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属天的奥秘 #904

904.“神对挪亚说

904.“神对挪亚说话”表示主与该教会成员的同在,这从圣言的内义清楚看出来。主对每个人说话,因为凡人所意愿和思考的良善和真理都来自主。至少有两个恶灵和两位天使与每个人同在。恶灵激活他的邪恶,而天使则灌输良善和真理。天使所灌输的一切良善和真理都是主的;主以这种方式不断对人说话,只是与这个人说话迥然不同于与那个人说话。对那些让自己被恶灵带走的人来说,主说话时仿佛不在场,或离得太远,以至于几乎不能说祂在说话。但对那些正被主引领的人来说,祂如同一个完全在场的人那样说话。这一点从以下事实足以清楚看出来:没有人能思考任何良善和真理,除非从主。
主的同在取决于一个人爱邻舍和拥有信仰的程度。主就存在于对邻之爱里面,因为祂存在于一切良善中,而不是存在于没有爱的所谓信仰中。没有爱和仁的信是被割裂或分离之物。哪里有结合,哪里必有结合的媒介,这媒介只能是爱和仁。谁都能从以下事实清楚看出这一点:主怜悯每个人,爱每个人,希望让每个人永远幸福。因此,人若缺乏使他怜悯别人,爱他们,希望让他们幸福的那种爱,就无法与主结合,因为他一点也不像祂,决不是祂的形像。以信的名义仰望主,同时却又憎恨邻舍,等于不但站得远远的,而且在他自己与主之间还有一道地狱般的鸿沟;他若想再靠近一点,就会掉进这个鸿沟,因为正是对邻舍的憎恨构成了介于中间的地狱般的鸿沟。
一旦人开始爱邻舍,主就与他同在。主存在于爱中;人拥有爱到何等程度,主的同在就到何等程度;主的同在到何等程度,就在何等程度上对人说话。人只知道他从自己思考;殊不知,他并没有从自己获得一个思维观念,甚至没有获得一个观念的一丝一毫。相反,他通过恶灵从地狱获得邪恶和虚假,通过天使从主获得良善和真理。这就是流注,人的生命,因而其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都经由这个渠道而来。从这一切考虑清楚可知“神对挪亚说话”表示什么。祂对某人说是一回事(如创世记1:29; 3:13-14, 17; 4:6, 9, 15; 6:13; 7:1),而祂对某人说话是另一回事。此处祂“对挪亚说话”表示祂同在,因为现在论述的主题是重生之人,他已经被赋予仁爱。

宇宙星球 #44

44.我想知道水星人

44.我想知道水星人的脸和身体什么样,是否和我们地球上的人一样。于是,一个女人出现在我眼前,她很像我们地球上的女人。她的脸很漂亮,但比我们地球上女人的脸要小;她的身材也更苗条,个子一样高。她头戴一条亚麻围巾,很整洁但不雅致。一个男人也显出来;他的身材也比我们地球的男人苗条。他身穿一件紧贴身体的深蓝色衣服,两边没有褶皱或隆起。我被告知,这就是这个星球之人的身体形式和穿着。后来,我又看见他们的公牛和母牛的种类,和我们地球上的差不多,只是更小一点。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更像是雌鹿和雄鹿。

属天的奥秘 #2496

创世记20:1-18

创世记20:1-18
1.亚伯拉罕从那里向南地迁移,就住在加低斯和书珥之间,寄居在基拉耳。
2.亚伯拉罕论到他的妻子撒拉说,她是我的妹子;基拉耳王亚比米勒派人把撒拉取了去。
3.夜间,神在梦中来到亚比米勒那里,对他说,看哪,你要死了,因为你所取的那女人,她是嫁了丈夫的。
4.亚比米勒还没有亲近她;他说,主啊,连公义的民族你也要杀害吗?
5.他岂不是自己对我说,她是我的妹子吗?连她自己也说,祂是我的哥哥。我做这事是心正手洁的。
6.神在梦中对他说,是的,我知道你作这事是心中正直,我也拦阻你犯罪得罪我;所以我不容许你接触她。
7.现在你把这人的妻子还回去,因为他是先知;他要为你祷告,你才可以存活。你若不把她还回去,你当知道,你和你所有的人必要死。
8.亚比米勒清晨早早起来,召了他的众臣仆来,在他们耳边将这一切话都说了;这些人都非常害怕。
9.亚比米勒召了亚伯拉罕来,对他说,你对我们作的是什么事?我犯什么罪得罪了你,你竟给我和我的国招来大罪?你向我行了不该行的事了。
10.亚比米勒对亚伯拉罕说,你看见什么才做这事呢?
11.亚伯拉罕说,因为我说,这地方必定没有对神的惧怕,他们必为我妻子的缘故杀我。
12.况且她也实在是我的妹子,是我父亲的女儿,不是我母亲的女儿;她成了我的妻子。
13.当神叫我离开我父家的时候,我对她说,我们无论走到什么地方,提到我,你都要说祂是我的哥哥;这就是你待我的恩情了。
14.亚比米勒取了羊群和牛群、男仆和女仆,送给亚伯拉罕,又把他妻子撒拉还给他。
15.亚比米勒说,看哪,我的地都在你面前;哪里在你眼里是好的,就住在哪里吧。
16.又对撒拉说,看哪,我给你哥哥一千锭银子;看哪,为你给凡与你同在,并与众人同在的人作遮眼的;她被证明是清白的。
17.亚伯拉罕向神祷告,神就医好了亚比米勒和他的妻子,并他的众女仆,她们便生产了。
18.因耶和华为亚伯拉罕的妻子撒拉的事,完全关闭了亚比米勒家所有的子宫。
概览
2496.前面第12章(1401-1502节)已经论述了亚伯拉罕寄居在埃及,以此表示当主还是个孩子时,祂在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方面所接受的教导。本章则论述亚伯拉罕寄居在亚比米勒所在的基拉耳。这种寄居同样表示主所接受的教导,但现在是仁与信的教义方面的教导。此处尤其论述仁与信的教义的起源;也就是说,该教义是属灵的,来自一个属天源头,而非来自理性。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