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8398.“以色列人的全会众到了汛的旷野”表到达试探的另一个状态。这从“到了”、“以色列人的会众”、“旷野”和“罪”的含义清楚可知:“到了”是指“起行”所表示(参看8397节)的下一个阶段的一个点;“以色列人的会众”是指那些属于属灵教会的人(7843节);“旷野”是指经历试探时的一个状态;“罪”是指这个状态的本质;因为名字包含所论述的事物的整个本质,如前面各处所示。由于对缺乏食物和肉的怨言表示试探,吗哪和鹌鹑表示之后的安慰,所以“汛”表示什么就显而易见了,即表示作为由真理所产生的良善。因此,“汛”,即埃及的一座城市(汛的旷野由这城而得名),在反面意义表示由虚假所产生的邪恶。以西结书:
我必将我的忿怒倒在汛,就是埃及的力量上,并要剪除挪的众人。我必在埃及中使火着起,汛必大大痛苦,挪必被攻破,挪弗终日见仇敌。亚文和比伯实的少年人必倒在剑下,这些人必被掳掠。我在答比匿折断埃及诸轭的时候,那里的日子必变为黑暗。(以西结书30:15-18)
此处论述的是那些拥有记忆知识,却利用它们来孵化产生邪恶的虚假之人;“埃及”在此是指记忆知识;“汛”是指由虚假所产生的邪恶;“挪”是指产生邪恶的虚假。
此处隐藏着比显现在文字上的更深的一层意义,对此,单单考虑这一点,谁都能看出来,即:圣言是神性,若没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在其中,那么它几乎没有任何可理解的意义,更没有包含神圣之物的意义。由此很清楚地看出,在圣言中,名字是对真实事物的描述,这些描述提供了适合来自耶和华的圣言的一个总体或笼统的意义。凡承认圣言是神性的人只要愿意理性思考,或出于一种得到些许光照的理解力下结论,都无法否认这一点。
9716.“长五肘,宽五肘”表由良善和真理同等构成。这从“五”、“长”和“宽”的含义清楚可知。“五”是指同等,因为当两个维度彼此相同时,如此处的长和宽,所表示的是同等。坛的长和宽之所以都是五肘,是因为“五”与“十”、“一百”、“一千”所表相同;这些数字都表示大量、全部,完全或完整之物;在论述主的至高意义上则表示无限之物。“五”也具有大致相同的含义,因为复合数与构成它们的简单数所表相同,简单数因此类似于它们的复合数(5291, 5335, 5708, 7973节);“十”、“一百”和“一千”表示大量、全部,完全或完整之物(参看2636, 3107, 4400, 4638, 8715节);“五”也是(5708, 5956, 9102节);当论及神性时,“一千”表示无限之物(2575节)。“长”是指良善(1613, 9487节);“宽”是指真理(1613, 3433, 3434, 4482, 9487节)。由此明显可知,“长五肘,宽五肘”表示由良善和真理同等构成。当真理补足良善,良善补足真理时,因而当良善和真理行如一体,形成一个婚姻,如主使它们在天堂里如此时,就说“良善和真理同等”。这一点可通过人的意愿和理解力来说明。当理解力与意愿行如一体时,也就是当人感觉真理是良善补足物,良善是真理的补足物时,他就同等地享有良善和真理。此外,理解力致力于感知发自良善的真理,意愿则致力于感知存在于真理里面的良善。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