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8487.“日头一发热,它就融化了”表它照着贪欲增长的程度而逐渐消失。这从“日头发热”和“融化”的含义清楚可知:“日头发热”是指正在增长的贪欲,如下文所述;“融化”是指消失。“日头发热”之所以表示正在增长的贪欲,是因为“日头”在正面意义上表示天堂之爱。“日头”表示天堂之爱的原因在于,在来世,主是太阳,而来自这太阳的热是爱之良善,光是信之真理。主是一轮太阳,天堂之爱来自这太阳(参看1053, 1521, 1529-1531, 2120, 2441, 2495, 3636, 3643, 4060, 4321e, 4696, 5084, 5097, 5377, 7078, 7083, 7171, 7173, 7270节)。因此,“日头”在反面意义上表示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来自这太阳的“热”或“发热”在这层意义上表示贪欲。
必须简要解释一下此处所描述的事,即“吗哪”所表示的真理之良善照着贪欲增长的程度而逐渐消失,就是“日头一发热,它就融化了”所表示的,是何性质。当一个属灵教会成员正经历试探时,真理之良善或属灵良善虽被赐给他;但属于构成他以前生命的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的一切快乐扼杀这良善,因为它们是对立面,故纯粹的真理之良善无法长期与这个人同住,而是被主通过属于构成他以前生命的这两种爱的快乐而缓和。因为这良善若不以这种方式被缓和,对他来说,就会变得令人不快,因而变得令人厌恶。这就是天堂的良善在那些正经历重生的人中间一开始的样子。因此,自我之爱与尘世之爱的快乐上升到何等程度,天堂之爱的良善就消失到何等程度,因为如前所述,它们是对立面;反过来也是一样。
这解释了为何天堂存在状态的变化,世上时辰和季节的变化就对应于这状态的变化(8426节),又为何那里的人通过这些变化又回到属世乐趣的快乐中。因为没有这些状态的变化,天堂之爱的良善可以说会变得枯竭,毫无价值。但当它通过属世快乐一次或分阶段地被缓和时,情况就不同了。这就是为何一开始,当每日早晨吗哪被赐给以色列人时,鹌鹑也在晚上被赐给他们;因为“鹌鹑”表示属世快乐,也表示贪欲的快乐(8452节)。
要知道,天堂里的人到了晚上所回到的贪欲不是与天堂良善对立的贪欲,而是在某种程度上与这良善相一致的贪欲。因为它们是相当慷慨地给予好处并从中获得某种荣耀的快乐,然而,这些快乐含有服侍他人的善意和渴望。它们也是居家装饰和个人服饰上的华丽的快乐,以及许多其它类似快乐。这类快乐不是毁灭天堂之爱的良善的快乐,尽管它们的确会使它黯然失色。但最终,照着此人重生的程度,它们会变成天堂良善的最低层。此时,它们不再被称为“贪欲”,而是被称为“快乐”。若不通过这类快乐加以缓和,天堂之爱的良善可以说会变得枯竭,之后变得令人厌恶,如同毫无价值的东西,这一点由以色列人称吗哪为枯竭的食物,淡薄的食物来表示,如在摩西五经中,当鹌鹑不再赐给他们时,我们所读到的:
中间的乌合之众起了贪欲,以色列人又哭号说,谁给我们肉吃呢?现在我们的灵魂枯竭了,除这吗哪以外,在我们眼前并没有别的东西!(民数记11:4, 6)
又:
百姓攻击神和摩西说:你们为什么把我们从埃及领上来,使我们死在旷野呢?这里没有食物,没有水,我们的灵魂厌恶这淡薄的食物。(民数记21:5)
申命记:
耶和华苦炼你,任你饥饿,将你和你列祖所不认识的吗哪赐给你吃,好教导你,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人活着乃是靠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申命记8:3)
“吗哪”和“无酵饼”是一个意思,“无酵饼”表示从虚假当中洁净出来的良善(8058节)。这种饼因同样的原因而被称为“困苦饼”(申命记16:3)。由此可见,当如何理解“日头一发热,它就融化了”所表示的真理之良善照着贪欲增长的程度而逐渐消失这句话。
5323.“有人在他前面喊着:跪下”表经由信而来的承认,以及崇拜。这从“喊”和“跪下”的含义清楚可知:“喊”是指经由信而来的承认,如下文所述;“跪下”是指崇拜,因为在原文,“跪下”表示“屈膝”,而屈膝就是崇拜。事实上,属于意愿,因而属于爱或情感,随之属于生命的一切内在努力都有与它们相对应的外在行为或举止。这些行为和举止都是从外在事物与内在事物的实际对应关系中流出的。带来谦卑,并由此带来崇拜的神性敬畏,也有相对应的行为或举止,即屈膝,向前屈膝下跪,以及身体俯伏在地。在这种状态下,如果崇拜出自真正的谦卑,如果谦卑出自真正的神圣敬畏,就会有一种灵人的缺席,这会导致属灵层与属世层联结、因而膝盖所在的边界或中间区域处的关节的下跌。因为膝盖以下的部位对应于属世事物,而膝盖以上的部位则对应于属灵事物。正因如此,屈膝是代表崇拜的一种标志。对属天人来说,这种行为是自发的;但对属灵人来说,这是他们意愿的有意行为。
在以前的年代里,当国王乘战车经过时,人们会在他们面前屈膝下跪,因为国王代表主的神性真理,而“战车”表示祂的圣言。当人们知道它代表什么时,这种崇拜的仪式就开始了;那时,国王并不认为这种崇拜是给他们本人的,而是给他们的王权;这王权不同于他们本人,只是附在他们身上。附在他们身上的王权是律法,由于律法来源于神性真理,所以只要国王是律法的守护者,这律法就附在这个王身上而受崇拜。因此,国王除了将守护律法的职责归给自己外,并不将任何王权归给自己。他越是远离这守护的职责,就越远离王权,因为他知道,除了律法以外,基于任何其它理由或来自任何其它源头的崇拜,即律法本身所受的崇拜之外的任何其它崇拜都是偶像崇拜。王权表示神性真理(参看1672, 1728, 2015, 2069, 3009, 3670, 4581, 4966, 5044, 5068节),因而王权是律法,律法本身就是一国居民所要照之生活的真理。由此可见,“跪下”或“屈膝下跪”表示崇拜。
由于“喊”也是一种对应于信所产生的一种活的称谢或承认的行为,所以当需要作出这种称谢或承认的外在标志时,喊也是古人所遵循的习俗。因此,在圣言的各个地方,当与信所产生的称谢和承认有关时,经上就会提到“喊”或“呼喊”。如经上论到施洗约翰说:
约翰为耶稣作见证,喊着说,这就是我曾说,那在我以后来的,反成了在我以前的,因祂本来在我以前。我就是那在旷野有人声喊着说,修直主的道路的。(约翰福音1:15, 23)
同一福音书:
他们就拿着棕树枝,出去迎接祂,喊着,和散那!奉主名来的以色列王是应当称颂的!(约翰福音12:13)
路加福音:
耶稣对法利赛人说,若是这些人不作声,这些石头也会喊起来。(路加福音19:40)
由于“喊”表示信所产生的承认,因而表示由这承认所产生的接受,所以关于主,我们有时会读到,祂“喊着说”,如约翰福音(7:28,37;12:44);还有以赛亚书:
耶和华必像勇士出去,必像战士激动热心,要喊叫,大声呐喊。(以赛亚书42:13)
“喊”在反面意义上表示缺乏承认,因而表示厌恶(参看5016, 5018; 5027节);这种用法与虚假有关(2240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