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8429.“向耶和华所发,我们算什么,你们竟向我们发怨言呢”表这些报怨是向神性发的,而不是向那些代表神性的人发的。这从以下事实和“怨言”的含义清楚可知:“耶和华”表示神性,在此表示摩西和亚伦所代表的神性真理;“怨言”是指报怨,如刚才所述(8428节)。由于经上说他们向耶和华,而不是摩西和亚伦发怨言,所以意思是说,他们向摩西和亚伦所代表的神性真理发怨言(8425节),而不是向那些代表它的人发怨言。这也解释了为何下一节经文说:我们算什么,你们的怨言不是向我们发的。因为代表神性的人相对神性来说,什么也不是。此外,当进行代表的人代表神性说话时,那些向他发怨言的人不是向这个人发怨言,而是向神性发怨言。
709.此处用“耶和华”这个名,是因为现在的主题是仁。在前一章,从第9节到末尾,经上都是说“神”,而非“耶和华”,因为那里论述的主题是“挪亚”,或被称为“挪亚”的教会成员在理解力事物方面的预备,这些事物属于信。而此处论述的主题是他在意愿事物方面的预备,这些事物属于爱。当论述的主题是理解力的事物,或信之真理时,经上就用“神”这个名;但当论述的主题是意愿的事物,或爱之良善时,经上则用“耶和华”这个名。因为构成教会的,不是理解力或信的事物,而是属于爱的意愿的事物。耶和华存在于爱和仁,而非信里面,除非这信是爱或仁之信。这也是为何在圣言中,信被比作“夜”,爱被比作“昼”;如在创世记第一章,论到“(两个)大光”,经上说表示爱的“大光”或日管昼,而表示信的“小光”或月管夜(创世记1:14, 16)。在先知书也一样(如耶利米书31:35; 33:20; 诗篇136:8, 9; 启示录8:12)。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