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8483.“摩西便向他们发怒”表所以他们厌恶神之真理。这从“发怒”的含义清楚可知,当指着代表神之真理的摩西来说时,“发怒”是指厌恶它(参看5034, 5798节)。表面上看,好像主厌恶或转身离去;而事实上,是人转身离去(参看5798节)。在圣言中,向人所发的怒气、忿怒,甚至烈怒经常归因于耶和华;而事实上,耶和华只向人发出纯粹的爱和纯粹的怜悯,不发一丝怒气。在圣言,如此谈论祂是由于表象;因为当人们反对神性,并因此切断爱与怜悯的流注时,就陷入惩罚的痛苦和地狱。这一点看似缺乏怜悯,像是由于他们所行的邪恶所招致的神性那一方的报复;而事实上,这种东西丝毫不在神性里面,只在邪恶本身里面。关于这个主题,可参看前面的说明(1857, 2447, 6071, 6832, 6991, 6997, 7533, 7632, 7643, 7679, 7710, 7877, 7926, 8197, 8214, 8223, 8226-8228, 8282节)。由此明显可知,“摩西便向他们发怒”表示他们厌恶神之真理。
10131.“这就是你每天所要献在坛上的”表在天堂和教会中,总体上涉及对主的接受之物。这从“这就是你每天所要献在坛上的”的含义清楚可知,“这就是你每天所要献在坛上的”是指在天堂中,总体上涉及对主的接受之物。因为“坛”表示天堂里的主之神性(参看10129节),因而也指对祂的接受;而“这就是你所要献在坛上的”表示总体上涉及它之物。因为接下来的话论及要每天献上的羔羊燔祭,这些供物代表总体上涉及对主的接受之物。“羔羊”表示纯真之良善,纯真之良善是唯一接受主的东西,因为没有纯真之良善,对主的爱是不可能存在的,对邻之仁,以及凡含有生命在里面的信也是不可能存在的,总体上凡含有神性之物在里面的良善同样不可能存在(参看10021节提到的地方)。这就是为何“这就是你每天所要献在坛上的”表示在天堂和教会中,总体上涉及对主的接受之物。当说到“天堂”时,也是指教会,因为主在地上的天堂就是教会;教会在谁里面,天堂也在谁里面;因为主在他里面;主在哪里,天堂就在哪里。此外,教会与天堂构成一体,因为它们联结在一起,不可分割,彼此依赖。将它们联结在一起的,是圣言;圣言有主在里面,主就是圣言(约翰福音1:1ff)。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