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9154.“那家主就要被带到神那里”表良善的调查。这从“被带到神那里”和“家主”的含义清楚可知:“被带到神那里”是指提出要做出调查(参看9160节);“家主”是指良善,调查通过良善进行。“家主”表示良善的原因是,所论述的主题是从记忆中被夺走的真理和记忆知识,它们由“被交与某人保管,却被偷去的银钱和器皿”来表示(9149, 9150节)。由于这些真理和记忆知识属于良善并存在于良善中,故“家主”是指它们所属并与之同在的良善。良善被称为“主人”,是因为真理和记忆知识属于良善,如同属于自己的主人;良善还被称为“家”,是因为真理和记忆知识在良善中,如同在自己的家里,可参看3652节,那里解释了主在马太福音中所说的话:
在房顶上的,不要下来拿家里的东西。(马太福音24:17)
至于对从记忆中被夺走的真理与记忆知识的调查要通过良善来进行,情况是这样:那在自己里面接受一切真理的,是与一个人同在的良善,因为良善从真理获得自己的具体品质;真理在何等程度上拥有良善在它们里面,以及周围,就在何等程度上拥有生命。这就像一个活物里面的一根纤维或血管。一根纤维在何等程度上拥有灵在自己里面,一根血管在何等程度上拥有血液在自己里面,它们就在何等程度上拥有生命;一根血管同样照着它拥有含有灵的纤维在自己周围的程度而拥有生命。真理和良善的情况也是这样。没有良善的真理就像没有灵的一根纤维,没有血液的一根静脉或动脉;谁都能看出它们的性质,即:它们在一个活物里面必缺乏生命,因而没有任何用处。无仁之信同样是这样。良善因从真理那里获得自己的具体品质,如前所述,故也从它们那里获得自己的形式;哪里有形式,哪里就有具体的品质;哪里没有形式,哪里就没有具体的品质。这种情况又像活物里面的灵和血液。灵被其纤维限定,从而通过它们获得自己的形式;而血液则通过血管获得自己的形式。由此明显可知,没有良善的真理没有生命,没有真理的良善则没有具体的品质;因此,无仁之信不是活的信。此处的信是指由真理构成的信仰,仁则是由良善构成的生活。
由此可见当如何理解这个解释:如果真理和记忆知识被夺走,要通过良善来进行调查。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处于良善,也就是处于对真理的一种情感时,他就会回想起进入良善的一切真理;但当他背离良善时,真理就会消失,因为由邪恶所产生的虚假像偷窃一样夺走它们。不过,当一个人通过生活回到对良善或真理的情感时,已经消失的真理会再度被回想起来。凡进行反思的人都能通过自己和其他人的经历认识到这个真理。由此明显可知,通过良善对从记忆或人的心智中被夺走的真理和记忆知识进行调查是什么意思。
9404.“并以色列长老中的七十人”表所有处于由真理所产生的良善之人。这从“七十”和“以色列长老”的含义清楚可知:“七十”是指完全或完整之物,因而是指所有事物或所有人(参看6508节);“以色列长老”是指那些处于由真理所产生的良善和从良善流出的真理之人。因为在圣言中,“长老或老年人”表示那些拥有智慧的人(6524节),因而表示那些由于真理的教义而过着一种良善生活的人;“以色列”表示那些属于属灵教会的人(6426, 6637, 6862, 6868, 7035, 7062, 7198, 7201, 7215, 7223, 8805, 9340节),因而表示那些处于通向良善的真理和流出真理的良善之人(参看7957, 8234节)。由此明显可知,“以色列的七十个长老”表示那些处于由真理所产生的良善之人,在从人抽象出来的意义上表示这良善本身。主的“七十个门徒”(路加福音10:1, 17)在内义上所表相同。以色列人分为十二个支派支派,有十二位首领,以及七十个长老管理他们。“十二支派”表示整体上教会所拥有的一切真理和良善(3858, 3926, 3939, 4060, 6335, 6337, 6397, 6640, 7836, 7891, 7996, 7997节);“十二位首领”表示一切首要真理(5044节);“七十个长老”表示由真理所产生的一切良善。
当提到“由真理所产生的良善”时,所指的是属灵教会,因为该教会处于由真理所产生的良善。凡不了解教会和天堂的奥秘之人,可能会以为教会的一切良善皆由于真理而存在,因为良善若不通过真理,就不可能被植入;事实上,人若不通过真理,就不可能知道何为良善。然而,经由真理而来的良善是属灵教会的良善,就本身而言是真理;当这真理变成意愿和行为,进而变成生命的一部分时,就被称为良善。但不是经由真理,而是经由相爱的良善而产生的良善是属天教会的良善;这良善就本身而言不是真理,而是良善,因为它是对主之爱的良善。犹太教会不代表这第二种良善,而以色列教会则代表第一种良善;这就是他们分裂为两个国度的原因。至于这两个教会,因而这两种良善之间有什么本质区别,可参看前面的说明(2046, 2227, 2669, 2708e, 2715, 2718, 2935, 2937, 2954, 3166, 3235, 3236, 3240, 3246, 3374, 3833, 3887, 3969, 4138, 4286, 4493, 4585, 4938, 5113, 5150, 5922, 6289, 6296, 6366, 6427, 6435, 6500, 6647, 6648, 7091, 7233, 7877, 7977, 7992, 8042, 8152, 8234, 8521节)。从这些章节所引证的内容可以看出,主的天堂分为属灵天堂和属天天堂;属天天堂是至内层或第三层天堂;属灵天堂是中间或第二层天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