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属天的奥秘 #7091

7091.“耶和华以

7091.“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这样说”表它,即对那些反对教会真理之人的告诫,来自主的神性人身。这从以下事实清楚可知:“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表示神性人身方面的主。在圣言中,“耶和华”是指主(参看1343, 1736, 2921, 3023, 3035, 5041, 5663, 6281, 6303, 6905节)。祂之所以被称为“以色列的神”,是因为“以色列”表示主的属灵国度(6426, 6637节),还因为主通过降世拯救那些属于该国度或教会的人(6854, 6914, 7035节)。“以色列的神”之所以表示神性人身方面的主,是因为那些属于该教会的人以设想属世事物的方式来设想一切属灵或属天事物,以及神性,或说对一切属灵或属天事物,以及神性都持有属世观念。因此,他们若不如同思想一个属世人或一个位格那样以一种属世的方式来思想神性,就无法通过任何情感与神性结合。因为若不如同思想一个属世人或一个位格那样以一种属世的方式思想神性,他们对神性要么根本没有任何观念,要么持有可怕的观念,从而玷污神性。正因如此,“以色列的神”表示神性人身,特别是神性属世层方面的主。“以色列”和“雅各”在至高意义上表示神性属世层方面的主:“以色列”表示内在神性属世层方面的,“雅各”表示外在神性属世层方面的(参看4570节)。那些属于属灵教会的人通过主的神性人身得救,无论过去还是现在(2833, 2834节)。属灵教会成员,也就是“以色列”是内层属世层(4286, 4402节)。
  由此明显可知为何在圣言中,主被称为“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耶和华以色列的圣者”。谁都能看出,以这些名字来提及神性,仅仅因为它们适合表达并未显明在字义上的某种神圣事物。“以色列的神”表示神性属世层方面的主,这一点从圣言中的许多经文明显看出来,从以下经文也明显看出来:
  摩西、亚伦、拿答、亚比户,并以色列的七十位长老,看见以色列的神,祂脚下仿佛有平铺的蓝宝石,如同天色明净。(出埃及记24:9-10)
  这是主,而不是被称为“父”的耶和华;这一点从主在约翰福音中的话明显看出来:
  从来没有人看见神。(约翰福音1:18)
  你们从来没有听见祂的声音,也没有看见祂的形状。(约翰福音5:37)
  以赛亚书:
  我要将暗中的宝物和隐密处的财富赐给你,使你知道提名召你的,就是我耶和华,以色列的神。(以赛亚书45:3)
  以西结书:
  在基路伯头以上有宝座的形像,仿佛蓝宝石的形状;在宝座形像以上有一个形像,仿佛人的形状在它上头;他有火和虹,并周围光辉的形状。(以西结书1:26-28)
  在同一先知书中,这些事物被称为“耶和华和以色列神的荣耀”(以西结书1:28; 8:4; 9:3; 10:19, 20),以及描述新殿的地方(以西结书43:2; 44:2);此外,“以色列的神”还出现在其它许多经文中(如以赛亚书17:6; 21:10, 17; 24:15; 41:17; 诗篇41:13; 59:5; 68:8, 35; 69:6; 72:18等)。所以祂也被称为“以色列的圣者”(以赛亚书1:4; 5:19; 10:20; 17:7; 30:11, 12, 15; 49:7; 60:9, 14; 以西结书39:7)。
  “以色列的神”和“以色列的圣者”就是神性人身方面的主,这一点从以下事实也能清楚看出来,祂被称为“救赎主”(REDEEMER),“救主”(SAVIOR),造就者(MAKER):在以赛亚书47:4,被称为救赎主(万军之耶和华是我们的救赎主,以色列的圣者是祂的名),以及在以赛亚书41:14; 43:14; 48:17; 54:5;以及救主(以赛亚书43:3);造就者(以赛亚书45:11)。由此也明显可知,在旧约圣言中,“耶和华”是指主,而非其他人,因为祂被称为耶和华神和以色列的圣者,救赎主,救主,造就者。在以赛亚书,祂被称为耶和华救赎主和救主:
  凡有血气的,必都知道我耶和华是你的救主,是你的救赎主,是雅各的大能者。(以赛亚书49:26)
  又:
  你便知道我耶和华是你的救主,是你的救赎主,雅各的大能者。(以赛亚书60:16)
  以及在以赛亚书43:14; 44:6, 24; 54:8; 63:16;诗篇19:14。
  主拯救以色列,也就是那些属于属灵教会的人,这一点可见于以赛亚书:
  我要照耶和华一切所赐给我们的,提起耶和华的慈爱,耶和华的赞美;并丰盛的慈惠给以色列家。祂说,他们诚然是我的百姓,不撒谎的子孙;这样,祂就作了他们的救主;他们在一切苦难中,祂也同受苦难;并且祂面前的使者拯救他们;祂以慈爱和怜悯救赎他们,在永恒的日子提携他们、怀搋他们。(以赛亚书63:7-9)
  

属天的奥秘 #4638

4638.“那时,天

4638.“那时,天国好比十个童女”表示旧教会的末期,和新教会的初期。教会是主在地上的国;“十个童女”是指所有属于教会的人,也就是那些处于良善与真理的人和那些陷入邪恶与虚假的人。“十”在内义上表示余留,以及完全和完整之物,因而表示全部;“童女”表示那些属于教会的人,和在圣言的其它地方一样。
“拿着灯”表示拥有属天事物在里面的属灵事物,或拥有良善在里面的真理,或也可说,拥有对邻之仁在里面的信仰和拥有对主之爱在里面的仁爱。因为“油”表示爱之良善,如下文所述;而“没有油的灯”也表示这些事物,只是没有良善在里面。
“出去迎接新郎”表示他们的接受。“其中有五个是聪明的,五个是愚拙的”表示他们当中一部分人拥有含有良善在里面的真理,一部分人拥有不含真理在里面的真理。前者是“聪明的”,后者是“愚拙的”。“五”在内义上表示一些,故在此表示他们当中的一部分。“愚拙的拿着灯,却没有带油”表示他们没有在其真理中的仁之良善,“油”在内义上表示仁与爱之良善。而“聪明的拿着灯,又盛了油在器皿里”表示他们拥有在其真理中的仁与爱之良善,“器皿”是指信之教义事物。
“新郎迟延的时候,她们都打盹睡着了”表示迟延,因而怀疑。“打盹”在内义上表示因迟延而在教会事物上变得漫不经心,或非常懒散,“睡着”表示滋长怀疑,或抱有怀疑:对“聪明的”来说,是一种具有肯定态度的怀疑;而对“愚拙的”来说,则是一种具有否定态度的怀疑。“半夜里有嚷叫的声音说”表示时期,也就是旧教会的末期和新教会的初期。在圣言中,当论述教会的状态时,这段时期被称为“夜”。“嚷叫”表示正在发生的一种变化。“看哪,新郎来了!你们出来迎接他”表示审判,也就是说,或被接纳或被弃绝的时候。
“那些童女就都起来修整她们的灯”表示所有人的预备,因为那些其真理不含良善在里面的人以为自己会和那些其真理含有良善在里面的人一样被接纳。事实上,他们以为唯信得救,殊不知,没有仁爱的地方也不会有任何信仰。“愚拙的对聪明的说,请把你们的油分一点给我们,因为我们的灯要灭了”表示他们渴望良善能从别人那里被交流到他们的空洞真理中,或被交流到他们自己的空心或赤贫的信仰中。因为在来世,一切属灵和属天事物都被相互交流,但只通过良善被交流。
“聪明的回答说,恐怕不够你我用的”表示它不可能被交流,因为他们所拥有的少量良善会从他们那里被夺走。事实上,在来世,当良善被交流给那些其真理缺乏良善的人时,他们可以说会将良善从那些拥有它的人那里夺走,然后据为己有,不将它交流给其他人,反而玷污它;这就是为何良善不可能被交流给他们。我将下一章(创世记37章)末尾凭我的亲身经历描述这些灵人。
“不如你们自己到卖油的那里去买吧”表示邀功的良善。那些夸耀这种良善的人就由“卖油的”来表示。此外,在来世,那些其真理不含良善在里面的人认为他们已经通过自己所做的一切行为赚取了功德;就外在形式而言,这些行为看似良善;但就内在形式而言,却是邪恶,正如主在马太福音中所说的那样:
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奉你的名说预言,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吗?我必向他们声明,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马太福音7:22, 23节)
路加福音:
及至家主起来关了门,你们开始站在外面叩门,说,主啊,主啊,给我们开门!他必回答你们说,我不晓得你们是哪里来的!那时,你们开始说,我们在你面前吃过、喝过,你也在我们的街上教训过人。他要说,我告诉你们,我不晓得你们是哪里来的。你们这一切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路加福音13:25-27节)
这就是此处愚拙的童女所表示的那些人,因此,下面这些话同样论及他们:她们“也来了,说,主啊,主啊,给我们开门!他却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我不认识你们”。
“她们去买的时候,新郎到了”表示他们的靠近为时已晚。“那预备好了的,同他进去赴婚筵”表示那些处于良善,并由此处于真理的人被接入天堂。天堂好比来自天上婚姻的婚礼,天上的婚姻就是良善与真理的婚姻;主好比新郎,因为这些人与祂联结,而教会则因此被称为新娘。“门就关了”表示其他人不能进去。
“其余的童女随后也来了,说,主啊,主啊,给我们开门”表示他们渴望凭没有仁的唯信,以及没有主的生命、只有自我生命的行为进入。“他却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我不认识你们”表示弃绝。“不认识他们”在内义上表示他们缺乏对邻舍的任何仁爱,以及通过这种仁爱与主的联结。那些没有被如此联结起来的人就被说成是祂“不认识”。
“所以,你们要警醒,因为人子来的那日子、那时辰,你们不知道”表示对照着信仰的诫命生活的一种期盼,“警醒”表示信仰的诫命。“人子来的那日子、那时辰,你们不知道”表示人所不知的接受时间,以及那时他的状态。在马太福音别的地方,处于良善的人,也就是遵行诫命的人也被称为“聪明的”;而拥有真理知识,却不照之而行的人被称为“愚拙的”:
凡听见我这话就去行的,好比一个聪明人;凡听见我这话不去行的,好比一个愚拙的人。(马太福音7:24,26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