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8497.“所剩下的要给自己留着,存放到早晨”表那时仿佛来自他们自己之物的一切良善和真理的享受。这从“所剩下的要存放到早晨”和“给自己留着”的含义清楚可知。“所剩下的要存放到早晨”是指作为安息日的享受;它之所以表示良善和真理的享受,是因为他们要把剩下的所烤所煮之物存放起来,到安息日吃;因为“烤”表示良善的准备,“煮”表示真理的准备,如刚才所示(8496节);“吃”表示享受并变成人自己的(3168, 3513e, 3596, 3832, 4745, 7849节)。“给自己留着”是指它(即享受)仿佛来自他们自己的东西。这些话之所以表示这些事,是因为从主流入的良善和真理被结合在一起,可以说变成此人自己的。天堂,也就是天堂里的人与主的结合就是这样。之所以说“仿佛来自他们自己的东西”,是因为信与仁之良善不可能被赋予世人或天使,以至于成为他们自己的,因为世人和天使只是接受者,或适合从主接受生命,因而接受来自祂的良善和真理的形式。生命本身并非来自其它源头;生命因来自主,故无法被归给到似乎是人自己的地步。然而,那些住在主里面的人明显发觉生命是流入的,因此发觉良善和真理也是流入的,因为这些包含在这生命中。生命之所以似乎是人自己的,是因为主出于神性之爱愿意将祂自己的一切都赐予并联结于人,只要这一切能实现,祂就把它进行联结。被主所赐予的这人自己的东西就被称为天堂的自我(参看731, 1937, 1947, 2882, 2883, 2891, 3812e, 5660节)。
1919.“亚伯兰对撒莱说”表示感知,这从前面的阐述(1898节)清楚可知。“亚伯兰对撒莱说”这句话代表并表示主的感知;而“撒莱对亚伯兰说”这句话代表源于这感知的思维,或说受这些感知启发的思维;思维来自感知,或说感知启发主的思维。那些拥有感知的人所具有的思维并非来自其它源头,或说感知是他们思维的唯一源头。然而,感知是一回事,思维是另一回事。为了看到它们是不同的,以良心为例来说明。
良心是对从主通过天堂流入之物的一种总体、因而模糊的指示。所流入的那些事物在内层理性人中显现,在那里可以说笼罩在云雾中;这云雾是由关于信之真理和良善的表象和谬误产生的。思维虽不同于良心,却是从良心流出的,因为那些有良心的人照着良心思考和说话。思考几乎就是解释良心告诉我们的东西,或说解释构成良心的各种事物,并把它们分解转化为思维或观念,然后转化为词语。正因如此,主将那些有良心的人保守在对邻舍的良善思维中,并阻止他们对邻舍思想邪恶。因此,良心只能存在于那些爱邻如己,并对信之真理拥有良善思维的人里面。这个例子说明了良心如何不同于思维,顺带也说明了感知如何不同于思维。
主的感知直接来自耶和华,因而来自神性良善;而祂的思维则来自直觉真理和对它的情感,如前所述(1904, 1914节)。主的神性感知无法以任何概念,甚至无法以天使的概念来理解,所以它是无法描述的。与主的感知相比,天使的感知(在1384等,1394, 1395节中有描述)几乎没有。主的感知因是神性,故是对天上的一切事物的一种感知,因而也是对地上的一切事物的一种感知,因为秩序、联系和流注是这样:凡对天上的事物拥有感知的人,也对地上的事物拥有感知。
但主的人身或人性本质与祂的神性本质合一,同时变成耶和华之后,主就超越了所谓的感知,因为祂高于存在于天上,并从那里存在于地上的秩序。耶和华就是秩序的源头,所以可以说,耶和华是秩序本身。祂独自或从自己掌管秩序,不仅像人们所以为的那样从总体上掌管,甚至还从最小细节上掌管,因为总体来自这些细节,或说最小细节构成总体。谈论一个总体,却又把细节从它那里拿走,无异于在谈论一个没有部分在里面的整体,因而无异于在谈论不包含任何东西的某种事物。因此,声称主的规定是普遍的,总体上的,而不是具体细节上的,这完全是错误的,纯粹是所谓的没有对象的空虚概念,或凭空想象。因为从总体上,而不从最小细节上规定和掌管,就是完全不规定和掌管任何东西。这是一个哲学真理;然而,说来奇怪,哲学家们自己,包括最著名的,却以不同的方式理解这个问题,并以不同的方式思考。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