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属天的奥秘 #5149

5149.“有飞鸟来

5149.“有飞鸟来吃我头上筐子里的食物”表源于邪恶的虚假将要毁灭它。这从“飞鸟”、“吃”和“筐子”的含义清楚可知:“飞鸟”是指理智概念,以及思维,因而从它们所流出的事物,在正面意义是指各种真理,在反面意义是指虚假(参看40,745,776,778,866,988,3219节);“吃”是指毁灭(在原文,动词“吃”表示毁灭);“筐子”是指心智的意愿部分,如前所述(5144,5146节),在此是指出于意愿部分的邪恶,因为这个筐子上面有洞(5145节)。由此可知,“有飞鸟来吃头上筐子里的食物”表示源于邪恶的虚假将要毁灭它。
  虚假有两种不同的来源,即教义和邪恶。源于教义的虚假并不毁灭良善,因为人有可能陷入教义的虚假,却又渴望良善,这就是为何各种教义的人,包括外邦人都能得救;但源于邪恶的虚假则是毁灭良善的虚假。邪恶本身反对良善;然而它凭自己并不能毁灭任何良善,而是依靠虚假去毁灭。因为虚假攻击属于良善的真理,因为真理可以说是良善的堡垒。虚假就被用来攻击这些堡垒,一旦得逞,良善遭到毁灭。
  凡不知道“飞鸟”表示理智概念的人必以为当“飞鸟”在圣言中被提及时,它要么是指字面上的鸟,要么是日常用语中所用的那种比喻。若不凭内义,没有人能知道“飞鸟”表示属于理解力的事物,如思维、观念、推理、基本假设,因而真理或虚假;如路加福音:
  神的国好像一粒芥菜种,有人拿去撒在园子里,它遂生长起来,成了大树,天上的飞鸟宿在它的枝上。(路加福音13:19)
  “天上的飞鸟”在此表示真理。
  以西结书:
  它成为佳美的香柏树;各种翅膀的各样鸟儿都必宿在其下,就是宿在它枝子的荫下。(以西结书17:23)
  “各种翅膀的鸟儿”表示各种真理。又:
  亚述曾是黎巴嫩的香柏树。天上所有的飞鸟都在枝子上搭窝;田野所有的走兽都在枝条下生子;所有大民族都在他荫下居住。(以西结书31:3,6)
  “天上的飞鸟”表示真理。
  又:
  天上所有的飞鸟空中的飞鸟都要宿在他的废墟上;田间所有的野兽都要卧在他的枝条下。(以西结书31:13)
  “天上的飞鸟”表示虚假。但以理书:
  尼布甲尼撒在梦中观看;见见地当中有一棵树;田野的走兽得到荫影在它之下,天空的飞鸟宿在它的枝上。(但以理书4:10,12,18)
  此处“天空的飞鸟”也表示虚假。
  耶利米书:
  我观看,看哪,无人,空中的飞鸟也都逃避。(耶利米书4:25)
  “无人”表示没有良善(4287节);“空中的飞鸟也都逃避”表示真理被驱散的事实。又:
  从空中的飞鸟直到走兽,都逃走跑掉了。(耶利米书9:10)
  此处意思也一样。马太福音:
  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有些种子落在硬路上,飞鸟来吃尽了。(马太福音13:3-4)
  此处“飞鸟”表示推理,也表示虚假。在其它许多经文中意思也一样。
  

天堂与地狱 #129

129.由于在天堂,

129.由于在天堂,主是神性真理,而那里的神性真理是光,故在圣言中,主被称为光,来自祂的真理同样被称为光。如以下经文:

耶稣对众人说,我是世上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约翰福音8:12)

我在世上的时候,是世上的光。(约翰福音9:5)

耶稣说,光在你们中间还有不多的时候,应当趁着有光行走,免得黑暗临到你们。你们应当趁着有光,信从这光,使你们成为光明之子。我到世上来,乃是光,叫凡信我的人,不住在黑暗里。(约翰福音12:35, 36, 46)

光来到世间,世人不爱光倒爱黑暗。(约翰福音3:19)

约翰论到主说:

祂是照亮一切世人的真光。(约翰福音1:4,9)

那坐在黑暗里的百姓看见了大光,坐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发现照着他们。(马太福音4:16)

我使你作众民的中保,作外邦人的光。(以赛亚书42:6)

我还要使你作外邦人的光,叫你施行我的救恩,直到地极。(以赛亚书49:6)

得救的列族要在祂的光里行走。(启示录21:24)

求你发出你的亮光和你的真理,好让它们引导我。(诗篇43:3)

在这些和其它经文中,主因来自祂的神性真理而被称为光;真理本身同样被称为光。由于在天堂,光来自显为太阳的主,故当祂在彼得、雅各和约翰面前变形像时:

祂的脸面明亮如日头,衣裳洁白如光。(马太福音17:2)

祂的衣服放光,极其雪白。地上漂布的,没有一个能漂得那样白。(马可福音9:3;马太福音17:2)

主的衣服之所以有这种表象,是因为它们代表在天堂来自祂的神性真理;在圣言中,“衣服”也表示真理,故诗篇上说:

耶和华啊,你披上亮光,如披外袍。(诗篇104:2)

注:在圣言中,“衣服”表示真理,因为真理给良善披上衣服(1073, 2576, 5248, 5319, 5954, 9216, 9952, 10536节)。当主变了形像时,祂的衣服表示从祂的神性之爱发出的神性真理(9212, 9216节)。

属天的奥秘 #5954

5954.“又给他们

5954.“又给他们各人一套新衣服”表始于良善的真理。这从“衣服”的含义清楚可知,“衣服”是指真理,如下文所述。因此,“新衣服”是指新真理;当真理在良善中开始时,它们就变新,因为那时它们获得了生命。所论述的主题是属世人与属灵人,或外在人与内在人的联结。当联结正在实现时,真理就会发生变化并变新,因为它们从流入它们的良善那里获得了生命,如刚才所述(5951节)。“换衣服”代表披上神圣真理,这也是“换衣服”的起源(参看4545节)。
  在圣言中,“衣服(或译衣裳)”之所以表示真理,是因为真理包裹良善,几乎如同血管包裹血液,或纤维包裹灵。“衣服”有真理的意思,是因为灵人,以及天使看上去都穿着衣服,并且各自都照着属于他的真理而着装。看上去身穿白衣的,那些处于作为通向良善之路的信之真理的灵人或天使;而看上去身穿闪亮衣服的,是那些处于从良善发出的信之真理的灵人或天使。因为良善通过真理发光,产生光辉(参看5248节)。
  灵人和天使看上去穿着衣服,这一点从圣言中提到天使显现的地方也能看出来,如马太福音:
  坐在主坟墓上的天使像貌如同闪电,衣服洁白如雪。(马太福音28:3)
  启示录:
  我看见二十四位长老坐在宝座上,身穿白衣。(启示录4:4)
  启示录:
  骑在白马上的穿着溅了血的衣服;祂的名称为神之道。在天上的众军骑着白马,穿着细麻衣,又白又洁,跟随祂。(启示录19:11, 13, 14)
  “衣服洁白如雪”和“白色的细麻衣”表示神圣真理,因为洁白和闪亮论及真理(3301, 3993, 4007, 5319节),原因是它们最靠近光,从主发出的光就是神性真理。这解释了为何当主变了形像时,祂衣服显如光;马太福音:
  耶稣就变了形像,脸面明亮如日头,衣裳洁白如光。(马太福音17:2)
  在教会,众所周知,“光”是指神性真理;但从诗篇清楚看出来,它被比作“衣裳”:
  耶和华披上亮光,如披衣裳。(诗篇 104:2)
  “衣服或衣裳”是指真理,这一点从圣言中的许多经文明显看出来,如马太福音:
  王进来观看宾客,见那里有一个没有穿礼服的人。就对他说,同伴哪,你到这里来,怎么不穿礼服呢?于是,他就被丢在外边的黑暗里。(马太福音22:11-13)
  至于“不穿礼服的人”是谁,可参看前文(2132节)。以赛亚书:
  锡安哪!你要醒来;醒来;披上你的能力。圣城耶路撒冷啊,穿上你华美的衣服!因为从今以后,未受割礼、不洁净的,必不再进入你中间。(以赛亚书52:1)
  “华美的衣服“表示源于良善的真理。
  以西结书:
  我也使你身穿绣花衣服,穿上海狗皮鞋,并用细麻布给你束腰,用丝绸披在你身上。你的衣服是细麻布和丝绸并绣花衣;吃的是细面、蜂蜜并油。(以西结书16:10, 13)
  这论及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在此表示属灵的古教会,该教会是在上古教会气绝之后由主建立的。赋予该教会的真理以“衣服”来描述;“绣花衣”是指记忆知识,当记忆知识是纯正的时,它在来世看似绣花衣,又看似有网眼的织物,正如我蒙允许所看到的。“细麻衣和丝绸”是指源于良善的真理;但在天堂,这些织物是极其明亮和透明的,因为它们在天堂之光中。
  同一先知书:
  你的帆是用埃及绣花细麻布做的;你的篷是用以利沙岛的蓝色、紫色布做的。(以西结书27:7)
  这论及推罗,推罗代表对真理与良善的认知(1201节)。当这些认知是纯正的时,它们就是“埃及绣花细麻布”;“蓝色、紫色布”表示由此衍生的良善,或真理之良善。
  诗篇:
  王女极其荣华,她的衣服是用金线绣的;她要穿刺绣衣服,被引到王前。(诗篇45:13, 14)
  “王女”表示对真理的情感;“她的衣服是用金线绣的”表示拥有良善在里面的真理;“刺绣衣服”表示最低级的真理。启示录:
  然而在撒狄,你还有几个名字是未曾污秽自己衣服的;他们要穿白衣与我同行,因为他们是配得过的。凡得胜的,必穿白衣。(启示录3:4, 5)
  “未曾污秽衣服”表示没有用虚假玷污真理。
  启示录:
  那儆醒,看守衣服,免得赤身而行,叫他们见他羞耻的,有福了。(启示录16:15)
  “衣服”以同样的方式表示真理。这就是“那儆醒,看守衣服,免得赤身而行,叫他们见他羞耻的”所表示的。
  撒迦利亚书:
  约书亚穿着污秽的衣服,站在使者面前。使者吩咐站在他面前的说,你们要脱去他污秽的衣服。又对约书亚说,看哪,我使你的罪孽离开你,要给你换上衣服。(撒迦利亚书3:3, 4)
  “污秽的衣服”表示被源于邪恶的虚假玷污的真理;因此,当脱去这些衣服,穿上其它衣服时,经上说:“看哪,我使你的罪孽离开你”。谁都能知道,罪孽不会因换了衣服就消失;谁也都能由此得出结论:换衣服是代表行为,正如洗衣服也是代表行为一样,当百姓自洁时,如当他们靠近西乃山时(出埃及记19:14),当他们从污秽之物中洁净时(利未记11:25, 40; 14:8, 9; 民数记8:6, 7; 19:21; 31:19-24),就会被吩咐洗衣服。
  事实上,从污秽之物中洁净是通过信之真理实现的,因为这些真理教导何为良善,何为仁爱,何为邻舍,何为信仰,以及主、天堂和永生的存在。没有教导人的真理,人们就不知道这些事,甚至不知道它们的存在。凭自己,除了爱自己爱世界的良善是属于人的唯一良善外,谁还知道别的?因为这二者构成他生命的快乐。若不通过信之真理,谁能知道还有别的良善能被赋予人,即对神之爱的良善,或对邻之仁的良善?有谁知道这些良善拥有天上的生命在里面,或这些良善在此人不再爱自己胜过他人,爱世界胜过天堂的范围内从主经由天堂流入?由此清楚可知,洗衣服所代表的洁净通过信之真理实现。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