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6499.“约瑟伏在他父亲的脸上”表内在进入对良善之情感的流注。这从“伏在某人脸上”和“脸”的含义,以及“约瑟”和以色列的代表清楚可知:“伏在某人脸上”是指流注;“约瑟”是指内在(参看5805, 5826, 5827, 5869, 5877, 6177, 6224节);“脸”是指情感(4796, 4797, 5102节);以色列,即此处的“父亲”是指属灵良善或真理之良善(3654, 4598, 5801, 5803, 5806, 5812, 5817, 5819, 5826, 5833节)。由此明显可知,“约瑟伏在他父亲的脸上”表示内在进入对属灵良善之情感的流注。
之所以表示内在进入对属灵良善之情感的流注,是因为就内义而言,所论述的主题属灵教会;该教会是由主建立的。由于“以色列”表示真理之良善,或属灵良善,而该良善构成属灵教会,故“以色列”也表示这个教会(4286, 6426节)。为叫该良善能得以存在,从“约瑟”所代表的内在属天层而来的流注必须存在;没有从它而来的流注,属灵良善就不是良善,因为没有依附于它的情感。下文的内义继续论述该教会的建立(6497节)。如今已死,快要被埋葬的“以色列”之所以描述这个教会,是因为就内义而言,“死”不是指死,“埋葬”也不是指埋葬;相反,“死”是指新生命(3498, 3505, 4618, 4621, 6036节),“埋葬”是指重生(2916, 2917, 5551节)。
4416.在来世,灵人的品质从他们所在的光明显可知,因为如前所述,他们藉以看见的光就对应于他们藉以领悟的光。那些认识真理,也已经确认过它们,却仍过着邪恶生活的人,看似居于雪白的光中,但像冬光那样寒冷。当他们靠近那些居于天堂之光的人时,他们自己的光就彻底变暗,变成漆黑。当他们远离天堂之光时,就有一种像硫磺发出的那种劣质黄光取而代之,他们本人在这光中看似幽灵,他们的真理看似缥缈的影子。因为他们的真理伴有虚假的信仰,这种信仰具有这样的性质:他们信真理,仅仅因为他们能由此赚得地位、利益和名声。真理是什么对他们来说无所谓,只要接受它就行。
然而,那些陷入邪恶,并由此陷入虚假的人则看似居于炭火所发出的劣质光中;这光在接受天堂之光时,就彻底变得幽暗。不过,这些人藉以看见的光照着他们所陷入的虚假与邪恶而各不相同。由此还能看出为何过着邪恶生活的人绝无可能拥有发自诚心的对神性真理的信仰;因为他们就居于充满烟雾的光中,当天堂之光照在上面时,这光就向他们变暗,以致他们既无法用自己的眼睛看见,又无法用自己的心灵看见。与此同时,他们还会遭受极度痛苦,有些人则陷入一种无意识状态。正因如此,恶者绝无可能接受真理,只有善者才能接受。
过着邪恶生活的人无法相信他竟然在这样劣质的光中,因为他看不见他的灵所在的光,只看见他的眼睛视觉所在,以及他的属世心智由此所在的光。他若能看见其灵的光,并能发现倘若来自天堂的真理与良善之光真的流入其灵之光,这光会变成什么样子,那么就会清楚知道他距离接受属这光的事物,也就是信的事物何等遥远,距离吸收仁爱的事物更是何等遥远,因而距离天堂何等遥远。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