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917.“各从自己的族类”表示成双成对。这从前面的阐述清楚可知,即:“凡洁净的每样七对”、“凡不洁净的每样两个”进入方舟(创世记7:2, 3, 15);而此处说它们“各从自己的族类,都出了方舟”。其原因在于,现在主把一切事物都带入秩序,好叫它们能代表家族或宗族。对重生之人来说,良善和真理,或仁的事物和信的事物彼此关联,就像血亲和姻亲关系,因而就像来自同一个祖先或世系的家族,和在天堂一样(685节)。这就是主带给良善和真理的秩序。具体来说,本节的意思是,一切良善,无论总体还是细节,都关注自己的真理,就好像这些真理与它们在婚姻中相结合一样。正如仁总体上关注信,良善在每个细节上也都关注真理。因为总体若不是细节的产物,就不是总体。总体正是从细节获得其存在,并凭它们而被称为总体。对每个人来说,情况都是这样:人总体上如何,他在其情感和观念的一切最小细节上就如何。他由这些细节构成,或这些细节使他成为总体上的样子。因此,那些已经重生的人,在最小细节上会成为他们总体上的样子。
1295.“他们彼此说”表示这事开始了,也就是人们开始了,这从整个思路可推知。本节论述的是该教会的第三个状态,这时虚假,尤其恶欲所产生的虚假开始掌权。虚假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对真理的无知,另一个是恶欲。对真理的无知所产生的虚假不像恶欲所产生的虚假那样有害。因为无知的虚假要么是由于人从小就被如此教导,要么是由于各种职业使人分心,以至于没有探究某事是不是真的,或缺乏辨别真假的能力。由这种无知产生的虚假危害不大,只要这个人没有过分确认它们,因而没有在某种恶欲的煽动下说服自己去捍卫这些虚假;因为他若这样做,就会使无知的云层加厚,并将其转为黑暗,以至于无法看见真理。
但当虚假的来源是恶欲,也就是爱自己和爱世界时,恶欲的虚假就会产生;例如,有人抓住教义的某个点并宣扬它,以迷惑和控制人们的心智,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解释或扭曲它,并通过基于记忆知识的推理和圣言的字义来证实它。由此产生的敬拜是亵渎的,无论它表面看上去多么神圣。因为它内在不是对主的敬拜,而是对自我的敬拜。这种人也不承认任何真理,除非他能为自己的利益来解释它。这种敬拜就是“巴别”所表示的。但那些在这种敬拜中出生并长大,不知道它是虚假,却过着仁爱生活的人则不然。他们的无知含有纯真在里面,他们的敬拜含有从仁爱流出的良善在里面。敬拜中的亵渎与其说归因于敬拜本身,不如说归因于敬拜者的性质。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