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属天的奥秘 #8142

8142.“有人告诉

8142.“有人告诉埃及王,百姓逃跑”表那些沉浸于邪恶所生的纯粹虚假之人的思维,即他们被完全分离了。这从“有人告诉”和“逃跑”的含义,以及法老的代表清楚可知:“有人告诉”是指思考和反思(参看2862, 5508节);法老是指那些沉浸于邪恶所生的虚假之人(8132, 8135节),当被称为“埃及王”时,他是指那些沉浸于纯粹虚假的人(7220, 7228节),因为“王”表示真理(1672, 2015, 2069, 4575, 4581, 4966, 5044, 6148节),故在反面意义上表示虚假;“逃跑”是指被分离。

属天的奥秘 #8094

8094.“虽然那里

8094.“虽然那里近”表虽然它首先出现。这从“近”的含义清楚可知,当论及分离之信时,“近”是指它首先出现。有必要简单解释一下当如何理解关于分离之信或唯信首先出现这个观点。生活的邪恶伴随着它自己的虚假,这虚假就隐藏在陷入生活邪恶的人里面,有时他意识不到虚假在他里面;不过,一旦他思想教会的真理,尤其当他思想得救时,这虚假就会出现,并清楚显明自己;他若不能否认真理本身,就是真理的一般方面,就会以适合自己邪恶的方式来解释它,从而歪曲它。因此,当他思想信和仁,也就是教会和得救的两个必不可缺的要素时,信立刻出现,但仁不会,因为仁反对生活的邪恶。结果,他也将仁抛到一边,只选择信。由此明显可知,信之真理是“近”的,但信之良善不近;也就是说,首先出现的是前者,而不是后者。
许多虚假和错误的观点都是从这个错误和虚假的起点或原则接踵而来的,如:善行丝毫无助于得救;人的生活死后不会跟随他;那时人唯独凭恩典通过信得救,无论他在世上过着怎样的生活;最坏的罪犯也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凭信得救;邪恶能在一瞬间被抹除。这些和其它类似观念就是进入人的思维,并通过这虚假的起点或原则所确立的观念;它们以一个连续的链条从它延伸。但是,如果仁和生活是起点或第一个原则,那么看待这些观念的方式就会完全不同。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