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5422.“却向他们装作生人”表因没有居间物而没有联结。这从“装作生人”的含义清楚可知,“装作生人”在此是指因没有一个居间物而没有联结。事实上,因没有居间物而与别人没有相互联结的人,似乎是一个陌生人;正如内在真理,或直接源于神性的真理在那些处于外在真理的人看来就像一个陌生人。这解释了为何约瑟在此向他的哥哥们装作生人。并不是说他真的与他们疏远了;确切地说,他爱他们,因为24节经文说到:约瑟转身离开他们,哭了一场。这种疏离感在他们那一方,因为他们没有与他联结;这由他如此表现自己来代表。例如,在圣言中,经上在有些地方会说,耶和华或主向百姓作外人,与他们作对,抛弃他们,诅咒他们,把他们送入地狱,惩罚,并且乐于做这些事。当这些事论及祂时,内义上的意思是,这些百姓向耶和华或主作外人,与祂作对,陷入将他们从祂面前赶走,诅咒他们,送他们下地狱,惩罚他们的邪恶;耶和华或主绝不是这类行为所来自的源头。圣言如此说是由于表象,因为在简单人看来,似乎是祂做了这些事。
内在真理的情形也一样。从没有通过居间物与内在真理联结的外在真理的角度来看,这些内在真理对它们来说似乎完全是陌生的,有时甚至与他们作对。而事实上,内在真理这一方并没有作对,作对的是外在真理那一方。因为当这些没有一个居间物将它们与内在真理联结起来时,它们必然通过与天堂之光分离的尘世之光来看待内在真理,因而看它们如同与其疏远的生人。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将在下文予以详述。
1050.“所有肉体里面一切活着的灵魂”表示整个人类。这从“所有肉体里面活着的灵魂”的含义清楚可知。每个人都凭他里面的活物而被称为活着的灵魂。人若没有某种活物,也就是某种纯真、仁爱和怜悯,或来自这些的相像或类似性质的某种事物,就不可能存活,更不用说作为一个人活着了。人在婴儿和童年时期从主那里接受某种纯真、仁爱和怜悯,这一点从婴儿和童年时期的状态明显看出来。那时人所接受的事物会保存在他里面,所保存的事物在圣言中被称为“余剩”,唯独属于人里面的主。当人成年时,如此保存的这些余剩就是使他能成为一个人的那个东西。关于这些余剩,可参看前文(468, 530, 560-563, 576节)。
人在婴儿和童年时期所拥有的纯真、仁爱和怜悯的状态使他能成为一个人,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很清楚地看出来:人不像动物那样生来就能进行生命活动,一切都要学习。然后,他所学到的东西通过练习变成习惯,对他而言,可以说变得自然而然。在未学习之前,人甚至不会走路、说话,其它一切事也一样。对他而言,这些活动通过运用可以说变得自然而然。他从小就被赋予的纯真、仁爱和怜悯的状态也是如此;没有这些状态,他远比任何动物都低级得多。然而,这些状态不是人通过学习所获得的状态,而是他从主那里所接受的白白的恩赐,主把它们保存在他里面。它们与信之真理一起被称为“余剩”,唯独属于主。人在成年生活中越是毁坏这些状态,就越成为一个死人。当一个人正在重生时,这些状态就是重生的开始,他被带入这些状态;因为主通过这些余剩作工,如前所述(635, 711, 737:1, 857, 977:2节)。
在此被称为“所有肉体里面活着的灵魂”的,就是每个人里面的这些余剩。“所有肉体”表示每个人,因而表示整个人类,这一点从圣言各处“肉体”的含义明显看出来(参看574节)。如马太福音:
那些日子若不缩短,凡肉体都不会得救。(马太福音24:22; 马可福音13:20)
约翰福音:
耶稣说,父啊,愿你荣耀你的儿子,正如你曾赐给祂权柄,管理所有肉体。(约翰福音17:1,2)
以赛亚书:
耶和华的荣耀必然显现,所有肉体必一同看见。(以赛亚书40:5)
又:
所有肉体必都知道我耶和华是你的救主。(以赛亚书49:26)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