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8625.“又说,因为亚玛力的手攻击耶的宝座”表因为他们想对主的属灵国度施暴。这从“手攻击某人”和“耶的宝座”的含义清楚可知:“手攻击某人”是指施暴;“耶的宝座”是指主的属灵国度。“耶的宝座”之所以表示主的属灵国度,是因为“宝座”论及主的王权;而主的属灵国度就对应于祂的王权。有两种职分论及主,就是祭司和君王或王权。属天国度对应于祂的祭司职分,属灵国度对应于祂的王权;因为主凭神性良善而被称为“祭司”,凭神性真理而被称为“君王”。这后者,即神性真理就包含在“基督”这个名中,而神性良善则包含在“耶稣”这个名中(参看1728, 2015, 3004, 3009, 6148节)。“宝座”论及主的王权,因而论及祂的属灵国度,这同样适用于“耶”(至于“宝座”表示什么,可参看5313节;“耶”表示什么,可参看8267节)。
至于此处所表示的具体主题,即:“亚玛力”所代表的那些人,就是沉浸于内层邪恶所产生的虚假的地狱恶魔,想要对主的属灵国度施暴,这一点在前面已经解释了(8593, 8622节)。那些沉浸于这种邪恶的虚假之人无法与那些属于属灵教会的人保持分离,直到主降世,并在自己里面将人身变成神性。当祂如此行时,他们就被关在地狱里,永远无法从那里上来;此外,通过流注所实现的与该教会的联系也被完全夺走了。因为属灵教会成员在信之真理上处于模糊状态;他将它视为真理,是因为教会就是这么说的,而不是因为他发觉它是真理。与这些人同在的这真理变成良善,从而构成他们的良知。如果恶毒的恶魔真的流入他们的模糊,他们就会以上千种方式摧毁这种良知;因为他们不会作用于那里的信之真理,而是作用于情感本身。他们无论在哪里发现对良善的情感的任何东西,都会立刻扭曲它,并且做得如此隐密,以至于根本察觉不出来。他们攻击这个人的根本目的。简言之,他们的恶毒无法形容;可以将它比作一种看不见的致命毒药,这毒药直接渗透到骨髓。关于这些恶魔,蒙主的神性怜悯,我将在几个章节末尾通过经历予以详细说明。
3995.“从母山羊中挑出有斑的、有点的”表此后,有虚假和邪恶混杂在里面的一切真理之良善都将是“雅各”的。这从“点”、“斑”和“山羊”的含义清楚可知:“点”是指虚假;“斑”是指邪恶,如前所示(3993节);“母山羊”是指真理的良善,或信之仁(3519节)。这一切都将是“雅各”的,这一事实也由接下来的这句话,即“这些就算我的工价”来表示。
现简要讨论何谓真理的良善,或信之仁。当人正在重生时,表面上看,似乎信之真理占据优先地位,仁之良善是次要的;不过,一旦他重生了,那么很明显,仁之良善占据优先地位,信之真理则是次要的。前者是表象,后者是真相(参看3539, 3548, 3556, 3563, 3570, 3576, 3603, 3616, 3701节)。因为当人正在重生时,他通过自己所学到的真理行善,因为他通过真理学习何为良善。然而,行善的其实是在里面的良善,因为良善正从主通过内在途径,也就是通过灵魂的途径流入;而真理则通过外在途径,或通过感官,就是属于身体的感官途径流入。通过外在途径进入的真理被在里面并与之结合的良善所接纳,这种活动甚至一直持续到此人已经重生。然后就发生反转,真理通过良善进行。由此明显可知何为真理的良善,何为良善的真理。这也解释了为何如今这么多人声称仁之良善是信之果实;因为在重生之初,表面看上去的确是这样。这些人便从表象得出这个结论,别的什么都不知道,因为正在重生的人很少,并且除了已重生,也就是处于对良善的情感,或处于仁爱的人外,没有人能知道这一点。他能通过对良善的情感或仁爱清楚看出并觉察到这一点;然而,那些未重生的人甚至不知道何为对良善的情感,或仁爱;反而推理它,如同推理某种对他们来说很陌生或与他们无关的事物。因此,他们称仁为信之果实,而事实上,信是仁的产物。然而,对简单人来说,知道谁在先,谁在后并不那么重要,只要他们过着仁爱的生活即可;因为仁是信的生命。
此处“羊群中的羊”(member of the flock)不仅是指羔羊,还指绵羊、小山羊、母山羊、公绵羊和公山羊,尽管经上只提及羔羊和母山羊。经上唯独提及这些,是因为“羔羊”表示纯真,“母山羊”表示信之仁,这些是此处在内义上所论述的主题。这也是为何在原文,“点”是用一个也表示“羔羊”的词来表述(如以赛亚书 40:10, 11);而“斑”是用一个也表示“牧人”的词来表述(如列王纪下3:4;阿摩司书1:1)。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