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出埃及记15:1-27
1.那时,摩西和以色列人向耶和华唱这歌说,他们说,我要向耶和华歌唱,因祂高举自己;将马和骑马的投在海中。
2.耶是我的力量、诗歌,也成了我的拯救。这是我的神,我要为祂预备一个住处;是我父亲的神,我要尊崇祂。
3.耶和华是战士,祂的名是耶和华。
4.法老的战车、军兵,祂已抛在海中,特选的三级兵长都沉于红海。
5.深渊淹没了他们;他们好像石头坠到深处。
6.耶和华啊,你的右手大有力量;耶和华啊,你用右手摔碎仇敌。
7.你大发威严,摧毁那些起来攻击你的;你发出烈怒,吞灭他们如同碎秸。
8.因你鼻中的风,水便堆积起来,洪水直立如垒;深渊凝结于海心。
9.仇敌说,我要追袭,我要追上;我要分掳物,我的灵魂要充满它们;我要拔出剑来,我的手要赶出他们。
10.你用风一吹,海就把他们淹没;他们寻求深处,如铅在大水之中。
11.耶和华啊,众神之中谁能像你?谁能像你神圣威严,可颂可畏,施行奇事?
12.你伸出右手,地便吞灭他们。
13.你凭你的慈爱引领你所赎回的这百姓;你凭你的力量引领他们到你的圣所。
14.万民听见就发颤,疼痛抓住非利士的居民;
15.那时,以东的族长惊惶,摩押的强者被战兢抓住,迦南所有的居民都融化。
16.惊骇恐惧临到他们。耶和华啊,因你膀臂的巨大,他们如石头被砍掉,等候你的百姓过去,等候你所拥有的这百姓过去。
17.你要将他们领进去,在你产业的山上栽植他们。耶和华啊,就是你为你所造来居住的地方;主啊,就是你手所预备的圣所。
18.耶和华必作王,直到永永远远!
19.因为法老的马匹、战车和马兵下到海中,耶和华使海水回流到他们身上;惟有以色列人走在海中间的干地上。
20.亚伦的姐姐女先知米利暗,手里拿着鼓,众妇女也跟她出去拿鼓跳舞。
21.米利暗回应她们,你们要向耶和华歌唱,因祂高举自己,将马和骑马的投在海中。
22.摩西叫以色列人从红海往前行,他们出去到书珥的旷野,在旷野走了三天,找不着水。
23.到了玛拉,因苦不能喝水,因为它们是苦的,所以他给它起名叫玛拉。
24.百姓就向摩西发怨言说,我们喝什么呢?
25.摩西呼求耶和华,耶和华指示他一块木头,他把木头丢在水里,水就变甜了。耶和华为他定了律例、典章,在那里试验他。
26.又说,你若顺服听从耶和华你神的声音,又行祂眼中看为正的事,听从祂的诫命,守祂一切的律例,我就不将所加与埃及人的一切疾病加在你们身上,因为我是耶和华,你的医治者。
27.他们到了以琳,在那里有十二股水泉,七十棵棕树,他们就在那里的水边安营。
概览
8258.就内义而言,本章赞美了主,因为祂已经荣耀了祂的人身,将在来世侵扰善人的恶人投入地狱,将遭受侵扰的善人提上天堂。这些就是在这段预言之歌中内义所包含的事。
10146.“这要在耶和华面前”表来自主。这从以下事实清楚可知:在圣言中,“耶和华”是指主(参看9373节提到的地方)。“在耶和华面前”之所以表示来自主,是因为“在面前”表示同在,主随着对来自祂的属爱的良善和属信的真理被接受而同在。因此,“在主面前”表示来自主。诚然,主与每个人同在;然而,祂与善人同在的方式却不同于与恶人同在的方式。就善人而言,祂在他们源于信之真理的思维的一切细节和源于爱之良善的渴望的一切细节中同在,或说祂在他们出于信之真理所思考的一切细节和出于爱之良善所意愿的一切细节中同在。祂以这种方式同在:祂自己构成他们的信,祂自己构成他们的爱。因此,祂可以说住在他们里面,正如主自己在约翰福音中所说的那样:
真理的灵将与你们同住,也要在你们里面。你们就知道我在父里面,你们在我里面,我也在你们里面。有了我的诫命又遵守的,那人是爱我的。我们要到他那里去,并要在他那里作我们的住所。(约翰福音14:17, 18, 20, 21, 23)
但就恶人而言,主不是在一切细节中同在,因为他们没有信或仁。祂以一种泛泛的方式同在,这种同在赋予他们思考和意愿,以及只要停止邪恶就接受信和仁的能力。但只要他们不停止邪恶,祂似乎就缺席。祂似乎缺席的程度取决于信和爱之真理和良善缺乏的程度。正因如此,那些在天堂里的人经历主的同在,而那些在地狱里的人则经历祂的缺席。
而真相却是,不是主从人那里缺席,而人从主那里缺席。因为一个被邪恶主宰的人背离祂向后看,这时在他眼前的事物照着它们与主宰他的邪恶的密切程度而与他同在。事实上,来世没有空间,只有与人里面的思维和情感网络一致的空间的表象。这一切极像就光和热而言,这个世界的太阳的同在。太阳每时每季都一样同在,但当地球远离太阳时,光就会消失,而黑暗则会降临;首先到来的是晚上的阴影,然后就是夜间的黑暗。当地球没有与太阳直接连成一条线,而是成一定角度时,如冬天里的情形,热就会退去,而寒冷则到来;结果,地上的一切事物都变得不活跃并消亡。这也被称为太阳的缺席,而事实上,这是地球从太阳那里的缺席,不是空间上的缺席,而是就光和热的状态而言的缺席。提到这些现象是为了帮助说明这个问题。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