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5276.“埃及全地大丰收”表在属世层的这两部分中真理的增多。这从“丰收”和“埃及地”的含义清楚可知:“丰收”是指真理的增多,如下文所述;“埃及地”是指属世层的这两个部分。因为“埃及”表示记忆知识(参看1164-1165, 1186, 1462, 4749, 4964, 4966节);这地因表示记忆知识,故也表示属世层,因为存储在属世层里面的东西就被称为记忆知识;所以“埃及地”表示记忆知识存储于其中的属世心智。正因如此,“埃及全地”表示属世层的这两个部分,即内层属世层和外层属世层(属世层既有内层,也有外层,参看5118, 5126节)。“丰收”之所以表示真理的增多,是因为这个词与饥荒形成对比,描述了饥荒的反面,而“饥荒”表示真理的缺乏。在原文,用来表达丰收的这个词就是表达饥荒的反面,在内义上表示宗教知识的丰富和充分的词;因为“饥荒”表示这些知识的缺乏。宗教知识无非是属世人的真理,只是这些真理尚未变成他自己的;此处所表示的就是这类真理的增多。宗教知识不会变成人里面的真理,除非它们通过理解而得到承认,当他坚定地信奉它们时,这种情形就会发生;而这些真理不会变成他自己的,除非他照之生活。事实上,若非变成他生活的一部分,没有什么东西能变成人自己的;因此,由于这些真理形成他的生活,所以他自己就在真理中。
10154.“作他们的神”表在教会里主的同在,以及祂进入真理的流注。这从“作他们的神”的含义清楚可知,“作他们的神”是指主的同在和祂进入真理的流注,进入真理是因为在旧约圣言中,凡论述真理的地方,主都被称为“神”,凡论述良善的地方,都被称为“耶和华”。这也解释了为何天使被称为“神”,因为他们是来自主的神性真理的接受者,还解释了为何在原文,神被称为复数形式的“耶洛因”,因为真理很多,但良善只有一个(马太福音19:16, 17)。凡论述真理的地方,主都被称为“神”,凡论述良善的地方,都被称为“耶和华”(参看2586, 2769, 2807, 2822, 3921, 4287, 4402, 7010, 9167节);天使被称为神,是因为他们是来自主的神性真理的接受者(4295, 4402, 7268, 7873, 8192, 8302, 8867, 8941节);在圣言中,主就是耶和华(参看9373节提到的地方)。主被称为“永恒的父”,以及神,这一点明显可见于以赛亚书:
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有一子赐给我们,政权必担在祂的肩头上。祂名称为神、勇士、永恒的父、和平的君!(以赛亚书9:5)
同一先知书:
必有童女怀孕生子,祂的名要称为以马内利,就是神我们同在。(以赛亚书7:14; 马太福音1:23)
“我要作他们的神”在此表示主的同在和祂进入真理的流注,这一点从以下事实也明显看出来:“我要住在以色列人中间”表示主的同在和祂经由良善而来的流注。因为在圣言中,凡论述良善的地方,也会论述真理,因为天堂的婚姻,也就是良善与真理的婚姻存在于圣言的一切细节中(参看9263, 9314节提到的地方)。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