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8337.“亚伦的姐姐女先知米利暗,手里拿着鼓”表出于信之良善将荣耀归于主。这从“米利暗”的代表,以及“女先知”和“手里拿着鼓”的含义清楚可知。“米利暗”是指信之良善,因为“摩西”代表直接从主发出的信之真理,因而代表内在真理;而“亚伦”代表间接从主发出的信之真理,因而代表外在真理(参看7009, 7089, 7382节);所以“米利暗”是指间接从主发出的信之良善;因为当男人代表真理时,他们的女人便代表良善(6014节)。由于米利暗和妇女代表外在良善,故经上补充说“亚伦的姐姐”,而不是说“摩西的姐姐”;此外,良善与真理之间的关系就姊妹弟兄的关系(3160节)。不过,要知道,当论述属灵教会时,女人代表良善,男人代表真理;而当论述属天教会时,女人代表真理,男人代表良善(4823节)。“女先知”是指施行教导的人(2534, 7269节),在此是指赞美主的人,或也可说,出于信之良善将荣耀归于祂的人,因为她像摩西和以色列的男人那样向耶和华歌唱;“歌唱”表示将荣耀归于8261, 8263, 8267节)。“手里拿着鼓”是指出于信之良善将荣耀归于,因为“鼓”论及属灵良善,或也可说,论及信之良善(4138节)。
在以前的时代,当敬拜神时,会用到许多种乐器,但有很多区别。一般来说,管乐器用来表达对良善的感情,弦乐器用来表达对真理的感情;这一切起源于每种声音与情感的对应关系。众所周知,有些种类的乐器用来表达一种属世情感,有些种类的乐器则用来表达另一种属世情感,当演奏出一段合适的旋律时,它们确实会激起这些情感。通晓音乐的人都知道这些事,也会恰当地利用它们。其原因在于声音的本质,以及它与情感的契合。人类最初不是通过科学和艺术,而是通过耳朵及其敏锐的听觉来了解它的。由此清楚可知,这种能力并非源于自然界,而是源于灵界;它源于按照真正的秩序流入自然界的事物与灵界的实际事物之间的对应关系。和谐的声音和它所取的各种形式对应于灵界中欢喜快乐的状态;那里欢喜快乐的状态源于情感,也就是灵界中对良善和真理的情感。由此可见,乐器对应于属灵和属天情感的快乐和愉悦,有些乐器对应于属天的情感,有些乐器对应于属灵的情感;关于这个主题,可参看前面的阐述和说明(418-420,4138节)。
至于具体的“鼓”,它对应于属灵良善,也就是真理之良善。这是因为,
鼓既不是弦乐器,也不是管乐器,而是由皮制成的,可以说是一根连续的弦乐器;此外,它的声音比弦乐器的声音更沉重、更深厚。这一点也可从圣言看出来,有些地方提到了“鼓”,如以赛亚书:
击鼓的喜乐止息,宴乐人的喧哗停止,弹竖琴的喜乐也止息了。(以赛亚书24:8)
“击鼓的喜乐”表示属于对信之良善的情感的快乐;“弹竖琴的喜乐”表示属于对信之真理的情感的快乐。耶利米书:
以色列的处女哪,我要再建立你,你就被建立;你必再装饰你的鼓,出去与欢乐的人一同跳舞。(耶利米书31:4)
“装饰鼓”表示出于属灵的良善将荣耀归于神,因为它论述的是“以色列的处女”所表示的属灵教会。
在以西结书也一样:
你曾在伊甸、神的园中,你鼓笛的手工在你那里,在你受造之日,它们就预备了。(以西结书28:13)
这论及推罗,推罗表示良善的认知或知识和真理的认知或知识,“鼓”表示对前者的情感,“笛”表示后者的喜乐。诗篇:
神啊,他们在圣所已经看见你行走,我神的行走。歌唱的行在前,作乐的随在后,都在击鼓的童女中间。(诗篇68:24, 25)
又:
你们当向雅各的神欢呼,放歌击鼓,弹起欢快的竖琴和弦琴。(诗篇81:1, 2)
又:
你们要向耶和华唱新歌,愿他们跳舞、用手鼓和竖琴赞美祂的名,愿他们歌颂祂。(诗篇149:1, 3)
此处“用手鼓赞美”表示出于属于对信之良善的一种情感的快乐而将荣耀归于;“用竖琴赞美”表示出于属于对信之真理的一种情感的愉悦而将荣耀归于。
又:
你们要击鼓、跳舞赞美祂,用丝弦的乐器和风琴赞美祂,用高声的钹赞美祂,用大响的钹赞美祂。(诗篇150:4, 5)
“要击鼓、跳舞赞美”表示出于信之良善和真理赞美;“用丝弦的乐器和风琴”表示出于真理和由此而来的良善。由于一切乐器皆对应于并表示属灵和属天情感的快乐和愉悦,所以许多诗篇都有一个标题,表明他们将如何歌唱,如“用丝弦的乐器”(Neginoth)、“用吹的乐器”(Nechiloth)、“调用八度”(Octave)、“调用女音”(Shigajon)、“用迦特乐器”(Gitthith)、“调用慕拉便”(Muth-labben)、“调用第八”(Sheminith)、“调用百合花”(Shoshannim)、“调用麻哈拉”(Machalath)。
41.他们当中有些人看到主后,被引到右前方;他们往前走的时候,说他们能看到一道光,远比以前所曾看到的更明亮、更纯净,任何光都不可能胜过它。当时此处正是傍晚。还有许多灵人这样说。天堂之光是大光,比地上的正午之光大出许多倍(AC 1117, 1521, 1533, 1619-1632, 4527, 5400, 8644)。天堂所有的光皆出自那里显为太阳的主(AC 1053, 1521, 3195, 3341, 3636, 3643, 4415, 9548, 9684, 10809)。从主的神性之爱的神性良善发出的神性真理在天堂显为光,并为那里提供所有光(AC 3195, 3222, 5400, 8644, 9399, 9548, 9684)。天堂之光既光照天使的视觉,也光照天使的理解力(AC 2776, 3138)。说天堂处于光和热,意思是说处于智慧和爱(AC 3643, 9399, 9401)。
9399.“摩西就取了血来,将血洒在百姓身上”表使人适合接受它。这从“祭物的血”和“洒在百姓身上”的含义清楚可知:“祭物的血”是指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如前所述(9393节);“洒在百姓身上”是指使人适合接受它,因为“洒”表示流入,因而表示适合。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不断流入一个人,并形成他的理解力;事实上,若你愿意相信,没有从主发出的神之真理的不断流入,人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学不到。因为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就是那光照人类心智并构成内在视觉,也就是理解力的光。这光因不断流入,故使每个人适合接受它。然而,那些接受它的人是过着一种良善生活的人,而那些不接受它的人是过着一种邪恶生活的人。即便如此,和前者一样,后者仍拥有看见并学习神性真理的能力,而且只要他们远离邪恶的行径,还拥有接受它的能力。这就是摩西洒在百姓身上的那一半血所表示的。
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就是那光照人类心智,并构成其内在视觉,也就是理解力的光(参看2776, 3167, 3195, 3636, 3643, 3993, 4405, 5400, 8644, 8707节)。在约翰福音中所表示的,也是这神性真理:
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进入世上的人。祂在世界,世界也是藉着祂造的,世界却不认识祂。(约翰福音1:9, 10)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圣言,也就是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
凡心智健全的世人都有学习神之真理的能力,因而只要他远离邪恶的行径,还有接受它的能力,正如大量经历使我知道的那样。因为在来世,所有人,无论恶人还是善人,无一例外,都能学习并明白何为真理,何为虚假,以及何为良善,何为邪恶。但恶人虽能明白何为真理和良善,却不想去明白;因为他们的意愿和那里的邪恶会对抗,觉得厌恶。因此,当独自一人时,他们就又陷入其邪恶的虚假,并憎恶他们所明白的真理和良善。这同样适用于那些在世上虽明白真理,却弃绝它们的人。我由此清楚看出,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不断流入人类心智,使它们适合接受它;事实上,人们远离爱自己爱世界的邪恶行径到何种程度,它就在何种程度上被接受。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