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6057.在说一说流注和灵魂进入身体的运作之前,必须清楚明白这一真理:内在人照着天堂的形像被造,外在人则照着世界的形像被造,以至于内在人就是天堂所能取的最小形式,或最小形式的天堂,外在人则是世界所能取的最小形式,因而是一个小世界。外在人是世界的一个形像,这一事实从外在或身体感官可以看出来。耳朵是照着适合空气改变的整体性质而被造或形成的;肺是照着适合空气压力的整体性质而被造或形成的。通过周围空气压力被保持在自己形状中的身体整个表面也是如此。眼睛是照着适合以太和光的整体性质而被造或形成的;舌头是照着适合对溶解并悬浮在液体中的粒子的感知而被造或形成的,同时与肺、气管、喉、声门、下颌、嘴唇一起照着适合利用空气以不同的方式发出清晰的声音或话语,以及乐声的能力而被造或形成。鼻孔是照着适合对大气中的悬浮粒子的感知而被造或形成的;遍及整个身体的触觉,是照着适合对空气状况的变化,也就是说,它是冷是热的感知,以及对液体性质和物体重量的感知而被造或形成的。身体周围的空气所无法进入的内脏被一种名为以太的更纯粹的大气保持在关联和形状中。更不用说自然界所深藏的一切秘密被刻写并应用于身体或外在人了,如力学、物理学、化学和光学的一切秘密。由此明显可知,整个自然界都有助于构造人的外在;正因如此,古人称人为小世界。
正如外在人照着世界事物的形像被造或形成,内在人则照着天堂事物的形像,也就是照着从主发出、天堂由此形成并在其中的属天和属灵事物的形像被造或形成。那里的属天事物就是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的所有方面;那里的属灵事物则是信的所有方面。它们本身如此之多,并且具有这样的性质:舌头连它们的百万分之一都说不出来。内在人照着所有这些事物的形像被造或形成,这一事实在天使身上是显而易见的。当他们在一个人的内视,如我的内视面前显现时,仅仅他们的同在就能激起他内心深入的情感。因为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从他们身上涌出,并渗透到旁观者那里;爱与仁所散发的东西,即信的光芒从他们身上发出,并激发人的情感。这一点,以及其它证据有助于说明,内在人因被造或形成是要成为一位天使,故是天堂所能取的最小形式,或说一个最小形式的天堂。
由此清楚可知,在人里面,灵界与自然界相联结。因此,对人类来说,灵界以如此至关重要的方式流入自然界,以至于只要他注意一下,就能发觉这一点。这一切也表明灵魂与身体相互作用的性质,即:严格来说,它是天堂的属灵实物与世界的属世事物的交流;这种交流通过流注并照着二者的联结实现。通过并照着二者的联结而实现的这种交流如今不为人知,因为每一个事物都被归于自然界,并没有关于属灵之物的任何知识,如今这种知识如此遥远,以至于当人们思想它时,它似乎不存在。
4063.“雅各听见拉班的儿子们有话说”表属于“拉班”所表良善的真理,相对于主由此在属世层中所获得的良善而言,是何性质。这从“儿子”的含义和“拉班”的代表清楚可知:“儿子”是指真理(参看489, 491, 533, 1147, 2623, 3373节);“拉班”是指来自共同家族的旁系良善(3612, 3665, 3778节),因而是指诸如服务于引入纯正良善与真理的那类良善(3974, 3982, 3986e节),在此是指已提供如此服务的良善,因为所论述的主题是它的分离。“雅各听见的话”在内义上就表明相对于主在属世层中所获得的良善而言,这类真理的性质。这一点从接下来的话可以看出来,因为它们都是愤怒的话,拉班的儿子声称雅各把他们父亲所有的都夺了去,并且雅各见拉班的脸色不如从前。“雅各”代表主的属世层,在前一章代表其中的真理之良善(参看3659, 3669, 3677, 3775, 3829, 4009节)。
从前一章的阐述和说明可以看出,“拉班”所表示的良善相对于“雅各”所代表的真理之良善是何情形。我们可通过人重生的状态进一步说明这一点,就代表意义而言,人重生的状态也是此处所论述的主题。当人正在重生时,主将他保守在一种居间类型的良善中。这种良善是为引入纯正的良善与真理而服务的;不过,一旦这些良善与真理被引入,这居间良善就与它们分离。凡对重生和新人有所了解的人,都能明白,新人完全不同于旧人;因为新人拥有对属灵和属天事物的情感,这些构成其快乐和幸福的感觉;而旧人拥有对世俗和尘世事物的情感,这些构成其快乐和愉悦的感觉。所以,新人关注天上的目的,而旧人关注世上的目的。由此明显可知,新人完全不同并迥异于旧人。
为了将人从旧人的状态引入新人的状态,人必须脱去对世界的贪恋,披上对天堂的情感。这一过程通过无数手段实现,这些手段唯有主知道,其中许多手段,主也会让天使知道,但只有极少数手段为世人所知。尽管如此,所有这些手段,无论总体还是细节,都在圣言的内义中被揭示出来。因此,当人从旧人转变为新人时,也就是当他重生时,这一过程并非如有些人所想的那样瞬间完成,而是要历经多年。事实上,这个过程甚至贯穿人的整个一生,直到临终。因为他的贪恋必须被根除,对天堂的情感必须被植入,并且他必须被赋予之前从未拥有,甚至几乎前所未闻的生命。因此,既然他的生命状态必须被大幅度地改变,那么他就必须长期被保持在一种居间良善中,这种良善既具有对世界的情感,也具有对天堂的情感。他若不被保持在居间良善中,绝不会允许天上的良善与真理进入他自己里面。
这种居中或居间良善就是“拉班及其羊群”所表示的。不过,人只是在这居间良善提供具体功用期间被保持在它里面。一旦完成服务,它就被分离出去。这种分离就是本章所论述的主题。这居间良善的存在,以及它提供其功用之后的分离,可通过每个人从小到老所经历的状态变化来说明。众所周知,在生命的每个阶段,如婴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时期,成年期和老年期,人的状态各不相同。人们也都知道,当人进入少年时期的状态时,他便脱去婴幼儿时期的状态,扔掉它的玩具;当进入青年时期的状态时,他会脱去少年时期的状态;当进入成年状态时,反过来又脱去青年时期的状态;最后当进入老年状态时,他又脱去成年的状态。人若认真思考一下,还能意识到,生命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快乐,并且他藉着这些快乐通过连续阶段被引入下一个阶段的快乐;这些快乐服务于这一目的:把他带入下一个阶段,直到最终他被带入老年的聪明和智慧的快乐中。
由此明显可知,当披上一种新的生命状态时,之前的事物总是被抛在身后。不过,这个比方只能说明这一点:快乐仅仅是手段,当人进入下一个状态时,它们就被抛在身后。而在人重生期间,他的状态变得完全不同于他之前的状态;主不是以任何属世的方式,而是以一种超自然的方式将他引向这种状态。若非藉着唯独主所提供的重生手段或媒介,因而通过所提到的居间良善,谁也达不到这种状态。一旦他被带入这种状态,也就是说,在这种状态下,他不再以世俗、尘世和肉体的事物为目的,而是以天上的事物为目的,那么这居间良善就被分离出去。以某种事物为目的,就意味着爱这种事物超过其它任何事物。
注:3986e节,即3986节末尾,e表末尾。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