他不能救自己的性命,也不能说,我右手中岂不是有虚谎吗?(以赛亚书44:20)
耶利米书:
我必为他们欢喜,善待他们,要尽心尽性把他们栽于此地,栽于真理。(耶利米书32:41)
这论及耶和华,也就是主。“心”论及神性良善,也就是与人同在的爱或怜悯的良善;“性”论及神性真理,也就是与人同在的信之真理。
如今在教会中,很少有人知道“心”和“性或命”表示这些事,因为他们没有想到人拥有两种彼此截然不同的官能,即意愿和理解力,并且这两种官能构成一个心智,好叫人能成为真正的人。他们也没有想到,在整个宇宙,无论天堂还是世界,一切事物都与良善和真理有关,它们若要成为任何事物或产生任何事物,就必须结合在一起。他们对这些事的无知导致的后果就是,他们将信与爱分离;因为不知道这些普遍法则的人不可能知道信与真理有关,爱与良善有关;并且除非信与爱结合在一起,否则它们什么都不是。无爱之信不是信,无信之爱不是爱,因为爱从信获得自己的品质,信从爱获得自己的生命;因此,无爱之信是死的,信与爱在一起才是活的。这个真相从圣言中的每个细节都能看出来;因为论述信的地方,也论述爱,以便良善与真理的婚姻,即天堂,以及至高意义上的主能存在于圣言的每一个细节中。关于这种婚姻的存在,可参看前文(683, 793, 801, 2516, 2712, 4138e, 5138, 5502, 6343, 7945, 8339节)。由此明显可知为何教会成员至今都不知道在圣言中,“心”表示什么,“命”(soul,即灵魂,经上或译为魂、命或性命)表示什么。
在圣言中,“命”(soul,即灵魂,经上或译为魂、命或性命)表示信之生命,这一点从提到“命”的经文明显看出来,如以下经文。摩西五经:
不可拿石磨或磨石作当头,因为他是拿人的命作当头。(申命记24:6)
经上之所以说“拿石磨作当头的人是拿命作当头”,是因为“石磨”在内义上表示信之事物(7780节)。以赛亚书:
又必像饥饿的人作梦,仿佛在吃饭,醒了灵魂仍在禁食;或像口渴的人作梦,仿佛在喝水,醒了,看哪,他仍觉疲乏,他的灵魂仍有所欲。(以赛亚书29:8)
“禁食的灵魂”和“仍有所欲的灵魂”表示学习信之良善和真理的渴望。同一先知书:
你若把你的灵魂带给饥饿的人,使困苦的灵魂得满足。(以赛亚书58:10)
“把你的灵魂带给饥饿的人”表示把信之真理教导给那些渴慕它们的人;“困苦的灵魂”表示教导信之良善。
耶利米书:
你虽穿上双染的衣服,佩戴黄金装饰,用锑(锑是一种化妆品,用于使眼睑和眉毛变黑,从而使眼睛看起来更明亮或更开阔)修宽眼目,让自己这样美丽是枉然的!恋爱你的憎恶你,并且寻索你的性命。(耶利米书4:30)
此处“灵魂”表示信之生命,因而表示与人同在的信本身,因为这信构成他的属灵生命。“灵魂”表示信,这一点从本节的细节明显看出来。同一先知书:
他们要来到锡安的高处歌唱,又一起流向耶和华的美物,就是小麦、新酒和油并羊群和牛群的幼崽;他们的灵魂必像有水浇灌的园子。我要给疲乏的灵魂,一切悲伤的灵魂浇水。(耶利米书31:12, 25)
“灵魂”表示与教会成员同在的信之生命,经上说他“必像园子”,因为“园子”表示由信之真理构成的聪明(100, 108, 2702节);说灵魂被“水浇灌”,因为被“水浇灌”表示接受教导。
同一先知书:
因为旷野的剑,我们冒着性命之险才得粮食。(耶利米哀歌5:9)
“性命之险”是指丧失信仰,因而丧失属灵生命的危险;“旷野的剑”是指与信之真理争战的虚假(2799, 4499, 6353, 7102, 8294节)。以西结书:
雅完人、土巴人、米设人,他们都是你的客商;他们用人命和铜器兑换你的货物。(以西结书27:13)
“人命”(即人的灵魂)表示源于良善的信之内层真理;“铜器”表示源于良善的信之外层真理;“器(皿)”是指外层真理或记忆真理(参看3068, 3079节),“铜”是指属世层的良善(425, 1551节)。若不知道“人命”表示信,没有人能明白“用人命和铜器兑换”表示什么。
同一先知书:
这两条河所到之处,一切爬行的活着的灵魂都必存活;因这些水所到之处,鱼变得极多。(以西结书47:9)
这论及新殿,也就是来自主的新属灵教会;“爬行的活着的灵魂”表示属于信的记忆真理,或说体现信之真理的记忆知识;由此而来的极多“鱼”是指记忆知识(40, 991节);“河”是指聪明的事物,它们由信之真理构成(2702, 3051节)。没有内义,同样没有人能知道由于河到那里而变得极多的鱼表示什么。大卫的诗:
神啊,求你救我,因为众水要已经淹到我的灵魂!(诗篇69:1)
约拿书:
众水环绕我,几乎淹没我的灵魂。(约拿书2:5)
在这些经文中,“众水”表示虚假,以及被注入的虚假所造成的试探(705, 739, 756, 790, 8137, 8138, 8368节)。
耶利米书:
耶和华说,我的灵魂岂不报复这样的民族呢?(耶利米书5:9, 29)
又:
耶路撒冷啊,当受警戒,免得我的灵魂转离你,免得我使你成为荒场。(耶利米书6:8)
“灵魂”当论及主时,表示神性真理。启示录:
第二位天使把他的香瓶倒在海里,海就变成好像死人的血,海中一切活着的灵魂都死了。(启示录16:3)
“海”表示整体上的记忆知识(28节);“血”表示源于良善的信之真理;在反面意义上表示被歪曲和亵渎了的信之真理(4735, 6978, 7317, 7326节);因此,“活着的灵魂”表示源于信的生命。
马太福音:
不要为你们的灵魂忧虑吃什么,喝什么。(马太福音6:25)
“灵魂”表示信之真理;“吃喝”表示在信之良善和真理上接受教导;因为此处在内义所论述的主题是属灵的生命及其滋养。又:
凡想得着灵魂的,将要失丧灵魂;凡为我失丧灵魂的,将要得着灵魂。(马太福音10:39)
“灵魂”表示信之生命,就是信徒所拥有的那种;在反面意义上是指不属于信的生命,就是非信徒所拥有的那种。路加福音:
你们要以忍耐来拥有你们的灵魂。(路加福音21:19)
“拥有灵魂”表示属于信,因而属于属灵生命的事物。许多经文中的“灵魂”都具有类似含义。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