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8620.“你要将这话写在书上作记念”表作为永恒的纪念。这从“记念”和“写在书上”的含义清楚可知:“记念”是指用来提醒或留在记忆中使人想起的东西(参看8066, 8067节);“写在书上”是指作为永恒的纪念。这就是以赛亚书中“写在书上”的含义:
现今你去,在他们面前将这话写在版上、记在书上,为今后的时期,直到永永远远。(以赛亚书30:8)
由于“写在书上”表示纪念,所以经上说忠信者被“写在生命册上”;因为“神的纪念”表示救赎,“不纪念”或“忘记”表示诅咒。关于生命册(或案卷、册、书卷),我们在这些经文读到:
亘古常在者坐着要行审判,案卷都展开了。(但以理书7:9, 10)
但以理书:
那时,你的百姓凡名录在册上的,必得拯救。(但以理书12:1)
诗篇:
愿你在他们的罪上加罪,不容他们抵达你的公义。愿他们从生命册上被涂抹,不得记录在义人之中。(诗篇69:27, 28)
启示录:
凡得胜的,必这样穿白衣,我也必不从生命册上涂抹他的名。(启示录3:5)
又:
只有写在羔羊生命册上的才得进入新耶路撒冷。(启示录21:27)
又:
我看见案卷展开了,并且另有一卷展开,就是生命册。死了的人都凭着这些案卷所记载的,照他们所行的受审判。他们都照各人所行的受审判。若发现有人没记在生命册上,他就被扔在火湖里。(启示录20:12, 13, 15;以及13:8; 17:8).
人若不藉着内义知道生命册是什么,以及何谓死了的人照之受审判的“案卷”,就不可能有其它任何概念,只知道天上有这样的案卷,它们上面记着所有人的行为,对它们的记忆就这样得以保存。然而,当上述经文中的“案卷或册”不是指书籍,而是指对他们所曾做过的一切事的回忆。因为每个人都将对自己一切行为的记忆,也就是他的生命册带到来世(2474节)。但没有人能照行为审判任何人,唯独主能。因为一切行为都是从最终原因(或目的)发出的,这原因(或目的)就深深隐藏在里面。人照这些原因受审判;除了主之外,没有人知道这些原因;这就是为何审判唯独属于主。这也是启示录中这些话所表示的:
我看见坐宝座的右手中有书卷,里外都写着字,用七印封严了。我又看见一位大力的天使大声宣传,有谁配展开那书卷,揭开那七印呢?长老中有一位对我说,看哪,犹大支派中的狮子,大卫的根,他已得胜,能展开那书卷,揭开那七印。他既拿了书卷,他们唱新歌,你配拿书卷,配揭开七印。(启示录5:1, 2, 5, 8, 9)
由此可见,“写着字的书卷”表示每个人行为的展现。诗篇中所提到的册子具有类似含义:
所定的日子都写在你册子上。(诗篇139:16)
10131.“这就是你每天所要献在坛上的”表在天堂和教会中,总体上涉及对主的接受之物。这从“这就是你每天所要献在坛上的”的含义清楚可知,“这就是你每天所要献在坛上的”是指在天堂中,总体上涉及对主的接受之物。因为“坛”表示天堂里的主之神性(参看10129节),因而也指对祂的接受;而“这就是你所要献在坛上的”表示总体上涉及它之物。因为接下来的话论及要每天献上的羔羊燔祭,这些供物代表总体上涉及对主的接受之物。“羔羊”表示纯真之良善,纯真之良善是唯一接受主的东西,因为没有纯真之良善,对主的爱是不可能存在的,对邻之仁,以及凡含有生命在里面的信也是不可能存在的,总体上凡含有神性之物在里面的良善同样不可能存在(参看10021节提到的地方)。这就是为何“这就是你每天所要献在坛上的”表示在天堂和教会中,总体上涉及对主的接受之物。当说到“天堂”时,也是指教会,因为主在地上的天堂就是教会;教会在谁里面,天堂也在谁里面;因为主在他里面;主在哪里,天堂就在哪里。此外,教会与天堂构成一体,因为它们联结在一起,不可分割,彼此依赖。将它们联结在一起的,是圣言;圣言有主在里面,主就是圣言(约翰福音1:1ff)。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