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属天的奥秘 #6377

6377.“他在葡萄

6377.“他在葡萄酒中洗了衣服”表祂的属世层就是来自其神性良善的神性真理。这从“洗”、“葡萄酒”和“衣服”的含义清楚可知:“洗”是指洁净(参看3147节);“葡萄酒”是指对邻之爱的良善和信之良善,在至高意义上是指来自主的神性良善的神性真理,如下文所述;“衣服”是指覆盖内层的外层(5248节),因而是指属世层,因为属世层是外层,覆盖理性层,也就是内层。因此,“衣服”也表示真理,因为真理是外层,覆盖良善,也就是内层(2576, 4545, 4763, 5319, 5954节)。
  “葡萄酒”表示对邻之爱和信之良善,这一点从前面(2165, 2177, 3464, 4581, 5915节)关于圣餐中的饼和酒的说明可以看出来,即:“饼”是指属天之爱的良善,“酒”是指属灵之爱的良善。这一点也可从祭祀时的素祭和奠祭看出来。其中,“素祭”表示爱之良善,“奠祭”表示信之良善;素祭是由诸如表示爱之良善的那类事物构成的,而奠祭是由表示信之良善的酒构成的。此外,这些祭物本身还被称为“饼”(2165节)。祭祀时使用酒所构成的奠祭可见于相关经文(出埃及记29:40;利未记23:12, 13, 18, 19; 民数记15:2-15; 28:6, 7, 18至末尾;29:1-7)。
  “酒”表示对邻之爱和信之良善,这一点也明显可见于以赛亚书:
  你们一切口渴的都当就近水来,没有银钱的也可以来。你们都来,买了吃,不用银钱,不用价值,也来买酒和奶。(以赛亚书55:1)
  谁都能看出,他们不是买酒和奶,而是说他们要获得“酒和奶”所表示的东西,也就是对邻之爱和信;这些礼物由主赐下,“不用银钱,不用价值”。
  何西阿书:
  谷场和酒榨都不足以喂养他们,新酒也必使他们失望。以法莲却要归回埃及,必在亚述吃不洁净之物。他们必不得向耶和华奠酒;他们的祭物也不蒙祂悦纳。(何西阿书9:2-4)
  此处在内义上也指爱之良善和信之良善,以及它们的消亡。“谷场”因那里的谷物和谷物作成的饼而表示爱之良善;“酒榨”、“新酒”和“奠酒”表示信之良善。“以法莲却要归回埃及”表示理解力在信的秘密上将求教于记忆知识;“在亚述吃不洁净之物”表示由虚假的推理所导致的后果。“以法莲”是指教会的理解力(参看5354, 6222, 6238, 6267节),“埃及”是指记忆知识(1164, 1165, 1186, 1462, 5702节),“亚述”是指推理(1186节)。此外,这段经文的思路也表明,此处这些话所包含的东西比显现在字面上的更多;因为内在意义有连贯性,而外在意义没有连贯性;如当经上说“谷场和酒榨都不足以喂养他们,新酒也必使他们失望”时,接下来却说“以法莲却要归回埃及,必在亚述吃不洁净之物”。此外,若没有内义,那么“以法莲却要归回埃及,必在亚述吃不洁净之物”是什么意思呢?
  在耶利米书,“酒榨”和“酒”也描述了相爱和信之良善的消亡:
  那行荒凉的,已经临到你所摘的葡萄,肥田和摩押地的欢喜快乐都被夺去,我使酒榨的酒绝流,无人踹酒欢呼。(耶利米书48:32, 33)
  “酒”表示相爱和信之良善,这一点也明显可见于启示录:
  我听见在四活物中间似乎有声音说,油和酒不可糟蹋。(启示录6:6)
  “油”是指属天之爱的良善,“酒”是指属灵之爱的良善。在路加福音主关于撒马利亚人比喻中,“油和酒”具有同样的含义:
  一个撒马利亚人旅行看见被强盗打伤的人,就动了慈心,遂到他跟前倒油和酒,把他的伤处包扎好。(路加福音10:33, 34)
  “倒油和酒”表示他履行爱与仁的行为;“油”表示爱之良善(参看886, 3728节)。古人在祭祀的时候,会在柱子上浇油、奠酒(创世记35:14; 4581, 4582节)。
  “酒”表示爱与信之良善,这一点从主在设立圣餐时论到酒的话明显看出来:
  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我不再喝这葡萄树的产物,直到我在我父的国里,同你们喝新的那日子。(马太福音26:29;路加福音22:17, 18)
  谁都能看出,祂不会在那国喝酒,所指的是爱与信之良善,祂将把这良善赐给那些属于祂的国度之人。以下经文中的“酒”所表相同:以赛亚书24:9, 11;耶利米哀歌2:11, 12;何西阿书14:7;阿摩司书9:13, 14;撒迦利亚书9:15, 17;路加福音5:37-39。
  “酒”因表示爱与信之良善,故在至高意义上表示来自主的神性良善的神性真理,因为这神性真理在流入人内,并被他领受时,会给他带来爱与信之良善。
  在圣言中,绝大多数事物也有一个反面意义,“酒”也是如此;“酒”在反面意义上表示来自邪恶的虚假,如以赛亚书:
  祸哉!那些黎明时分一早起来追求烈酒,留连到黄昏,甚至因酒发烧的人。祸哉!那些饮酒的英雄,调烈酒的壮士! (以赛亚书5:11, 22)
  又:
  这些人也因酒犯错,因烈酒迷途;祭司和先知因烈酒犯错,他们被酒吞没,因烈酒迷途;他们错解默示,谬行审判。(以赛亚书28:7)
  又:
  这些牧人不能明白,都偏行己路。来吧!我去拿酒,我们痛饮烈酒,明日必和今日一样,盛大丰盈之极。(以赛亚书56:11, 12)
  此外,以下经文中的“酒”也具有反面意义:耶利米书13:12; 何西阿书4:11; 7:5; 阿摩司书2:8; 弥迦书2:11; 诗篇75:8; 申命记32:33。“忿怒的酒杯”(耶利米书25:15, 16; 启示录14:8, 10; 16:19)、“神怒气和烈怒的酒榨”(启示录19:15)和“淫乱的酒”(启示录17:2; 18:3)也表示来自邪恶的虚假。
  

属天的奥秘 #921

921.“挪亚为耶和

921.“挪亚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表示主的一个代表。这从刚才的阐述清楚可知。古教会的所有宗教仪式都是主的代表,犹太教会也是如此。但在后来的时代,主要代表是祭坛和燔祭;祭牲因是洁净的牲畜和洁净的鸟,故照它们的象征意义而拥有其代表:洁净的牲畜表示仁之良善,洁净的鸟表示信之真理。当古教会成员献上这些东西时,就表示他们正在向主献上这些良善或真理的礼物。只有将这些东西献给主才会讨祂喜悦。而他们的后代,如外邦人,还有犹太人,却败坏了这些供物,甚至不知道它们具有这样的意义。他们将敬拜仅仅局限于外在事物。
祭坛是主的主要代表,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清楚看出来:在其它仪式设立,约柜和圣殿被造之前,就连外邦人当中也有祭坛。这一事实从亚伯兰明显看出来,如他来到伯特利东边的山上,在那里筑了一座坛,求告耶和华的名(创世记12:8);后来他被吩咐把以撒作为燔祭献在坛上(创世记22:2, 9);所以雅各在路斯,就是伯特利筑了一座坛(创世记35:6-7);摩西在西乃山下筑了一座坛,并献祭(出埃及记24:4-6)。所有这些事都发生在犹太人的祭祀制度和约柜被造之前,后来他们在旷野约柜的周围举行敬拜。外邦人当中也有祭坛,这一事实从巴兰明显看出来,巴兰对巴勒说,他要筑七座坛,预备七只公牛和七只公羊(民数记23:1-7, 15-18, 29-30);这一事实也可从经上吩咐拆毁列族的祭坛明显看出来(申命记7:5; 士师记2:2)。因此,以祭坛和祭物来举行神性敬拜并不是犹太人创立的新鲜事。事实上,人们在意识到把小公牛和其它动物烧在坛上之前,就已经筑祭坛了,尤其是用来纪念的祭坛。
“祭坛”表示主的一个代表,“献燔祭”由此表示对祂的敬拜,这一点从先知书很清楚地看出来,如在摩西五经,当论述祭司职分所属的利未人时,经上说:
他们要将你的典章教训雅各,将你的律法教训以色列。他们要把香放在你鼻孔里,把全牲的燔祭献在你的坛上。(申命记33:10)
这表示整个敬拜;因为“将你的典章教训雅各,将你的律法教训以色列”表示内在敬拜,而“把香放在你鼻孔里,把全牲的燔祭献在你的坛上”表示相应的外在敬拜;所以这节经文表示整个敬拜。以赛亚书:
当那日,人必仰望造他的主,他的眼目必注视以色列的圣者。他必不仰望祭坛,就是自己手所筑的。(以赛亚书17:7-8)
此处“仰望祭坛”明显表示将要被废除的一般的代表性敬拜。又:
当那日,在埃及陆地中间必有一座祭坛献给耶和华,在埃及的边界上必有一根柱献给耶和华。(以赛亚书19:19)
此处“祭坛”也表示外在敬拜。
耶利米哀歌:
主抛弃自己的祭坛,憎恶自己的圣所。(耶利米哀歌2:7)
“祭坛”表示沦为偶像崇拜的代表性敬拜。何西阿书:
以法莲为罪增添祭坛,它们对于他却成了犯罪的祭坛。(何西阿书8:11)
此处“祭坛”表示与内在分离的一切代表性敬拜,因而表示偶像崇拜。又:
伯亚文的高地,就是以色列的罪恶,必被毁灭;棘刺和蓟草必长在他们的祭坛上。(何西阿书10:8)
此处“祭坛”也表示偶像崇拜。阿摩司书:
我为以色列的过犯而察罚以色列的日子, 我也必察罚伯特利的祭坛,坛角必被砍下。(阿摩司书3:14)
此处“祭坛”同样表示已沦为偶像崇拜的代表性敬拜。
诗篇:
求你带我到你的圣山,到你的居所!我就进到神的祭坛前,到我欢喜快乐的神那里。(诗篇43:3-4)
此处“祭坛”明显表示主。因此,在古代和犹太教会,筑坛表示主的一个代表。由于对主的敬拜主要通过燔祭和祭物来进行,因而这些事物表示主要的代表性敬拜,所以很明显,祭坛本身表示这种代表性敬拜本身。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