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5202.“看哪,在它们之后又有七只母牛从河里上来”表属于也在边界的属世层的虚假。这从“母牛”和“河”的含义清楚可知。“母牛”是指属世层的真理,如刚才所述(5198节);因此,“母牛”在反面意义上表示虚假,因为在圣言中,绝大多数事物都有一个能从正面意义得知的反面意义;所以正如“母牛”在正面意义上表示属世类的真理,它们在反面意义上表示属世类的虚假,因而表示属世层里面的虚假。“河”是指一个边界,如前所述(5196, 5197节)。这些虚假在边界,这一点也可从经上说它们“从河里上来”明显看出来;因为“上来”论及从外层事物到内层事物的发展(3084, 4539, 4969节)。
有必要阐明这个问题是何情形,因为这是下文所论述的主题。前一章论述的主题是外层属世层,以及属于理解力的那类感官印象和属于意愿的那类感官印象。前者被接受,后者被抛弃。“酒政”代表属于理解力的那类印象,“膳长”代表属于意愿的那类印象。属于理解力的那类印象因被接受,故也顺从内层属世层。这些是前一章所论述的问题,这是属世层重生的第一步。
然而,本章论述的主题是属灵层的属天层流入被保留下来的属世层里面的印象;也就是说,属于那里的理解力部分、现由“长相俊美,肌肉肥壮的母牛”来表示的印象。不过,由于单单就属于理解力的观念而言,属世层无法经历任何重生,所以也必须有属于意愿的渴望;因为属世层的每一个部分要成为某种事物,必须包括某种属于理解力的元素,同时包括某种属于意愿的元素。但由于之前的意愿元素已经被抛弃,所以一个新的意愿必须进入以取代它。这新的元素或新意愿从属灵层的属天层得来,属灵层的属天层及其进入属世层的流注是本章所论述的主题。就内义而言,所描述的是属世层处在该状态下是何情形;在这个状态下,那里的真理通过虚假被驱逐,以致属世层被暴露给属灵层的属天层。这些就是“好母牛被不好的母牛吃尽,饱满的穗子被虚空的穗子吞了,之后约瑟为埃及全地作提供”来表示。不过,蒙主的神性怜悯,我们会在下文详述这些问题。
此外,它们具有很难进入人类理解力之光的性质;因为它们是重生的奥秘,这些奥秘本身不计其数,人对此几乎一无所知。处于良善的人从他在世上的童年最早期到生命的最后阶段,此后直到永远,都在经历重生;不仅内层在经历,而且外层也在经历;这种重生涉及令人惊叹的过程。正是这些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构成天使的智慧;这智慧如众所周知的,是无法形容的,包含诸如耳所未闻、眼所未见、也从未进入人思维的那类事物。圣言的内义就论述这类事物,因而适合天使的智慧;当这内义从这智慧流入字义时,它就变得适合人类智慧,由此以一种看不见的方式影响那些出于良善的动机而渴望认识从圣言所得来的真理之人。
6201.当我从感官事物中稍微退出,被略提升至感官层面之上时,灵人便以这种方式看见我的思维。但当我的思维处于感官层面时,这种波浪状的运动就看不见了;相反,某种完全物质化的东西会出现在那里,与肉眼所见的物体没什么两样。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此人在感官层面进行思考,或可称为感官层面的思考。但是,当思维处于更内在的层面时,可以说它从感官事物中退出,被提升至感官层面之上。古人十分熟悉一个人从感官事物中退出,被提升至感官层面之上这个概念;因此,其中有些人也写过这种状态。思维处于较低的感官层面的人被称为感官的,具有类似性质的灵人依附于他们。这些灵人从一个人身上所抓取或理解的东西,几乎不比进入这人自己的意识或感觉的东西多;因为他们比其他所有灵人都更粗俗。我还发现,当一个人处于感官层面,没有被提升至该层面之上时,他的思维就局限于具有肉体和世俗性质的事物。他不想知道属于永生的任何事,甚至不肯听关于它的任何事。
为叫我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回事,我经常被降至感官层面;那时,所描述的这类事立刻发生。同时,处于这更粗俗气场的灵人就会流入卑鄙可耻、无礼肮脏的观念。不过,我一被提升至感官层面之上,这类观念就被驱散。沉溺于肉体快感的大多数人,其生命就处于感官层面;那些完全拒绝思想有超越他们所看见、听见之物的东西存在之人,尤其那些拒绝思想永生的人,也是如此。因此,这种人轻视所有这类事;一听见就厌烦。如今在来世,这类灵人数量庞大,因为他们一群群从世界进入来世。当他们流入一个人时,就会促使他放纵他的属世倾向,去过一种自私和世俗的生活,而不是过一种为他人着想的生活,除非他人支持他和他的私欲。为了被提升在这些灵人之上,一个人必须思想永生。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