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8311.“万民听见”表各处所有陷入邪恶所生的虚假之人。这从“万民”的含义清楚可知,“万民”是指那些处于源于良善的真理之人,在反面意义上表示那些陷入邪恶所生的虚假之人(参看1259, 1260, 3295, 3581, 4619节)。之所以说“邪恶所生的虚假”,是为了将这些人与那些虽陷入虚假,然而却处于良善的人区分开来。那些陷入虚假,同时却处于良善的人就包括教会内那些陷入异端,但过着良善生活的人,以及教会外凡处于良善的人。这些人身上的虚假不是诅咒,除非它们是反对良善、摧毁良善的实际生活的那种虚假。然而,不反对良善的虚假本质上的确是虚假;但就生活的良善而言,当不反对良善时,它们几乎脱去了虚假的品质,这是通过它们应用于良善而实现的。因为这类虚假既能应用于良善,也能应用于邪恶。它们若应用于良善,会变得温和;若应用于邪恶,则变得刚硬;因为和真理能应用于邪恶一样,虚假也能应用于良善。所有真理,无一例外,都通过应用于邪恶而被歪曲。以唯信得救为例。这本质上是一个虚假,尤其在恶人当中,因为恶人认为仁之良善丝毫无助于救恩,从而将它排除在外。但这个虚假在那些过着良善生活的人当中变得温和,因为他们将其应用于良善,虽声称唯信得救,但这信若非与其果实共存,因而若非存在于良善所在的地方,就不是信。其它一切虚假都是这样。
接下来的经文都在论述那些沉浸于邪恶所生的虚假和虚假所带来的邪恶,并在主降世时被投入地狱的人。邪恶有很多种类,因此虚假也有很多种类,因为每种邪恶都有其依附于它的虚假。事实上,虚假是邪恶的产物,并作为邪恶的外在形式而存在,正如人的理解力是其意愿的外在形式。因为意愿通过理解力将自己带入光中,在那里赋予自己形状和形式,并通过内心形像来呈现自己,而这些内心形像则通过观念来呈现自己,这些观念又通过所说的话语来呈现自己。说这些事是为了叫人们知道,邪恶和所衍生的虚假有很多种类。首先,经上以“埃及人”之名来描述它们;现在,也就是在此处的这几节经文中,又以“非利士的居民”之名,以及“以东的族长”、“摩押的强者”、“迦南所有的居民”之名来描述;论及到他们,经上说,惊惶、战兢抓住他们,因为他们听见那些支持与仁分离之信,过着邪恶生活的人,就是“埃及人”所表示的那些人被投入地狱,并且他们将以同样的方式被投入地狱,好叫那些处于真理和良善的人能安然无恙地通过,并被引入天堂。这最后的事件由包含在这两节(16, 17)中的话来表示:惊骇恐惧临到他们。耶和华啊,因你膀臂的巨大,他们如石头被砍掉,等候你的百姓过去,等候你所拥有的这百姓过去。你要将他们领进去,在你产业的山上栽植他们,就是你的住处。
10128.“使它分别成圣”表为了接受主。这从“分别为圣”的含义清楚可知,“分别为圣”是指接受主。“分别为圣”之所以表示接受主,是因为唯独主是神圣的,因此,凡从主发出之物都是神圣的。因此,一个人接受良善,并以良善接受来自主的真理(它们都是神圣的)到何等程度,就接受主到何等程度。无论你说接受来自主的良善和真理,还是说接受主,都是一回事;事实上,良善和真理是主的,因为它们来自主,因此它们就是在天堂和教会中的主。唯独主是神圣的,一切神圣事物都是从祂发出的,因此接受祂就是分别为圣(参看9229, 9479, 9680, 9818, 9820, 9956, 9988, 10069节)。“分别为圣”表示接受主,这一点也可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经上说你“要作挽回祭,分别为圣”;因为“作挽回祭”或“赎罪祭”表示从邪恶和衍生的虚假中洁净,同时来自主的真理和良善的植入(10127节)。来自主的真理和良善的植入就是对祂的接受,因而是分别为圣。类似的话出现在本章的前面,即:他们要吃那些赎罪之物,好充满手,使他们分别为圣(29:33)。在那里,“赎罪之物”表示从邪恶及其虚假中洁净(9506, 10109节);“充满手”表示植入良善和真理,并将它们结合起来(10076节);因此,“分别为圣”表示接受来自主的良善和真理(参看10111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