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7396.“我要何时为你和你的臣仆并你的百姓祈求”表为那些沉浸于虚假并进行侵扰的人代求。这从“祈求”的含义和“法老”的代表清楚可知:“祈求”因是为了别人,故是指代求;“法老”是指那些沉浸于虚假并进行侵扰的人(7107, 7110, 7126, 7142, 7317节)。由于法老代表这些人,所以“他的臣仆并他的百姓”表示他们当中的所有人和每一个人;因为“臣仆”是指那些属于较低等级和事奉者的人,而“百姓”是指个体人。各帝国和王国在天堂呈现为一个人,它们里面的社群则呈现为人体的各个部位;而君王或帝王可以说是头。它们以这种方式来呈现的原因可追溯到这一点:整个天堂代表一个人,其中的社群照着它们的功能而代表其身体的各个部位。由此可见,在天上,一个帝国、王国或社群,如果其公民通过仁与信彼此联结形成这样一个身体,那么它的代表将何等美丽、令人快乐。只要有可能,主就以这种方式将社群联结在一起;因为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本身会将这种秩序引入凡接受它的地方;这是存在于天堂的秩序状态的源头。它也存在于地上,只是构成它的社群分散在全世界,由那些处于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的人构成。不过,这些分散的社群会被主聚拢起来,好叫它们也像天上的社群那样代表一个人。这些社群不仅在教会之内,也在教会之外;当全都合在一起时,它们被称为主的教会;该教会是由分散在全世界的善人聚集而成的,也被称为一个社群。这个社群或教会就是主在地上的国,这国与主在天上的国联结,由此与主自己联结。
9025.“这个人用石头或是拳头打他的同伴”表某一个教会具体真理被某个记忆真理或某个一般真理削弱。这从“打”、“石头”和“拳头”的含义清楚可知:“打”是指伤害(参看7136, 7146, 9007节)。在此是指削弱,因为它论及包含在记忆知识中的真理;“石头”是指真理(643, 1298, 3720, 3769, 3771, 3773, 3789, 3798, 6426, 8940节),即在秩序最低层的真理,也就是在属世层,因而记忆知识里面的真理,就是记忆真理(8609节);“拳头”是指一般真理。因为“手”表示真理所拥有的能力(3091, 4931, 7188, 7189节),因此,“拳头”表示来自一般真理的全部能力。“一般真理”这个词语描述了已经被接受并处处占上风的东西;因此,“用拳头打”表示用全部的力量和能力,在灵义上表示通过源于良善的真理来行使,在反面意义上表示通过邪恶所生的虚假来行使。以赛亚书中的这些话用于反面意义:
看哪,你们禁食,却为的是吵闹和争竞,以凶恶的拳头打人。(以赛亚书58:4)
“以凶恶的拳头打人”表示用全部的力量通过邪恶所生的虚假来行使。
有必要解释一下何谓通过记忆真理或一般真理削弱教会所拥有的某个真理。记忆真理(memory-truths)是指源于圣言字义的真理。由此而来的一般真理是指已经被普通人接受并因此出现在日常对话中的真理。这类真理有很多,以很大的力量占了上风。但圣言的字义是为了普通人,为了那些正被引入信之内层真理的人,以及那些不理解内在事物的人。因为字义符合被感官主宰的人所看到的东西,也就是符合他的理解水平。这解释了为何不同并且看似相互矛盾的话多次出现在字义中。例如,经上在一个地方可能说,是主引入试探,在另一个地方却说祂不引入试探;在一个地方说主后悔,在另一个地方却说主不后悔;在一个地方说主的行为是出于怒气和烈怒,在另一个地方却说主的行为是出于纯粹的仁慈和怜悯;在一个地方说灵魂死后立即受审判,在另一个地方却说要等到最后审判的时候等等。由于这类真理或这些话来源于圣言的字义,所以它们被称为记忆真理,并且不同于构成教会教义的信之真理。因为信之真理是由字面上的话通过对它们的解释而产生的;事实上,当它们被解释时,教会成员被教导,这些话出现在圣言中是为了人们的理解水平,并且与表象相符。也正因如此,在许多情况下,教会的教义偏离了圣言的字义。要知道,纯正的教会教义就是那在此被称为“内义”的东西;因为内义包含诸如天上的天使所拥有的那类真理。
牧师和教会成员当中有些人从圣言的字义教导并学习教会的真理;有些人则从取自圣言、被称为教会的信之教义的教义教导并学习它们。后者的觉知与前者的迥然不同;然而普通人无法将他们区分开来,因为这两种人以几乎一样的方式从圣言说话。然而,那些只教导并学习圣言的字义,不以教会的教义为指导的人只能理解那些涉及属世人或外在人的事物;而那些在取自圣言的纯正教义指导下教导并学习的人还能理解涉及属灵人或内在人的事物。原因在于,圣言在外在意义或字义上是属世的,而在内在意义上是属灵的。在圣言中,前一种意义被称为“云”,而后一种意义则被称为云中的“荣耀”(5922, 6343e, 6752, 8106, 8781节)。
由此可见“他们当中关于真理的争论”和“某一个教会具体真理被某个记忆真理或某个一般真理削弱”是什么意思。如前所述,记忆真理或一般真理,是源于圣言字义的真理。根据表象,它们各不相同,似乎自相矛盾,所以有时必然削弱构成教会教义的属灵真理。当怀疑进入人的思维时,它们就被削弱了,因为圣言中有些地方所说的话彼此相反。此处在内义上论述的主题就是这种涉及与人同在的信之真理的状态。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