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5849.与人相联的两个灵人使他与地狱交流,而两位天使则使他与天堂交流。没有与天堂并地狱的交流,人甚至片刻不能存活。如果这些交流被夺走,此人就会像一根木头那样仆倒死亡。因为如果它们被夺走,与最初存在或存在的最初源头,也就是主的联系就会被夺走。这一点也通过大量经历向我证明。与我同在的灵人被挪离了一点,然后随着他们离开,我几乎快要死了;事实上,如果不把他们送回来,我早就气绝身亡了。不过我知道,很少有人相信有什么灵人与他们同在,甚至不相信灵人的存在。这主要是由于如今没有了信仰,因为没有了仁爱;因此,没有人相信地狱的存在,甚至没有人相信天堂的存在,因而死后生命的存在。另外一个原因是,他们没有亲眼看见灵人,因为他们说:“我若看见,就会相信;我所看见的,是存在的;但我没有看见的,我不知道是否存在。”然而,他们知道或能知道人的肉眼如此粗糙和有限,以致它甚至看不见属世创造的可观察的细节,这从使得这类细节可见的显微镜明显看出来。那么,它又如何能看见存在于灵人和天使所在的更纯粹创造中的事物呢?人若不用其内在人的眼睛,是看不见这些人的;因为内在人的眼睛适应看这类事物。但这眼睛的视见因种种原因而没有向活在世上的人打开。由此明显可知,当今的信仰距离古时的信仰何等遥远。古时的信仰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使与他同在。
2859.“亚伯拉罕就住在别是巴”表示主就是那教义本身。这从“住”和前面所解释的“别是巴”的含义,以及“亚伯拉罕”的代表,同时从刚才的阐述清楚可知。“住在别是巴”就是住在教义中,但当论及主时,这句话的意思是,主是这教义;正如“住在天堂”也论及主,不仅表示祂在天堂,还表示祂自己就是天堂,因为祂是天堂的全部(551, 552节)。众所周知,主就是圣言,故主也是教义(2533节),因为一切教义都取自圣言。在圣言中,教义的全部都是从主那里获得的,并与主有关。圣言的内义只论述主及其国度,这在前面已经多次说明。圣言的内义论述的主题主要是主的神性人身或人性;在圣言中,凡涉及人的教义都与敬拜祂、爱祂有关。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