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7935.“将来你们的儿子问你们说”表对真理的内在觉知,这觉知属于良知。这从“说”和“儿子”的含义清楚可知:“说”是指觉知,如前所述(7913节);“儿子”是指真理(489, 491, 533, 1147, 2623, 3373, 4257节)。之所以表示属于良知的内在觉知,是因为此处所论述的主题是被主释放的属灵教会成员今后的状态或未来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这一真理必须牢牢留在他们脑海中:唯独主应得到救赎他们的功劳。对该真理的觉知属于良知,因为属灵教会成员没有属天教会成员那样的觉知,取而代之的是拥有良知。与他们同在的良知是从他们出生在其中的教会的真理那里生出并形成的。他们在童年及以后一直学习这些真理,并在生活中确认它们,由此把它们变成信之真理。照这些真理行事就是照良知行事,违背它们行事就是违背良知行事。它们被嵌入内部记忆,如同写进这记忆中,最终变得像是在童年最早期就被烙印上的东西,之后又显得十分熟悉,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就像人的说话、思考和反思各种事的能力,又像他走路、打手势、运用面部表情的身体能力,以及许多他生来没有,但通过习惯所获得的其它能力。当信之真理以这种方式被烙印上(这发生在内层人中)时,它们同样变得熟悉,最终仿佛成了与生俱来的,由此迫使这个人照它们思考、意愿并行事。他生命里的这种驱动力被称为良知,就是属灵人的生命;这种生命要照着纯正的信之真理在多大程度上成为其思维的源头,纯正的仁之良善在多大程度上成为其行为的源头,以及它们在多大程度上起主导作用来评估。从整个思路也明显可知,此处这些话表示属于良知的内在觉知。
33.后来,我给他们看了各种鸟的图片,既有大的也有小的,都是我们地球上所见的那种。因为在来世,这类事物能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一看到所展现的这些鸟,他们一开始想改变它们,但后来却以它们为乐,感到满意。这是因为鸟表示事物,一种他们凭着那时所感受到的流注而觉察到的事物的知识。所以他们不再使之变形以避免把它们带入记忆。再后来,我被允许在他们面前展现一个最漂亮的花园,里面挂满灯台和灯笼。于是,他们停顿下来,并将注意力集中起来,因为灯台和灯笼表示因良善而发光的真理。这清楚表明,他们能集中注意力观察物质事物,只要这些事物在属灵意义上的含义同时被暗示出来。事实上,属灵意义所传达的事物并非完全抽象,因为属灵意义要由这些物体来代表。鸟表示理性、聪明、思维、观念和认知的事物(AC 40, 745, 776, 778, 866, 988, 993, 5149, 7441)。这些照鸟的属和种而各不相同(AC 3219)。灯台和灯笼表示因良善而发光的真理(AC 4638, 9548, 9783)。
775.经上说“各从其类”,是因为一切良善都分为属和种,无论属灵良善、属世良善,还是衍生的感官和肉体的良善。属灵良善有如此多的属,属灵真理同样有如此多的属,以致它们数不胜数,更不用说构成属的种了。在天堂,一切良善和真理,无论属天的还是属灵的,都分为自己的属,这些属反过来又分为自己的种,以致它们当中最小的也是与众不同的。它们如此数不胜数,以至于具体的差别可谓无穷无尽。由此可见人类的智慧何等贫乏,几近于无,它几乎不知道属灵良善和真理的存在,更不用说它们是什么了。
从属天和属灵的良善及其衍生的真理发出并降下属世的良善和真理。因为从来没有任何属世良善不是源于属灵良善,而这属灵良善反过来又源于属天良善,并且也是从这些相同的源头持续存在。如果属灵层从属世层退出,属世层将什么都不是。一切事物的起源乃是这样:一切事物,无论总体还是细节,都来自主;属天层来自祂;属灵层通过属天层来自祂;属世层则通过属灵层来自祂;构成肉体和感官之物则通过属世层来自祂。它们怎样都以这种方式从主开始存在,也怎样从主持续存在,因为众所周知,持续存在就是不断存在。那些以为事物以其它任何方式产生并存在的人,如崇拜自然,并从自然来推演万物起源的人,被如此致命的假设支配,以至于就连森林里的野兽的幻想都可谓理智的多。这适用于许多自认在智慧上胜过他人的人。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