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8861.“神吩咐这一切的话说”表为天上和地上之人的神之真理。这从“耶和华吩咐的话”的含义清楚可知,“耶和华吩咐的话”是指神之真理,因为神所说的话无非是真理。也正因如此,神之真理被称为“圣言”,“圣言”就是主,正如约翰福音中(1:1)所说的,因为当主在世时,祂就是神性真理本身,后来等到祂得了荣耀,就变成神性良善;从这时起,一切神性真理皆从祂发出。这神性真理作为光来到天使面前,这光还光照我们的内在视觉,也就是理解力。
这种内在视觉因看不到属世事物,而是看到属灵事物,故以真理为它的对象。在属灵的理解层面,它以被称为信之真理的属灵真理为它的对象。但在属世的理解层面,它以涉及一个人作为公民的角色的真理,也就是与公正有关的真理,以及涉及一个人在私人生活中的角色的真理,也就是与品行或信誉有关的真理,最后以属世真理,也就是由外在感官,尤其视觉所感知到的对象所形成的结论为它的对象。由此可见真理遵循哪种次序,所有真理,无论集合在一起的,还是单个的,都来源于神之真理,神之真理是万物的内在初始。此外,它们所在的形式也来源于同一源头,因为这些形式被造来接受并包含它们。这一切表明当如何理解约翰福音(1:1-3)中的这一教导:万物是藉着圣言造的;因为神之真理是至高无上的本质实体,是独一的真正实质,万物都皆通过这实体、实质而产生。
635.前一节和本节经文所说的表示,在大洪水前的教会末后的日子里,对真理的一切理解和对良善的意愿都消失了。大洪水前的人们充满可怕的说服和污秽的欲望,以至于看不到这些良善和真理的一丝痕迹。但那些被称为“挪亚”的人当中尚留有余剩;然而,这些余剩无法产生属于理解力或意愿的任何事物,只能产生理性真理和属世良善。因为余剩的运作取决于一个人的性质。这些人能通过余剩得以重生。说服不会阻止或吞没主经由余剩的活动,但说服或根深蒂固的虚假假设会妨碍所有这些活动;除非它们事先被根除,否则人永远不可能重生。关于这些问题,蒙主的神性怜悯,容后再述(660-661, 792-806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