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9396.“然后,他拿起约书来”表与天堂里的圣言结合的文字上的圣言。这从“书”和“约”的含义清楚可知:“书”是指整体上的圣言,如下文所述;“约”是指结合(665, 666, 1023, 1038, 1864, 1996, 2003, 2021, 6804, 8767, 8778节)。“约书”在此表示主从西乃山上所说的一切话,因为刚才第4节经文说“摩西将耶和华的一切话都写下来”。因此,从狭义上说,“约书”表示在西乃山上揭示给摩西的圣言,而从广义上说,则表示整体上的圣言,因为这是主所揭示的神性真理。由于主通过这真理与教会成员结合,故这真理也由“约书”来表示;因为“约”是指结合。
但如今没有人知道主通过圣言与教会成员结合是何性质,因为现在天堂关闭了。当今几乎没有人与天使或灵人交谈,由此知道他们如何理解圣言。但这是古人,尤其大多数上古之人所熟知的;因为与灵人并天使交谈在他们当中是很平常的事。这是因为在古时,尤其在上古时代,人们更内在,因为他们在灵里面思考,几乎从身体抽离出来;而现代人更外在,在身体里面思考,几乎从灵抽离出来。正因如此,天堂似乎远离了人类,因为当内在人能从身体抽离出来时,天堂便与内在人联系,而不是直接与外在人联系。这解释了为何主通过圣言与人结合的性质如今不为人知。
那些基于身体用感官所感知的东西,而不是基于灵用感官所感知到的东西进行思考的人,必以为圣言在天上的含义和在世上的一样,也就是和字义一样。若有人说,圣言在天上的含义就像内在人的思维,摆脱了物质观念,也就是摆脱了世俗、肉体和尘世的观念,这话在今天会被视为一种荒谬的悖论;若有人说,圣言在天上的含义不同于在世上或字面上的含义,犹如天上的乐园不同于地上的乐园,或天上的饮食不同于地上的饮食,则尤其如此。从这一事实可以看出这种区别何等之大,即:天上的乐园是聪明和智慧;天上的食物是爱和仁的一切良善;天上喝的东西是植根于该良善的一切信之真理。如今,如果听说,当圣言提到乐园、园子或葡萄园时,天上的人不会感知为一个乐园、园子,或葡萄园,而是感知为诸如属于来自主的聪明和智慧的那类事物,或当提到食物与喝的,如饼、肉、酒或水时,天上的人会感知为诸如属于从主所获得的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的那类事物;并且对圣言的这种感知不是由于对它话的解释,也不是由于以对比的方式看到它们,而是由于对应关系,并且这是他们圣言的实际和真实的感知,因为属于智慧和聪明、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的天上事物或美德就实实在在地对应于世上的这些事物,有谁不会感到大为震惊呢?内在人以同样的方式被造来对应于外在人;因此,居于内在人的天堂也是如此被造来对应于居于外在人的世界。一般来说,一切事物都是如此。此前的解释已经处处说明,圣言在天上是照着对应关系被理解和感知的,并且这层含义就是内义。
人若明白刚才所说的这些话,就能知道并在某种程度上发觉,人通过圣言与天堂结合,并通过天堂与主结合;没有圣言,这种结合是不可能的。关于这些问题,可参看前面多次的说明(2143, 7153, 7381, 8920, 9094e, 9212e, 9216e, 9357等节)。由此清楚可知为何摩西拿起约书,在百姓面前诵读,然后将血洒在百姓身上,说:“看哪,立约的血”。这样做的原因是,在天上,“祭物的血”是指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就是我们地球上的圣言(9393节)。由于“约”表示结合,还由于结合是通过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也就是圣言实现的,所以属于来自主的神性真理,或属于圣言的一切都被称为“约”,如写有十诫的石版,包含在摩西五经中的典章、律例和其它一切事物,以及总体上包含在旧约和新约中的一切事物。
写有十诫的石版被称为约,这一点可见于下列经文:
耶和华将这约的话,就是十句话,写在石版上。(出埃及记34:28)
申命记:
我上了山,要领受石版,就是耶和华与你们立约的版。耶和华把那两块石版,就是约版,交给我。我从山上下来,山被火烧着;两块约版在我两手之中。(申命记9:9, 11, 15)
又:
耶和华将所吩咐你们当遵行的约指示你们,就是十句话,并将这些话写在两块石版上。你们要谨慎,免得忘记耶和华你们神与你们所立的约。(申命记4:13, 23)
由于这两块石版被放在会幕中间,也就是最里面的柜子中,所以这柜子被称为“约柜”(民数记10:33; 14:44; 申命记10:8; 31:9, 25, 26; 约书亚记3:3, 6, 8, 11, 14, 17; 4:7, 9, 18; 6:6, 8; 8:33; 士师记20:27; 撒母耳记上4:3-5; 撒母耳记下15:24; 列王纪上3:15; 6:19; 8:1, 6; 耶利米书3:16)。
摩西五经被称为“约书”,这一点从大祭司希勒家在殿里发现它们明显看出来;对此,我们在列王纪中读到:
大祭司希勒家在耶和华殿里发现了律法书。他们就把耶和华殿里所发现的约书上的一切话在他们耳边诵读。(列王纪下22:8; 23:2)
旧约圣言被称为“约”,这一点可见于以赛亚书:
那些持守我约的太监,我必使他们在我殿中,在我墙内有地方、有名号,比有儿女更好。(以赛亚书56:4, 5)
耶利米书:
当听这约的话,不听从我吩咐你们列祖的这约之话的人,必受咒诅。你们要听从我的声音,照我所吩咐你们的一切去行。(耶利米书11:2, 4)
诗篇:
对遵守耶和华的约和祂法度的人,耶和华的一切道路都是怜悯和真理。
又:
耶和华的怜悯临到敬畏祂的人,从亘古到永远;祂的公义也归于子子孙孙,就是那些遵守祂的约,记念祂的诫命的人。(诗篇103:17, 18)
又:
他们不遵守神的约,不肯行在祂的律法中。(诗篇78:10)
此处“神的约”被称为神的“律法”。从广泛意义上说,“律法”表示整部圣言,从不怎么广泛的意义上说,表示圣言的历史部分,从狭义上说,表示摩西所写的圣言,从最狭义上说,表示十诫(参看6752节)。
新约圣言也被称为“约”,这一点可见于耶利米书:
看哪,日子将到,我要与以色列家和犹大家另立新约。那些日子以后,我与以色列家所立的约乃是这样:我要将我的律法放在他们中间,写在他们心上。(耶利米书31:31, 33)
“以色列家”表示属灵教会;“犹大家”表示属天教会。诗篇:
我也要立祂为长子,为世上最高的君王。我与祂立的约必坚立。我必不渎犯我的约,也不改变我口中所出的话。(诗篇89:27, 28, 34)
这论及主。“我与祂立的约必坚立”表示神性本身与神性人身的合一,因而也表示圣言,因为主的神性人身就是成了肉身,也就是成为人的圣言(约翰福音1:1-3, 14)。
神性真理或圣言是一个约或结合的原因是,圣言是来自主的神性,因而就是主自己;正因如此,当人接受圣言时,主自己就被接受了。由此明显可知,主正是通过圣言与人结合;由于主与人结合,故天堂也与人结合,因为天堂凭从主,因而从神性发出的神性真理而被称为天堂。这解释了为何说天上的人“在主里面”。神性与那些爱主并遵守祂圣言的人结合,这一事实可见于约翰福音(14:23)。
由此可见“立约的血”表示主通过圣言经由天堂与人结合。在撒迦利亚书也是:
我必从以法莲剪除战车、从耶路撒冷剪除战马,争战的弓也必剪除。祂必向列族讲和平,祂的权柄必从这海管到那海,从大河管到地极。你也如此,我因与你立约的血,将你中间被掳而囚的人,从无水的坑中释放出来。(撒迦利亚书9:10, 11)
人若对内义一无所知,在这些几节经文中可能看不见任何东西,只会想到诸如包含在字义中的那类事物;也就是说,只会想到战车要从以法莲被剪除,战马从耶路撒冷被剪除,争战的弓也要剪除,最后就是“立约的血”是指主的宝血,那些被埋在罪中的人将因宝血而得释放;还以各种方式来解释那些被掳而囚在无水之坑里的人究竟是指谁。但是,人若知道圣言的内义,就会明白,此处论述的是神性真理,这真理在荒废或荒凉,也就是不再被人在信仰和内心上接受之后,就将通过从主的神性人身发出的神之真理得以恢复;因此,那些相信并遵行它的人将通过它与主自己结合。这一切从这几节经文中几个词的内义看得更清楚,如:“战车”是指教会的教义(2760, 5321, 5945, 8215节);“以法莲”是指教会被启示的理解力(5354, 6222, 6238节);“马”是指对圣言的理解(2760-2762, 3217, 5321, 6125, 6534, 8029, 8146, 8148节);“耶路撒冷”是指属灵教会(2117, 3654, 9166节);“弓”是指真理的教义(2686, 2709节);“争战”是指涉及真理的争战或冲突(1664, 2686, 8295节)。
从这些含义明显可知,“从以法莲剪除战车、从耶路撒冷剪除战马,争战的弓也必剪除”表示就教会对神之真理的一切理解而言,神之真理的荒废;“被掳而囚在无水之坑里的人因立约的血而被释放出来”表示通过从主的神性人身发出的神性真理所实现的恢复。“血”表示神性真理真理,“约”表示结合,这一点在前面已经说明;“被掳而囚在坑里的人”表示那些通过主的降世而得救的属灵教会成员(参看6854节)。经上之所以说“无水的坑”,是因为“水”表示真理(2702, 3058, 3424, 4976, 5668, 7307, 8137, 8138, 8568, 9323节)。
10030.“遮盖肠子的”表存在于最末或最低层的。这从“肠子”的含义清楚可知,“肠子”是指最末或最低的事物。“肠子”之所以具有这种含义,是因为它们是人内脏的最末和最低部分,不仅在位置上是最末和最低的,而且在功能上也是最末和最低的。就位置而言,它们在胃部下面,与胃相连;就功能而言,它们接受人里面已消化的东西。众所周知,它们上面是胃、肝、胰、脾;再往上是心和肺;最上面是头。身体更优越的器官或更高级的部位把其污物和废物排入肠道,将它们部分经由胃,部分经由被称为肝管的肝脏导管,以及胆囊管或胆管,部分通过胰管(胰管和其它一切导管一样,都有进入十二指肠的出口)通过这些肠道排出。由此明显可知为何“肠子”表示最末或最低的事物。人体的内部器官表示诸如属于灵界的那类事物,这一事实从许多章节末尾的大量说明可以看出来,那里论述了大人,就是天堂与存在于人里面的一切事物的对应关系。至于肠子具体对应什么,可参看前文(5392节)。地狱对应于从肠道排出的渣滓和排泄物(5393-5396节)。
由于接下来提到了几个身体器官,如小网膜、肝、肾、腿、胸、胁或肩、头;还论述了在献祭时对它们的排列,所以必须在此首先说明,人体的各个部位一般表示存在于大人,也就是天堂里的那类事物。在此仅说明但以理书中用来描述尼布甲尼撒雕像的那几个身体部位的含义;在那里,经上说:
它的头是纯金的,胸膛和膀臂是银的,肚腹和腰是铜的,腿是铁的,脚是半铁半泥的。(但以理书2:32, 33)
人若不知道主的圣言是属灵的,就会以为这些话论及地上的国度。但圣言并不论述地上的国度,只论述神的国度,因而只论述天堂和教会。这些之所以通过存在于地上和地上国度中的那类事物来描述,是因为世俗和地上的事物对应于存在于天堂中的那类事物。因为整个自然界和整个世界就是代表主国度的一个舞台(参看9280节所提到的地方),地上和世俗的事物是一个人首先知道的东西。
由此可见,尼布甲尼撒在梦中所见到的这像并非表示世俗事物,而是表示天堂事物。至于头、胸膛、肚腹、腰、腿和脚具体表示什么,这从它们的对应关系,因而从圣言的内义可以得知。从对应关系可知,“头”表示教会的第一个状态;“胸膛和膀臂”表示第二个状态;“肚腹和腰”表示第三个状态;“腿”表示第四个状态;“脚”表示最后一个状态。教会的第一个状态是对主之爱的良善的状态,故经上说“头是纯金的”;第二个状态是源于这良善的真理的状态,故经上说“胸膛和膀臂是银的”;第三个状态是外在人或属世人中的爱之良善及其真理,故经上说“肚腹和腰是铜的”;第四个状态是信之真理,故经上说“腿是铁的”;最后一个状态是真理,这真理虽被称为信之真理,却缺乏良善,故经上说“脚是半铁半泥的”。由于教会的最后状态是这样,所以经上说“从磐石中凿出一块石头,将它们都砸碎,风把它们吹散,无处可寻”(但以理书2:34, 35);意思是说,对主之爱的良善,对邻之仁的良善和信之良善都完全被驱散,彻底不复存在,以致没有人知道它们是什么。只有关于信之真理的某种知识,没有任何关于良善的知识存在;即便关于良善的某种知识存在,它也不是真正的良善,因而不是与信之真理一致的良善。
这良善是没有内在的外在良善,就是那种邀功的良善,以及为了自我和世界,因而为了利益、地位、名声和由这些东西所培养的友谊,或为了讨好的良善;或者追求良善仅仅是因为害怕法律,不是因为仁之良善,就是同胞的利益,人类社会的利益,国家利益或教会利益。
前面提到的这类良善由“泥”或“土”来表示,与这良善不一致的真理是“铁”。所以经上说:
你既见铁与泥搀杂,他们也必与人种搀杂,却不能彼此相合,正如铁与泥不能相合一样。(但以理书2:43)
“人种”是指源于人之自我的信之真理,也就是被歪曲并通过应用于出于关注自我和世界的邪恶而被玷污的真理。由此明显可知,人身体的各个部位,从头到脚趾,都表示诸如属于教会的那类事物。
“头”一般表示属天良善,就是对主之爱的良善;“胸膛”表示属灵良善,就是对邻之仁的良善;“脚”表示属世良善,就是信之良善与真理(参看9913, 9914节);“金”、“银”、“铜”、“铁”也表示这类事物(5658节)。不过,至于“头”具体表示什么,可参看4938, 4939, 5328, 9913, 9914节;“胸膛”表示什么,可参看4938, 4939, 5328, 6436, 9913, 9914节;“银”表示什么,可参看1551, 5658, 6914, 6917节。由此明显可知“肚腹”和“腰”,就是胸以下的部位表示什么。至于“铜”表示什么,可参看425, 1551节;“脚”表示什么,可参看2162, 3147, 3761, 4938-4952节;“铁”表示什么,可参看425, 426节;“泥”或“土”表示什么,可参看1300, 6669节。
由此可知,人体的部位或器官表示诸如与大人,就是天堂里的事物相对应的那类事物。它们都与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有关;它们因对应于这些事物,故也对应于教会中的这些事物,因为主在地上的天堂就是教会。人,以及人的各个部位与大人,就是天堂存在一种对应关系(可参看许多章节末尾根据经历本身所作的说明,如这些章节:3624-3649, 3741-3751, 3883-3896, 4039-4051, 4218-4228, 4318-4331, 4403-4421, 4527-4533, 4622-4633, 4652-4660, 4791-4805, 4931-4953, 5050-5061, 5171-5189, 5377-5396, 5552-5573, 5711-5727, 5846-5866, 5976-5993, 6053-6058, 6189-6215, 6307-6326, 6466-6495节。以及何为对应,2987-3003, 3213-3227, 3337-3352, 3472-3485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