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5608.“并我们的小孩子”表甚至更内在的事物。这从“小孩子”的含义清楚可知,“小孩子”是指更内在的事物(参看5604节)。“小孩子”和“童子或大点的孩子”之所以表示更内在的事物,是因为这二者表示纯真,纯真是某种至内在的事物。天上的情形是这样:至内在或第三层天堂由那些处于纯真的人组成,因为他们处于对主之爱。由于主是纯真本身,所以那里的人因处于对主之爱而处于纯真。尽管他们在众天堂是最有智慧的人,然而在其他人看来却像小孩子。由于这个原因,还由于小孩子处于纯真,故在圣言中,“小孩子”表示纯真。
由于天堂的至内在是纯真,所以纯真必从内在存在于天上所有人中间。这就像连续事物相对于同时存在的事物,或像以不同的层级彼此分开存在的事物相对于从它们存在的事物。因为同时存在的一切事物皆源于连续事物。当前者从后者存在,即同时的事物从连续的事物产生时,它们就按着诸如它们起初被划分为不同层级时所在的次序摆列自己。以目的、原因和结果为例来说明。这些连续存在,彼此有别而又相互分离。当它们同时存在时,便以同样的次序来摆列自己;也就是说,目的占据至内在的位置,原因占据之后的位置,结果占据最后的位置。结果与其它二者共存;因为若非原因存在于结果中,目的存在于原因中,结果是不存在的。你若将原因从结果当中除去,就会摧毁结果;若将目的从原因当中除去,更是如此。目的使得原因成为原因,原因使得结果成为结果。
在灵界也是如此:正如目的、原因和结果彼此有别而又互相分离,在灵界,对主之爱、对邻之仁和仁爱的行为同样如此。当这三者成为一体或同时共存时,第一个必在第二个里面,第二个必在第三个里面。在仁爱行为里面同样如此:若非从情感或内心所流出的仁爱在这些行为里面,它们就不是仁爱行为;若非对主之爱在仁爱里面,它就不是仁爱。因此,若你拿走内在实质,外在形式就会消失;因为外层从它有序的内层而存在并持续存在。纯真同样如此。纯真与对主之爱构成一体。若非纯真在仁爱里面,它就不是仁爱。因此,若非拥有纯真在里面的仁爱在仁爱的行为中,它们就不是仁爱的行为。正因如此,纯真必在天上所有人里面。
这一事实,以及“小孩子”表示纯真的事实明显可见于马可福音:
耶稣对门徒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神的国正是这样的人的。我实在告诉你们,凡要承受神国的,若不像小孩子,断不能进去。于是抱着小孩子,给他们按手,为他们祝福。(马可福音10:14-16;路加福音18:15-17;马太福音18:3)
此处“小孩子”明显表示纯真,因为纯真居于小孩子中间,还因为纯真之人在天堂看似小孩子。
没有人能进入天堂,除非他有某种程度的纯真(参看4797节);更重要的是,小孩子允许自己被充满纯真的天使管教;孩子还不能独立行动,像成人那样凭自己的判断力和意愿进行自我管理。小孩子允许自己被天使管教,这一事实从主在马太福音中的话明显看出来:
你们要小心,不可轻看这小子里的一个。我告诉你们,他们的天使在天上,常见我天父的面。(马太福音18:10)
若不凭着纯真,没有人能“见神的面”。
在以下经文中,纯真也由“婴孩或小孩子”来表示。马太福音:
你从婴孩和吃奶的口中,得着了完全的赞美。(马太福音21:16;诗篇8:2)
又:
你将这些事向智慧聪明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显出来。(马太福音11:25;路加福音10:21)
“婴孩”所表示的纯真是智慧本身,因为真正的纯真居于智慧(2305-2306, 4797节)。这解释了为何经上说“你从婴孩和吃奶的口中,得着了完全的赞美”,以及这些事“向婴孩就显出来”。
以赛亚书:
牛必与熊同食,它们的崽必一同躺卧;吃奶的必玩耍在虺蛇的洞口。(以赛亚书11:7-8)
这论及主的国,尤其论及那里平安或纯真的状态。“吃奶的”表示纯真;“吃奶的必玩耍在虺蛇的洞口”表示祸事不会临到纯真的人身上;“虺蛇”是指最为诡诈的人。这一章明显论及主。约珥书:
你们要在锡安吹号角,要聚集人民,使会众分别为圣;招聚老者,聚集孩童和吃奶的。(约珥书2:15-16)
“老者”表示智慧人;“孩童和吃奶的”表示纯真的人。
在以下经文中,“婴孩或小孩子”也表示纯真,但此处表示已被摧毁的纯真。耶利米书:
你们为何作这大恶自害己命,使你们的男人、妇女、婴孩和吃奶的都从犹大中剪除,不留一人呢?(耶利米书44:7)
又:
你的小孩子在各街头受饿发昏,你要为他们的性命向主举手。(耶利米哀歌2:19)
以西结书:
走遍耶路撒冷城,以行击杀。你们的眼不要顾惜,也不要可怜。要将老年人、少年人,并处女和小孩子全都杀尽。(以西结书9:5-6)
弥迦书:
你们将我民中的妇人从各人的快乐家中赶出,又将我的荣耀从她们的小孩子永远夺去。(弥迦书2:9)
至于小孩子的纯真,这种纯真仅是外在的,不是内在的;它因不是内在的,故无法与任何智慧联结,与它共存。但天使的纯真,尤其第三层天堂的天使的纯真是内在的纯真,因而能与智慧联结(2305, 2306, 3494, 4563, 4797节)。人如此受造,以致当他年老,变得像一个小孩子时,智慧的纯真就与他尚是一个小孩子时所拥有的那种无知的纯真联结;在这种情况下,他作为一个真正的小孩子进入来世。
第35章
最后的审判(续)
4535.自26章以后的各章开头几节解释了主关于祂的降临或世代末了的预言;并反复说明祂的降临或世代末了表示教会的末期,这在圣言中被称为最后的审判。那些目光无法超越字义的人必以为最后的审判就是这个世界的毁灭,这种想法尤其出自《启示录》,在那里,经上说:
我看见一个新天新地。因为先前的天和先前的地已经过去了,海也不再有了。我又看见圣城新耶路撒冷由神那里从天而降。(启示录21:1-2节)
还出自以赛亚书中的预言,那里有类似的话:
看哪,我造新天新地;从前的事不再被记念,也不再涌上心头了。你们当因我所造的永远欢喜快乐!因为看哪,我造耶路撒冷为人所喜,造其中的居民为人所乐。(以赛亚书65:17,18;66:22节)
那些目光无法超越字义的人必断定,整个天堂连同这个大地要毁灭;到那时,死人(第一次)要复活,住在新天新地上。但圣言不是这么理解的,这一点从提到天与地的许多其它经文可以看出来。对内义但凡有点相信的人能清楚看出,“一个新天新地”是指一个新教会;当前教会过去时,这个新教会就会取而代之(参看1733, 1850, 3355节);“天”是该教会的内在,“地”是该教会的外在。
前教会的末期和新教会的初期就称作“世代的末了”(consummation of the age),主在马太福音(24章)中曾论及这“世代的末了”。它们还称作“主的降临”,因为那时,主会离开前教会,进入新教会。这就是“世代的末了”(consummation,经上或译为灭绝的事,毁灭之事,毁灭,灭绝等),这一点也可从圣言中的其它经文看出来,如以赛亚书:
到那日,所剩下的,就是雅各所剩下的,必归回全能的神。以色列啊,你的百姓虽多如海沙,惟有剩下的归回。原来灭绝的事已定,必有公义涨溢。因为主万军之耶和华在全地之中,必行毁灭之事,铁定之事。(以赛亚书10:21-23节)
同一先知书:
现在你们不可亵慢,恐怕你们的刑罚加剧。因为我从主万军之耶和华那里听见,要施行毁灭之事,铁定之事。(以赛亚书28:22节)
耶利米书:
耶和华如此说,全地必然荒凉,我却不毁灭净尽。(耶利米书4:27节)
西番雅书:
我要使人受困苦,以致他们像瞎子行走,因为他们得罪耶和华。他们的血必倒出如灰尘;他们的肉必抛弃如粪土。因为耶和华要彻底毁灭这地的一切居民,必猝然灭绝。(西番雅书1:17-18节)
从此处提到的每个细节明显可知,“毁灭”(或灭绝)是指教会的末期。
“地(或陆地)”(earth or land)表示教会,原因是:迦南陆地是自上古时代起教会一直所在的陆地,后来则是建在雅各后代当中的教会代表所在的陆地。当说这陆地或地“毁灭或灭绝”时,意思不是说住在那里的民族,而是说存在于教会所在的那个民族当中敬拜的神圣。因为圣言是属灵的,这陆地或地本身并不是属灵的,住在那里的民族也不是属灵的,唯有构成那里教会的东西才是属灵的。迦南陆地是自上古时代起教会一直所在的陆地(567, 3686, 4447, 4454, 4516, 4517节);因此,在圣言中,“陆地”表示教会(566, 662, 1066, 1067, 1262, 3355, 4447节)。由此明显可知以赛亚书中“在全地之中,必行毁灭之事”,以及西番雅书中“猝然灭绝这地的一切居民”是什么意思。众所周知,住在那地的犹太民族并未被“灭绝”,被“灭绝”的是他们当中敬拜的神圣。
“末了”(consummation,经上或译为终止,结局)的这种含义在但以理书看得更清楚:
为你百姓和你圣城,已经定了七十个七,要终止罪过,封住罪恶,赎尽罪孽,引进永义,封住异象和预言,并膏至圣所。一七中间,他必使祭祀与供献止息。最终荒凉临到那毁坏可憎的鸟身上,并且有忿怒倾在那行毁坏的身上,直到所定的结局。(但以理书9:24,27节)
由此可见,门徒对主说“你降临和世代的末了,有什么预兆呢”(马太福音24:3节)这句话时所问的“世代的末了”无非表示教会的末期。主的这些话,就是该福音书最后一节所表相同:
耶稣对门徒说,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天天与你们同在,直到世代的末了。(马太福音28:20节)
主之所以说,祂与门徒同在,直到世代的末了,是因为主的十二门徒与以色列十二支派所表相同,也就是说表示爱与信的一切事物,因而表示教会的一切事物(参看3354, 3488, 3858节);十二支派所表相同(3858, 3926, 3939, 4060节)。前面已反复说明,当仁,因而信不复存在时,教会的终结或末了就到来了。蒙主的神性怜悯,我们将在下文说明,当今教会,就是所谓的基督教会几乎毫无仁和由此而来的信幸存下来;因此,其世代的末了就在眼前。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