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属天的奥秘 #5508

5508.“将他们所

5508.“将他们所遭遇的事都告诉他”表那真理的良善对直到那时所提供的事物的反思。这从“告诉”和“所遭遇的事”的含义清楚可知:“告诉”是指思考和反思(参看2862节),因为告诉某人的事会基于反思而得到思考;“所遭遇的事”是指属于天意或命定的事,如下文所述。之所以进行反思的是真理的良善,是因为“他们告诉”给的人是他们的父亲雅各,而“雅各”代表真理的良善(5506节)。这种反思之所以不像字义所暗示的那样来源于“雅各的儿子们”所代表的真理,是因为低层或外层所拥有的一切反思和由此而来的思维皆来自高层或内层,尽管它们看似来自低层或外层。由于雅各所代表的真理之良善是内层,故所表示的是来自真理之良善的反思。
  他们所遭遇的事是属于神的旨意或命定的事,这是因为所遇到或发生的事都属于神的旨意。神的旨意或圣治以不可见和无法理解的方式作工,好叫人能在自由中将这工要么归于神的旨意,要么归于偶然。因为如果神的旨意以看得见和可理解的方式来实施它的行为,那么就会存在危险状况;在这种状况下,人会因他所看见和理解的而首先相信这些行为是神的旨意,但后来却转向反面。在这种情况下,真理与虚假就会在他的内层人里面联结起来,并且真理会遭到亵渎;这种亵渎伴随着永恒的诅咒。所以像这样的人保持在不信的状态,要好于在这一刻有信仰,然后又离开信仰。
  这种状况就是以赛亚书中所表示的:
  你去对这人民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要使这百姓心蒙脂油,耳朵发沉,眼睛昏迷;免得他们用眼看见,用耳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便得医治。(以赛亚书6:9-10;约翰福音12:40)
  这也解释了为何现如今神迹不再发生;因为和一切看得见、可理解的事一样,这些神迹会迫使人去相信,凡强迫的东西都会夺走自由。但人的整个改造和重生是在他自由的状态下进行的。凡在不自由的状态下被植入他的东西,都不会在他里面稳固。当此人处于对良善与真理的情感时,事物不会在自由中被植入(参看1937, 1947, 2744, 2870-2893, 3145, 3146, 3158, 4031节)。
  在雅各的后代当中行如此大的神迹,是为了通过这些神迹迫使他们在表面形式上遵守赐予他们的宗教律例;因为对限于教会代表的人来说,做到这一点就足够了。在这些人中间,外在事物是与内在事物分离的,这就是为何他们的内层无法被改造。他们完全弃绝内在事物,因而不可能亵渎真理(3147, 3398, 3399, 3480, 4680节)。强迫这样的人是不会有亵渎圣物的危险的。
  今天的人们要信他们所看不见的,这从主对多马说的话清楚看出来,约翰福音:
  多马,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约翰福音20:29)
  诚然,教会承认所发生或遭遇的事,换句话说,被归因于偶然或幸运的事是神的旨意,但仍旧不相信。因为当看似幸运地从某种巨大的危险中走出来时,谁嘴上不会说,神救了他,并感谢神呢?当职位晋升或变得富有时,他岂不是称之为从神来的赐福?因此,教会成员虽承认所发生的一切都是神的旨意,但仍旧不相信。关于这个主题,蒙主的神性怜悯,我们会在别处予以详述。
  

属天的奥秘 #4788

4788.“米甸人把

4788.“米甸人把约瑟卖到埃及”表那些处于简单良善的某种真理之人请教记忆知识。这从米甸人和约瑟的代表,以及“埃及”和“卖”的含义清楚可知:米甸人是指那些处于简单良善的真理之人(3242, 4756节);“埃及”是指记忆知识(1164, 1165, 1186, 1462, 2588, 4749节);“卖”是指疏远(4752, 4758节);约瑟是指神性真理。当说后者被那些处于简单良善的真理之人疏远或卖给“埃及”所表示的记忆知识时,意思是他们请教这些记忆知识。因为那些处于简单良善的真理之人很容易允许自己被感官幻觉或谬误,因而被由此而来的记忆知识引走。
前面(37:28)经上说,约瑟被米甸人从坑里拉上来,却被卖给以实玛利人。由此看来,他似乎只可能在埃及被以实玛利人卖掉。但他之所以被米甸人,而非以实玛利人卖掉,是因为以实玛利人代表那些处于简单良善的人(4747节),而米甸人代表那些处于该良善的真理之人。约瑟或神性真理不可能被那些处于良善的人卖掉,只能被那些处于真理的人卖掉;因为那些处于良善的人出于良善知道何为神性真理,而那些处于真理的人却不知道。
教会成员分为两类,即:那些处于良善的人和那些处于真理的人。那些处于良善的人被称为属天的,而那些处于真理的人被称为属灵的。这两类人之间有很大的差别。那些处于良善的人被一种为了良善而行善,不求回报的情感所驱动。对他们来说,被允许行善本身就是回报,因为行善赋予他们喜乐的感觉。而那些处于真理的人则被一种行善的情感驱动却不是为行善本身的缘故;确切地说,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他们被如此吩咐的。这些人大多数情况下会思想回报;他们的喜乐由此,以及由夸耀而来。
由此明显可知,那些出于良善行善的人出于内在情感行善;而那些出于真理行善的人则出于某种外在情感行善。这二者之间的差别由此变得显而易见,即:前者是内在人,后者是外在人。因此,那些系内在人的人不可能去“卖”,也就是疏远“约瑟”所代表的神性真理,因为他们出于良善觉知真理。感官幻觉或谬误,因而记忆知识不会将他们引走。但那些系外在人的人却能卖或疏远它,因为他们不是出于良善觉知真理,仅从教义和老师那里知道它。他们若请教记忆知识,就很容易允许自己被幻觉或谬误引走,因为他们没有内在指示。正因如此,约瑟被米甸人,而非以实玛利人卖掉。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