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6524.“和法老家中的长老”表与良善一致的事物。这从“长老”和“家”的含义清楚可知:“长老”是指智慧的首要事物,因而是指与良善一致的事物,如下文所述;“家”是指良善(参看2559, 3652, 3720, 4982节)。“长老”之所以表示智慧的首要事物,是因为在圣言中,“老年人”表示智慧人,就从人抽象出来的意义而言,表示智慧。由于“以色列十二支派”表示整体上的一切真理和良善,所以他们也有管理他们的首领和长老。“首领”表示构成聪明的首要真理,“长老”表示智慧的首要事物,因而表示良善的事物。
“首领”表示构成聪明的首要真理(参看1482, 2089, 5044节);而“长老”表示智慧的首要事物,“老年人(经上或译为年老的、老人等)”表示智慧,这一点从以下经文明显看出来。诗篇:
愿他们在民的会中尊崇耶和华,在长老的位上赞美祂。(诗篇107:32)
“民的会”表示那些处于构成聪明的真理之人,“会(众)”论及真理(6355节),“民”也论及真理(1259, 1260, 2928, 3295, 3581节);“长老的位”那些处于属智慧的良善之人,因为智慧与生活有关,因而与良善有关,而聪明与知识有关,因而与真理有关(1555节)。又:
我比年老的更智慧,因我守了你的训令。(诗篇119:100)
“年老的”明显表示智慧人。在约伯记也是如此:
年老的有智慧;日子久长的有聪明。(约伯记12:12)
摩西五经:
在白发的人面前,你要起来;也要尊敬老人的脸面。(利未记19:32)
之所以如此吩咐,是因为“老人”代表智慧。
启示录:
我看见二十四位长老坐在宝座上,身穿白衣,头上戴着金冠冕。(启示录4:4)
“长老”表示属于智慧的事物,因而表示属于良善的事物;“长老”表示这些事物,这一点从对长老的描述明显看出来,即:他们“坐在宝座上,身穿白衣,头上戴着金冠冕”;因为“宝座”表示源于属智慧的良善、构成聪明的真理(5313节);而“白衣”具有同样的含义,“衣服”是指真理(1073, 4545, 4763, 5248, 5954节),“白”论及真理(3301, 5319节)。他们“头上所戴的金冠冕”表示智慧的良善,因为“金”是指爱之良善(113, 1551, 1552, 5658节),“头”是指属天层,就是智慧所在之处(4938, 4939, 5328, 6436节)。那些在第三或至内层天堂,因而离主最近的人被称为“智慧人”;而那些在中间或第二层天堂,因而离主不那么近的人被称为“聪明人”。
又:
众天使都站在宝座和众长老并四活物的周围。(启示录7:11);
“长老”也表示属于智慧的事物。在以下经文中同样如此。以赛亚书:
少年人必侮慢老年人,卑贱人必侮慢尊贵人。(以赛亚书3:5)
又:
万军之耶和华必在锡安山、在耶路撒冷作王,在祂的长老面前必有荣耀。(以赛亚书24:23)
耶利米哀歌:
我的祭司和长老正为自己寻求食物以救回性命(或灵魂)的时候,就在城中绝气。(耶利米哀歌1:19)
又:
她的君王和首领落在没有律法的列族中;锡安女子的长老,坐在地上默默无声。(耶利米哀歌2:9, 10)
又:
他们在锡安玷污妇人,在犹大的城邑玷污处女;他们吊起首领的手,也不尊敬老人的面;众长老在城门口断绝。(耶利米哀歌5:11, 12, 14)
以西结书:
灾难加上灾难,风声接连风声。他们必向先知求异象,但祭司讲的律法,长老设的谋略,都必断绝。君王要悲哀,首领要披上惊惶。(以西结书7:26, 27)
撒迦利亚书:
将来必有年老的男女坐在耶路撒冷街上,因为年纪老迈,个个都手拿拐杖。(撒迦利亚书 8:4)
为使“长老”能代表属于智慧的事物,降于摩西的灵被分赐给他们,他们凭这灵而说预言(民数记11:16等)。在反面意义上,“长老”表示与智慧相对立的事物(以西结书8:11, 12)。
38.水星灵来拜访一个我们地球来的灵人,他在世时因学问而颇负盛名(他就是克里斯蒂安·沃尔夫);他们渴望从他那里获得关于各种主题的信息。但他们发觉,他所说的并未超出属世人的感官印象,因为他在说话时思想的是他的名声,并且和在世时一样(在来世,每个人都保持原来的秉性),想把各种事物串在一起,再把它们与其它东西联起来,不断形成新的结论。由于他试图产生长长的论据链,而这些论据都是基于他们没有看见或不承认为真理的事物,所以他们声称,这些链子既没有连起来,也没有得出他的结论,他们称其为权威的模糊。于是,他们不再向他提问题,只是问:“这叫什么?那叫什么?”由于他还是以物质概念,而非属灵概念回答这些问题,所以他们离开了他。在来世,每个人越属灵地或以属灵的概念来说话,在世时就越曾信神,并且越不以物质概念来信祂。
我想借此机会在此讲述以下经历,以说明在来世,出于自己的深思而获得聪明的学者是何情形,这种深思为了真理,因而为了从世俗考虑中抽离出来的功用而被认识真理的爱所点燃;以及寻求从其他人那里获得聪明,未经自己任何思考的人又是何情形,如那些渴望认识真理,仅仅是为了学问上的名声并由此获得世上的荣誉或利益,也就是说,不是为了从世俗考虑中抽离出来的功用之人。我感觉有一个声音从下面穿透上来,靠近我的左侧,直达我的左耳。我发现,他们是在那里试图挣脱的灵人,只是我不知道他们是哪类灵人。然而,他们挣脱出来后,便与我交谈,自称是逻辑学家和形而上学者;他们曾将自己的思维深深沉浸于这些学科,没有其它目的,只是为了被视为有学问,由此获得荣誉和财富。他们抱怨说,他们现在过着悲惨的生活,因为他们在学习这些学科时没有其它目的,因而没有由此培育自己的理性能力。他们说话缓慢,声音低沉。
与此同时,两个灵人在我头顶上彼此交谈;我问他们是谁,被告知,其中一个在学术界是非常有名的,我得以认为他是亚里士多德(我没有被告知另一个是谁)。那时,他被带入在世时所处的状态;谁都能很容易地被带回他在世时所处的状态,因为他以前的一切生命状态都与他同在。令我惊讶的是,他靠近我的右耳,在那里说话,声音虽然嘶哑却很理智。我从他的讲话主旨发觉,他的秉性和先上来的经院学者们的迥然不同;事实上,他从自己的思维发展出他所写的东西,因而产生自己的哲学。因此,他所发明并加到思想观念上的术语,都是他用来描述内在观念的词语形式。如我所得知的,他以此为乐,并在这乐趣,以及知道关乎思维和理解之物的渴望驱使下有了这些发现;他顺从凡他的灵所指示的。这就是为何他靠近我的右耳,不像他的追随者,也就是所谓的经院学者们;他们不是从思维到术语,而是从术语到思维,这是一条反路。他们当中有许多人甚至都没有行进到思维,只局限于术语。他们若运用这些术语,就能随心所欲地证明一切,并照着他们说服人的欲望把真理的表象强加到虚假上。对他们来说,哲学就这样变成一条通向疯狂,而非智慧的道路,并使他们陷入黑暗而不是光明。
后来,我和他讨论分析学。我说,一个小男孩能在半小时内讲得比亚里士多德在一本书里描述得更具哲理性、分析性和逻辑性,因为整个人类思想及其所产生的言论都是分析性的,其法则来自灵界;想从术语人为地发展到思维的人,颇像一个跳舞者,试图通过他的运动纤维和肌肉的知识来学习跳舞;他若跳舞时专注于此,几乎不可能迈开脚。事实上,没有这类知识,他也能活动全身的所有运动纤维,适当激活他的肺、膈肌、肋胁、手臂、颈部,以及身体的其它器官,整本书都不足以描述这一切。我说,那些想出于术语思考的人差不多也是这样。他赞成这些话,并说,以这种方式学习思考,正好走反了。他补充说,若有人想变成傻瓜,就让他这样行吧;不过,他应不断思想功用,并出于内在之物来思考。
接着,他向我展示了他原来对至高无上的神所持的观念,即:他把这位神描绘为有一张人脸,头上有光环围绕。现在他知道了,这个人就是主,光环是从祂发出的神性,不仅流入天堂,还流入宇宙,掌管并统治其中的一切事物。凡掌管并统治天堂的,也掌管并统治宇宙,因为这一个与另一个不可分离。他还说,他信一位独一神,但祂的属性和品质却被指定各种名称,这些名称被其他人拜为神明。
一个女人出现在我面前,她伸出手来,想抚摸他的脸颊。当我对此表示惊讶时,他说,他在世时,这个女人经常向他显现,似乎抚摸他的脸颊,她的手很美。天使灵们说,很早以前的人曾看见过这个女人,并给她起名叫帕拉斯;她向那些住在地上时以观念为快乐,并专注于思考,而非哲学的灵人中的某一个显现。这类灵人与亚里士多德同在,喜爱他,因为他出于内在思考;于是,他们便展示出这样的女人。
最后,他向我勾勒出他对人的灵魂或灵所曾设想的概念。他把灵魂或灵称为气(pneuma,希腊语为呼吸),也就是说,它是一个不可见的生命力,就像些许以太。他说,他早就知道他的灵死后会活着,它既是他的内在本质,就不可能死亡,因为它能思考。此外,他一直无法清晰地思考灵魂或灵,只有一些模糊的概念,因为除了他出于自己所思考的外,他还没有从其它任何源头形成任何有关它的想法,甚至从古人那里知道得也很少。另外,在来世,亚里士多德在明智的灵人中间,而他的许多追随者则在愚蠢的灵人中间。
7790.“然后我要出去”表神之真理要离开。这从“出去”的含义和“摩西”的代表清楚可知:“出去”是指离开;“摩西”是指神之真理。这些话的意思是说,当那些侵扰正直人的人受到诅咒时,所有神之真理都会离开他们,因为那时他们处于其邪恶的状态,邪恶弃绝并清除所有神之真理。在此之前,即在他们受到诅咒之前,他们的确熟知信之真理;但即便如此,他们仍没有真理在自己里面。真理在他们嘴上,却不在他们心里。因此,当他们在这些真理方面经历荒凉时,邪恶就会保留下来,同时藏在他们里面虚假也露出来。因为尽管他们宣称信仰真理,却没有处于真理,而是陷入虚假。此外,他们对信仰真理的宣称并非源于它自己的源头,即源于良善,而是源于邪恶;因为他们做出这种宣称,是为了利益、要职和名声,因而为自我世界。源于这种源头的真理附着在表面,因此,当它们被荒凉时,真理就像就像鳞片一样脱落;当它们脱落时,就会留下由于那里的恶人所散发的虚假而具有可怕腐臭味的地方。这就是那些曾经知道信之真理,然而却过着违背它们的生活之人的命运,正如主在路加福音中所说的:
仆人知道主人的意思,却不预备自己,又不照他的意思行,必多受责打;惟有那不知道的,做了当受责打的事,必少受责打。(路加福音12:47-48)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