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5422.“却向他们装作生人”表因没有居间物而没有联结。这从“装作生人”的含义清楚可知,“装作生人”在此是指因没有一个居间物而没有联结。事实上,因没有居间物而与别人没有相互联结的人,似乎是一个陌生人;正如内在真理,或直接源于神性的真理在那些处于外在真理的人看来就像一个陌生人。这解释了为何约瑟在此向他的哥哥们装作生人。并不是说他真的与他们疏远了;确切地说,他爱他们,因为24节经文说到:约瑟转身离开他们,哭了一场。这种疏离感在他们那一方,因为他们没有与他联结;这由他如此表现自己来代表。例如,在圣言中,经上在有些地方会说,耶和华或主向百姓作外人,与他们作对,抛弃他们,诅咒他们,把他们送入地狱,惩罚,并且乐于做这些事。当这些事论及祂时,内义上的意思是,这些百姓向耶和华或主作外人,与祂作对,陷入将他们从祂面前赶走,诅咒他们,送他们下地狱,惩罚他们的邪恶;耶和华或主绝不是这类行为所来自的源头。圣言如此说是由于表象,因为在简单人看来,似乎是祂做了这些事。
内在真理的情形也一样。从没有通过居间物与内在真理联结的外在真理的角度来看,这些内在真理对它们来说似乎完全是陌生的,有时甚至与他们作对。而事实上,内在真理这一方并没有作对,作对的是外在真理那一方。因为当这些没有一个居间物将它们与内在真理联结起来时,它们必然通过与天堂之光分离的尘世之光来看待内在真理,因而看它们如同与其疏远的生人。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将在下文予以详述。
1921.“在你眼里怎样好,你就怎样待她吧”表示绝对掌控。这是显而易见的,无需解释。就内义而言,这句话代表和表示主凭自己的能力战胜、征服并逐出潜入这第一理性的遗传之恶。因为如我所说的(1893, 1895节),主的理性心智从作为父亲的内在人,也就是耶和华成孕,从作为母亲的外在人出生。凡从外在人出生的东西都拥有遗传元素在里面,因而也带有邪恶。这种东西就是主凭自己的能力战胜、征服并逐出,最后变成神性的东西。祂凭自己的能力如此行,这一点从本节经文的每一个细节清楚看出来,如经上说“你的婢女在你手中”,这表示祂将这理性置于祂的掌控权之下;现在说“在你眼里怎样好,你就怎样待她吧”,这表示对它的绝对掌控;接下来又说“撒莱羞辱她”,这表示征服。
这些话是对代表直觉真理的撒莱说的,主自己拥有直觉真理,并基于直觉真理思考,如前所述(1904, 1914节)。这真理赋予祂对理性心智,以及对作为外在人一部分的属世心智的绝对掌控。一个基于直觉真理思考,并从神性良善感知(这良善也是祂的,因为它是父的,祂没有其它灵魂)的人,必然凭自己的能力行事。祂因凭自己的能力征服并逐出祂的遗传之恶,故也凭自己的能力将人身或人性本质与神性本质合一,因为一个是另一个的结果。
从耶和华成孕的那一位除了耶和华之外,没有其它内在,也就是没有其它灵魂;因此,就其真正的生命而言,主就是耶和华自己。耶和华,或神性本质无法像使后代成孕的人父的灵魂那样被分割。这后代越远离父亲的形像,就越远离父亲,并随着年龄增长而越来越远离。这就是为何父亲对孩子的爱会随着孩子长大而减弱。但主不是这种情况。随着祂长大,就人身或人性本质而言,祂不是远离,而是不断接近,直到实现完美的合一。由此清楚可知,祂与耶和华父是一样的,如祂自己所清楚教导的(约翰福音14:6, 8-11)。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