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8351.“百姓就向摩西发怨言”表试探的苦楚所造成的悲伤。这从“怨言”的含义清楚可知,“怨言”是指报怨,是在试探中所发出的那种,因而是指试探的苦楚所造成的悲伤。以色列人在旷野发怨言就描述了那些属于主的属灵教会之人在从侵扰中被释放之后所经历的试探,以及该教会成员注定要经历的试探。由于属灵的试探通常被带到绝望的地步(1787, 2694, 5279, 5280, 7147, 7166, 8165节),所以“发怨言”表示由于在试探中所感到的悲伤产生而报怨(参看出埃及记16:2, 3; 27:3; 民数记14:27, 29, 36; 16:11)。经上之所以说“向摩西发”,是因为它是向神性所发的怨言;“摩西”代表神性真理(参看6723, 6752, 6771, 6827, 7010, 7014, 7089, 7382节)。
至于那些属于属灵教会的人所经历的试探,以及该教会成员注定要经历的试探,要知道,无论信,还是仁,若不通过试探,绝无可能植入那些属于属灵教会的人。因为人在试探中会卷入与虚假和邪恶的争战。这些(虚假和邪恶)从地狱流入外在人,而良善和真理则从主通过内在人流入;内在人与外在人由此发生争战,这就是所谓的“试探”。外在人在何等程度上被带入顺服内在人的状态,信和仁就在何等程度上被植入;因为人的外在或属世层是来自内在人的真理和良善的容器。容器若没有得到适当调整,不能适应,就不会接受从内在所流入的任何东西,而是要么弃绝、要么毁坏、要么扼杀它;其结果就是没有重生。正因如此,试探是必须的,好叫人能经历重生,这是通过信和仁的植入,因而通过一个新意愿和一个新理解力的形成实现的。这也解释了为何“战斗”一词被用于主的教会。关于这个主题,可参看前面的阐述和说明(参看3928, 4249, 4341, 4572, 5356, 6574, 6611, 6657, 7090e, 7122, 8159, 8168, 8179, 8273节)。
10548.“于是,凡求问耶和华的,就到营外的会幕那里去”表关于教会和敬拜的真理和良善的一切指示都通过圣言的外在意义被赋予每个人,远离这个民族的兴趣所在的外在事物。这从“求问耶和华”、“会幕”和“营外”的含义清楚可知:“求问耶和华”是指接受关于教会和敬拜的真理和良善的指示,因为向耶和华的一切求问都是为了接受关于这些事的指示;“会幕”是指教会和敬拜的外在,如刚才所述(10547节);“营外”是指远离这个民族感兴趣的外在事物(10546节)。由此明显可知,“凡求问耶和华的,就到营外的会幕那里去”表示关于教会和敬拜的真理和良善的一切指示都通过圣言的外在意义被赋予,远离这个民族的兴趣所在的外在事物。
之所以说“通过圣言的外在意义”,是因为关于组成教会和构成敬拜的信和爱的真理和良善的一切指示,都是从外在意义获得的;还因为求问主就是请教圣言;主存在于圣言中,因为圣言是由来自祂的神性真理构成的,祂与天使,也与接受祂的教会成员同住在祂的神性真理中。
说“通过圣言的外在意义”的另一个原因是,外在意义同时包含圣言的一切内在事物,因而天堂和教会的一切真理和良善在里面,如前所示(10547节)。这就是为何会在最末和最低事物里面给出答复、作出启示(9905节)。此外,用于敬拜的教会的一切教义都是通过圣言的外在意义被赋予的。但它们只赋予那些在阅读圣言时从主获得光照的人。因为当他们如此行时,来自天堂的光就通过内在意义流入他们(参看9025, 9382, 9409, 9424, 9430, 10105, 10324, 10402, 10431节)。
之所以表示远离以色列民族的兴趣所在的外在事物,是因为圣言的外在意义在这个民族当中显得完全不同,因而以不同的方式被解释,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可以看出来:他们在其中看不到关于对主之信和对主之爱的任何东西,甚至看不到关于主自己或祂所提供的天堂的任何东西。他们所看到的一切,都涉及世俗和尘世事物,尤其涉及他们高于他人的显赫。原因在于,他们对外在事物感兴趣,对内在之物不感兴趣;像这样的人无法从内在看到任何东西。从内在来看就是用天堂的眼睛从主来看。由此明显可知,对这个民族来说,圣言、因而教会和敬拜的外在意义或外在远离真正的或就本身而言的圣言、教会和敬拜的外在。就内义而言,接下来直到11节描述的是这个民族的外在敬拜。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