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属天的奥秘 #734

734.前一章(创世

734.前一章(创世记6:13-22)论述了理解力的真理,在被称为挪亚的教会成员重生之前,主就将这真理提供给了他;而本章1-5节论述了意愿的良善,主也将这良善赋予了他。由于论述的是这两者,所以看上去像是重复。但现在6-11节论述的是他的试探,本节特别论述的是试探的最初状态,因而是试探的开始。谁都能看出又出现了重复,因为本节说,当洪水泛滥在地上的时候,“挪亚是六百岁的儿子”,而第11节说,“当挪亚生命的六百岁,二月,就是那月的十七日”。还有,第7节说,挪亚,他的儿子及其妻子都进入方舟,第13节说了同样的话。再者,8-9节说,牲畜到挪亚那里进入方舟,14-16节也说了同样的话。由此明显可知,这一节同样是前面的话的一个重复。那些仅持守字义的人只知道这是一个历史事件的重复。但此处和别处一样,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或毫无意义的,因为这是主的圣言。因此,若非有另外的含义,就不会有任何重复。事实上,此处和前面(641, 652-654, 670节)一样,意思是说,这是最初的试探,涉及他的理解力的事物;而此后的试探涉及他的意愿的事物。对一个将要重生的人来说,这些试探接踵而来。因为涉及理解力事物的试探完全不同于涉及意愿事物的试探。涉及理解力事物的试探是温和的,而涉及意愿事物的试探是严厉的。

属天的奥秘 #2712

2712.“他住在巴

2712.“他住在巴兰的旷野”表示属灵人在良善方面的生命。这从“住”的含义清楚可知,“住”论及真理之良善,或属灵良善,也就是属灵人的良善。该良善的性质被描述为“他住在巴兰的旷野”(稍后论述)。“住”论及真理之良善,也就是对真理的情感,这一点从圣言中论述城的许多经文明显看出来;这些城表示真理,它们不会有任何居民,居民表示良善(2268, 2450, 2451节);因为真理居住着良善,没有良善的真理就像无人居住的城。如西番雅书:
我使他们的街道荒废,以致无人经过;他们的城邑荒凉,以致无人居住。(西番雅书3:6)
耶利米书:
耶和华引导我们经过旷野,那里无人经过,也无人居住;他们使他的地变成荒场;他的城邑也都焚烧,无人居住。(耶利米书2:6, 15)
同一先知书:
各城都被撇下,无人住在其中。(耶利米书4:29)
又:
在这荒凉无人无居民无牲畜的耶路撒冷的街上。(耶利米书33:10)
“街”表示真理(2336节);“无人”表示无属天良善;“无居民”表示无属灵良善;“无牲畜”表示无属世良善。又:
摩押的城必荒凉,无人住在其中。(耶利米书48:9)
在先知书,每句话都有真理与良善的婚姻。因此,当经上说“城”荒凉时,也会补充说“无人住在其中”,因为城表示真理,居民表示良善。否则,经上已经说城荒凉了,又说没有居民,将是多余的。同样,有些词始终表示属天良善的事物,有些词始终表示属灵良善的事物,有些词则始终表示真理的事物。如以赛亚书:
你的种必得列族为业,他们要住在荒凉的城邑。(以赛亚书54:3)
此处“得为业”(或拥有)论及属天良善,“住”论及属灵良善。同一先知书:
我拣选的人必拥有它,我的仆人要在那里居住。(以赛亚书65:9)
此处意思是一样的。
诗篇:
神要拯救锡安,建造犹大的城邑。他们要在那里居住,得以为业。祂仆人的种要承受为业。爱祂名的人,也要住在其中。(诗篇69:35-36)
“住”,同时“得以为业”(或拥有)论及属天良善;而“住”论及属灵良善。以赛亚书:
对耶路撒冷说,你必有人居住;对犹大的城邑说,你必被建造。(以赛亚书44:26)
此处“住”或“有人居住”论及属灵教会,也就是耶路撒冷的良善。圣言所用的词语论及它们自己的良善和自己的真理到了这种程度:仅仅知道这些词的用法,人就能意识到大体上论述的是什么主题。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