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561.但什么是余剩呢?余剩不仅包括人打小从主的圣言学习,因而刻在记忆里的良善与真理,还包括由此而来的所有状态,如自童年早期以来的纯真状态;爱父母、兄弟、教师、朋友的状态;对邻之仁,以及怜悯困苦穷乏人的状态;总之,就是良善与真理的一切状态。这些状态,连同刻在记忆里的良善与真理就被称为余剩,它们被主保存在人里面,并储存在他的内在人中,尽管此人自己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此处它们与人自己的东西,也就是邪恶和虚假完全分离。所有这些状态都被主保存在人里面,丝毫没有丢失。我从以下事实得知这一点:从婴孩直到老年,人的每一个状态不仅延续到来世,而且还会重现。事实上,这些状态会回到他活在世上时的样子。不仅记忆里的良善与真理,而且纯真与仁爱的一切状态都这样延续并重现。当邪恶与虚假的状态再次出现时(其中的每一个状态,直至最小细节也都延续并重现),主就通过纯真与仁爱的状态节制它们。由此明显可知,人若没有余剩,必受到永恒的诅咒(参看468节)。
114.主要原因是为了圣言。这是因为圣言是神性真理本身,神性真理教导我们有一位神,一个天堂和一个地狱,以及死后的生命;还教导我们当如何生活、当相信什么才能使我们进入天堂,从而进入永恒的幸福。若没有一个启示,因而在这个星球没有圣言,所有这些事完全不为人知。然而,人如此被造,以致就其内在而言,他不可能死亡。仅凭属世之光,无从知道有关主、天堂与地狱、人死后的生活方式,以及作为人获得属灵和永恒生命手段的神性真理的任何事(AC 8944, 10318-10320)。这一点可从以下事实被证实:许多人,包括有学问的人,都不相信它们,尽管他们出生在有圣言的地方,并且在那里通过圣言接受过有关这些事的教导(AC 10319)。因此,有必要从天上得到启示,因为人类生来注定上天堂(AC 1775)。
2604.以某种形像,或雕像,或雕刻物来拜神的外邦人或非基督徒在进入来世后,通常被介绍给一些代替他们的神或偶像的灵人,好让他们可以除掉自己的幻想。他们和这些灵人相处几天后,就被带走。那些崇拜人的人有时也被介绍给被崇拜的人或代替他们的其他人。例如,许多犹太人就被介绍给亚伯拉罕、雅各、摩西和大卫;但当他们意识到这些人只有和其他人一样的人性,根本不能提供任何帮助时,便感到羞愧,并照其生活被带到他们自己的地方。在来世的外邦人或非基督徒当中,非洲人是最受喜爱的,因为他们比其他人更容易接受天堂的良善和真理。他们尤其愿意被称为顺服的人,而不是信徒。他们说,基督徒可以被称为信徒,因为他们拥有信之教义;但他们自己不可以,除非他们接受这教义,或如他们所说,能接受它。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