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6406.“他必毁坏脚跟”表由此而来的属世层中的混乱。这从“毁坏”和“脚跟”的含义清楚可知:“毁坏”是指把他从真理的状态中逐出,如刚才所述(6405节),由此扰乱秩序,或制造混乱;“脚跟”是指属世层的最低级部分(259, 4938-4952节)。由此明显可知,“他必毁坏脚跟”表示属世层中的混乱。那些出于真理,尚未出于良善行事的人不可避免地在他们的属世层中造成混乱,因为行为或作为影响属世层;因此,他们必将他们的属世层关闭到这种程度;因为内层终止于其中的那个层面就是属世层,或说属世层形成内层止于其上的基础。即便属世层中没有混乱,从内层所流入的事物也会变得混乱;这些混乱的事物缺乏光明,处于幽暗和模糊之中。正因如此,这些人不能明白何为真理,而是陷入这种幽暗和模糊中,他们抓住不是真理的真理,并通过这非真理行事。此外,行为或作为绝对至关重要,因为它们是结果和生活中的仁与信,谁看不出,没有它们就没有仁爱可言?行为或作为无非是以外在形式表达的良善与真理本身;因为当存在于意愿中的良善和存在于理解力中的真理被付诸实践时,它们就被称为“行为或作为”。由此明显可知,良善与真理如何,行为或作为就如何,或也可说,良善与真理的性质决定了行为或作为的性质。
8094.“虽然那里近”表虽然它首先出现。这从“近”的含义清楚可知,当论及分离之信时,“近”是指它首先出现。有必要简单解释一下当如何理解关于分离之信或唯信首先出现这个观点。生活的邪恶伴随着它自己的虚假,这虚假就隐藏在陷入生活邪恶的人里面,有时他意识不到虚假在他里面;不过,一旦他思想教会的真理,尤其当他思想得救时,这虚假就会出现,并清楚显明自己;他若不能否认真理本身,就是真理的一般方面,就会以适合自己邪恶的方式来解释它,从而歪曲它。因此,当他思想信和仁,也就是教会和得救的两个必不可缺的要素时,信立刻出现,但仁不会,因为仁反对生活的邪恶。结果,他也将仁抛到一边,只选择信。由此明显可知,信之真理是“近”的,但信之良善不近;也就是说,首先出现的是前者,而不是后者。
许多虚假和错误的观点都是从这个错误和虚假的起点或原则接踵而来的,如:善行丝毫无助于得救;人的生活死后不会跟随他;那时人唯独凭恩典通过信得救,无论他在世上过着怎样的生活;最坏的罪犯也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凭信得救;邪恶能在一瞬间被抹除。这些和其它类似观念就是进入人的思维,并通过这虚假的起点或原则所确立的观念;它们以一个连续的链条从它延伸。但是,如果仁和生活是起点或第一个原则,那么看待这些观念的方式就会完全不同。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