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8256.此外,人的品性取决于他所过的仁爱生活,而非脱离仁爱生活的虔诚生活。所以仁爱的生活永远与人同在;但虔诚的生活不然,除非它与仁爱的生活一致。仁爱的生活永远与人同在,这一真理也可从主在这些经文中的话明显看出来:人子要在祂父的荣耀里,同着众使者来临。那时候,祂要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马太福音16:27)约翰福音:他们要出来;行过善的,复活进入生命;作过恶的,复活而受审判。(约翰福音5:29)这个真理也可从主在马太福音(25:31-46)中的话清楚看出来。
1439.创世记12:6.亚伯兰经过那地,直到示剑地方,摩利橡树林那里。那时,迦南人在那地。“亚伯兰经过那地,直到示剑地方”表示主的第二个状态,这时,示剑所表示的爱的属天事物向祂显现;“摩利橡树林那里”表示第三个状态,即第一种感知,也就是“摩利橡树林”;“那时,迦南人在那地”表示来自母亲的遗传之恶在祂的外在人中。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