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5270.“都是七个荒年”表随之而来的真理的缺乏和看似剥夺。这从“(饥)荒”的含义清楚可知。“(饥)荒”是指认知的缺乏(参看1460, 3364节),因而是指真理的剥夺。因为虚假会将真理驱逐到它们似乎不复存在的地步,这一点由“这干瘦又丑陋的母牛吃尽了那以先的七只肥母牛;它们全吞了下去,竟不知道它们吞了下去”,以及“细弱的穗子吞了那七个佳美的穗子”(41:4, 7, 20, 21, 24;参看5206, 5207, 5217节)来表示。这一切的含义,即一开始,真理会在属世层的这两个部分增多,但后来真理的缺乏如此之大,以至于好像它几乎不存在,是一个无人知道的奥秘,除非他被允许知道人的改造和重生是何性质。由于这是接下来的几节在内义上所论述的主题,故有必要三言两语前阐述一下。、
在人的改造过程中,他首先从圣言或教义学习真理,并将它们存在记忆中。无法被改造的人以为,一旦他学到真理,并将它们存在记忆中,就万事大吉了,没有什么可做的了;但他大错特错了。他所获得的真理必须被引入并联结于良善;但只要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的邪恶仍留在属世人中,它们就无法被引入并联结于良善。一开始,这两种爱能起到引入这类真理的作用;但这些真理绝无可能与它们联结。因此,为了能实现与良善的联结,由这些爱所引入并保留在那里的真理必须先被驱逐,尽管它们实际上并未被驱逐,只是退到里面,结果看似不存在;这就是为何我们说“真理的看似剥夺”。一旦这一切发生,属世层就从里面接受光明,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的邪恶则让步;并且它们在何等程度上让步,真理就在何等程度上得以恢复,被储存起来并联结于良善。在圣言中,人似乎被剥夺真理时的状态被称为“荒凉”,还被比作“晚上”,就是人在进入早晨之前所处的晚上;这就是为何在代表性教会,白天始于晚上(883节)。
3218.当天使们的情感处于活动状态,同时他们正在谈论这些情感时,这类事物在较低领域的灵人当中就显现为具有代表性的动物种类。当他们谈论良善的情感时,美丽、温驯、有用的动物就会出现,如犹太教会在其代表性的神性敬拜中用于祭牲的那类动物,像羔羊、绵羊、小山羊、母山羊、公绵羊、公山羊、牛犊、小公牛和公牛。无论何时,凡在这类动物身上看到的东西,都代表天使思维的某种形像,正直的灵人还被允许感知该形像。由此可见用于犹太教会仪式的动物表示什么,这些动物在圣言中被提到时又表示什么,即表示情感(1823, 2179, 2180节)。但当天使们谈论邪恶的情感时,他们的交谈就由可怕、凶猛、无用的生物来代表,如老虎、熊、狼、蝎子、蛇、老鼠等等。在圣言中,这些情感也由这些动物来表示。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