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9174.“人若向同伴借什么”表来自另一个不同支系的真理。这从“借”的含义清楚可知,“借”是指从某个其它源头,而不是人的自我获得真理,因而是指来自一个不同支系的真理。“借”或“向别人要”之所以具有这种含义,是因为在灵界,向别人要或被别人赋予的良善唯独是属于聪明和智慧的良善。诚然,其它许多事物,甚至无数事物也会呈现;但它们是那些属于聪明和智慧的事物所产生的表象。由此明显可知,“借”表示被别人教导,因而从某个其它源头,而非人的自我获得真理或真理和良善的知识。不过,有必要进一步解释一下这个问题。当一个人通过早已与他同在的真理来推断真理时,就说他从自己获得真理。在这种情况下,他将这些真理与他以前所拥有的真理结合起来。但他在如此行时,只接纳那些服从并符合同一种良善的真理;因为将真理排列成系列并联结起来的,是良善。良善就像一个人的灵魂,真理就像灵魂所穿上,并通过它们行动的事物。众所周知,人里面的每一个事物都从人的灵魂获得自己的生命;因此,信之真理从爱主爱邻的良善获得自己的生命。如果构成一个人的灵魂的,不是这种良善,而是爱自己爱世界的良善,那么此人就不是一个人,而一个野兽。而且在来世,他在天堂之光中就看似一个野兽;尽管在他自己的光中,他看似一个人,而当天堂之光进入时,他自己的光就变为幽暗。然而,要记住,照着人之生命的良善排列真理的,是主。
当一个人被别人教导时,就说他从某个其它源头获得真理。如果这些真理不服从并符合他所处的良善,诚然,它们被储存在他记忆中的记忆知识当中;但它们不会变成他的,也就是说,不会成为其信仰的一部分,因为它们来源于一个不同的支系。这些真理就是本节和下一节所论述的主题。
在圣言中,当提到“借或借贷”和“借给或借出”时,所表示的是出于仁爱的情感接受教导和给予教导;如在马太福音:
有求你的,就给他;有向你借贷的,不可推辞。(马太福音5:42)
此处很明显,“求”并非表示求问,因为经上说“有求你的,就给他”;“借贷”也并非表示借贷;因为一个人若无论谁来求、谁来借,就都给他,就会丧失一切财物。但由于主出于神性说话,所以“求”和“想借贷”,以及“给”和“不可推辞”表示天上良善的交流,也就是关于良善和真理的认知或知识的交流。这种交流的性质是这样:天使出于仁爱的情感给予别人的越多,总体良善就越从天堂,也就是从主流入他(6478节)。因此,给那有求于他的天使不会丧失财物,而是富有财物。当一个人出于仁爱的情感向别人行善时,这一点同样适用。不过,真正的仁爱在于给予善人;给予恶人所要求和渴望的,不是仁爱(8120节),正如大卫诗篇所说的这些话:
恶人借贷而不偿还;义人却施怜悯,并且给予。(诗篇37:21)
路加福音:
你们若借给人,指望从他收回,有什么可酬谢的呢?你们倒要爱仇敌,也要善待他们,借给人不指望偿还,你们的赏赐就必大了,你们也必作至高者的儿子。(路加福音6:34-35)
此处“借给”也表示出于仁爱的情感行善,因而交流天堂的良善;以及赋予世界的良善,然而赋予后者是为了前者的缘故,以前者为目的。仁爱的情感在于交流良善而毫无回报的想法或目的;但当以回报为目的而交流良善时,仁爱的情感是不存在的(2373, 2400, 3816, 3956, 4943, 6388-6390, 6392, 6393, 6478, 8002节)。仁爱的情感在于“爱仇敌,也要善待他们”;但教导仇敌,以及通过适当的方法纠正他们,才是爱他们、善待他们(8121节)。
在摩西五经中,“借给”也表示仁爱的实施:
你若听从耶和华的声音,谨守祂的诫命,必借给许多人民,却不必去借贷。(申命记28:1, 12)
“借给许多人民”表示富有属于聪明和智慧的良善,并出于这种丰富而交流它们;而“不去借贷”表示不需要其他人的良善,因为一切事物都是由主赐予一个人的。大卫诗篇:
施怜悯并借出的善人,在审判的时候必伸冤;因为他永不动摇。(诗篇112:5-6)
“施怜悯并借出”描述了那些处于纯正仁爱之人的状态。类似描述出现在诗篇(37:21)和其它经文中。
出埃及记35:1-35
1.摩西招聚以色列人全会众,对他们说,这些是耶和华所吩咐的话,要遵行它们。
2.六日要作工,第七日你们要守为圣,要归耶和华为休息的安息日;凡在这日作工的,必须被处死。
3.当安息日,不可在你们一切的住处生火。
4.摩西向以色列人全会众说话,说,这是耶和华所吩咐的话,说,
5.你们中间要拿供物献给耶和华。凡心里乐意的,可以拿耶和华的供物来,就是金、银、铜,
6.蓝色、紫色、染过两次朱红色线,细麻,母山羊毛,
7.染红的公羊皮、獾皮,皂荚木,
8.用来光照的油,用来作膏油和焚香的香料,
9.红玛瑙石,以及可以镶嵌在以弗得和胸牌上的石头。
10.你们中间凡心里有智慧的,都要来作耶和华所吩咐的一切;
11.就是居所和它的罩棚,并它的盖、钩子、板、闩、柱子和座,
12.柜和柜的杠,施恩座和遮掩柜的帷帐,
13.桌子和桌子的杠与桌子的一切器具,并陈设饼或脸饼,
14.用来光照的灯台和灯台的器具,灯盏并用来光照的油,
15.香坛和坛的杠,膏油和焚香,并居所门口的门帘,
16.燔祭坛和坛的铜网、坛的杠,并坛的一切器具,洗濯盆和盆座,
17.院子的帷子和帷子的柱子,它们的座和院子的门帘,
18.居所的橛子,并院子的橛子,和它们的绳子,
19.在圣所供职所用的事奉的衣服,就是祭司亚伦的圣衣和他儿子的衣服,在祭司职分上供职用。
20.以色列人全会众从摩西面前出去。
21.凡心被驱策的,凡灵乐意的,他们都来了;拿耶和华的供物来,用以作会幕的工程及其一切的使用,又用以作圣衣。
22.凡心里乐意的,他们都来,连男带女;将胸针、耳环、戒指、腰带和一切的金器带来;各人摇着金摇祭献给耶和华。
23.凡有蓝色、紫色、染过两次的朱红色线,细麻,母山羊毛,染红的公羊皮、獾皮的,都把它们带来。
24.凡提献银子和铜的供物的,都带来耶和华的供物;凡有皂荚木可作什么事奉的工的,也都把它们带来。
25.凡心中有智慧的妇女亲手纺线;把所纺的蓝色、紫色、染过两次的朱红色线和细麻都带来。
26.凡有智慧心被驱策的妇女就纺母山羊毛。
27.首领把红玛瑙石,以及可以镶嵌在以弗得与胸牌上的石头,都带了来,
28.又带香料和油,用来光照,做膏油、焚香。
29.无论男女,凡心里乐意带物品来供给耶和华借摩西所吩咐的一切工的,都来;以色列人带甘心祭奉给耶和华。
30.摩西对以色列人说,你们看,耶和华按名召了犹大支派中户珥的孙子、乌利的儿子比撒列。
31.又以神的灵充满了他,使他有智慧、聪明、知识,能作各样的工,
32.能巧设图案,用金银铜去制作,
33.又能切割镶嵌用的石头,能雕刻木头,用来作各样巧思者的工。
34.耶和华将智慧放在他心里,好叫他和但支派中亚希撒抹的儿子亚何利亚伯能教导人。
35.耶和华用慧心充满他们,能作各样的工,就是匠人、巧思者、用蓝色、紫色、染过两次的朱红色线和细麻刺绣的人、织工、做各样工的人和巧设图案之人的工。
概览
10725.本章内义简要概述了存在于教会和天堂中的各种良善和真理,对主的敬拜就源于这些良善和真理。这些就是以色列人乐意带来建造会幕及其中一切事物,并燔祭坛,以及做亚伦和他儿子的衣服的材料所表示的事。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